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鄱千魔之仇风云 (第2/5页)
乙,一响“嗨”的声,道: “金童玉女慢点走,咱醉老头儿闻到一缕酒香呢…” 两人瞠目不知所答…孟玲愣了下,道: “醉伯伯,咱们只听到萧声,那里来的酒香?” 侯乙“嘻”的一笑,道: “孟丫头,不会错,错不了!” 敢情“杯中神游”侯乙,整天不离酒,是以对酒才会有特别敏锐的感应。 三人循着这缕萧声找去,音响渐渐嘹亮,未见到结庐茅屋,山道边沿却有一座黄墙斑剥的古庙…萧声就自这座古庙而出… 不错,一阵山风吹来,萧声中还带着酒香。 三人来到古庙庙门前,大门顶端有一方横匾,可以看出字迹模糊不清的“山神庙”三字。 一阵扑鼻酒香,掺夹着袅袅流转的箫声,自“山神庙”中缭绕而出。 侯乙闻到这阵酒香,猛咽下大口的口水。 孟玲悄声道: “醉伯伯,咱们进庙里去看看…” 侯乙尚未接口回答,箫声兀然而止,一阵洪亮的声音出自山神庙,道: “庙门并未上闩,如有此雅兴,四海之内皆兄弟,不妨把樽一聚。” “杯中神游”侯乙,听到庙中传出这阵话声“阿哈”一声,推开庙门而入…古庙大殿上,有两人盘膝席地而坐 一个身穿布衣长袍,年有七十左右,膝腿横着一只熠熠生光的银萧。 另外那个年在四十左右,光头秃顶,一颗脑袋又圆又大,浑如芭斗,短袄敞胸,露出一撮乌黑的胸毛。 侯乙向两人抱拳一礼,道: “我等孟狼来此,打扰二位酒中雅兴了!” 石鸣峰和孟玲两人,也自衔尾进来庙里。 秃顶大汉哈哈笑道: “尊驾不用客气,来来来,有酒大家喝…” 探头朝后面石鸣峰、孟玲望了眼,一拍童山濯濯的光脑袋,又道: “只是这里没有桌椅座席,可要委屈三位了!” 银萧老者见侯乙头抓发髻,身穿一袭吕纯阳八卦道袍,背负一只大葫芦,若有所思中含笑道: “尊驾与当今武林有‘杯中神游’之称的侯乙侯道友,可有渊源?” “杯中神游”候乙,醉眼一眨,阿哈一笑,道: “不错,不错,一支银箫吹出一曲“凤求凰”一袭布衫狼荡江湖行…‘布衣银箫’于老头儿您可认识?” 老者哈哈大笑,站了起来,一拍侯乙肩背,道: “‘人生何处不相逢’…醉老头儿,您我神交久矣,今儿会在山神庙见面,难得难得!” 这老者名“于瘦竹”不分寒暑,身穿一袭布衣长袍,手中这支两尺八寸长银萧,既可作音律自娱,亦可作为“鸡心铁”“判官笔”棍棒诸类兵器。御敌运用,是以武林中有“布衣银箫”于瘦竹的名号。 “布衣银箫”于瘦竹向秃顶中年大汉,含笑道: “胡兄弟,你虽然爱好喝酒,但如若跟这位‘杯中神游’侯乙侯道友相比,‘火侯’就差一大段了…” 接着,把秃顶大汉,替侯乙引见介绍一番。 此人名“胡斗’,有“铁钵郎”之称,也是江南武林中一条铁铮铮的汉子。 “布衣银箫”于瘦竹,一指石鸣峰、孟玲两人,向侯乙道: “侯道友,此二位请替老夫与胡兄弟引见一下…” “杯中神游”侯乙,将石鸣峰和孟玲两人,替“布衣银箫”于瘦竹,和“铁钵郎”胡斗引见一番。 胡斗哈哈笑道: “昔年宋江有‘及时雨’之称,此番石少侠来到赣北鄱阳湖畔,‘章田镇’镇郊山神庙,用上‘及时雨’三字,却也再恰当不过…” 一顿,又道: “来!床!江湖中人不拘小节,咱们大殿上席地而坐,边喝边谈…” “杯中神游”侯乙,解下大葫芦,一口酒送进嘴里,把大葫芦放在地上,含笑道: “咱醉老头儿干净利落,干干脆脆,你们要喝酒,大葫芦对准嘴就行了…” 对刚才“铁钵郎”胡斗的话,侯乙已听出弦外之音,是以试探问道: “胡老弟,这里赣北一带,敢情发生了风吹草动之事?” “铁钵郎”胡斗,大口酒送进嘴后,道: “侯前辈,这话您问对了,一点不错…鄱阳湖边小孤山,盘踞了一伙盗匪…他妈的,连官家衙门也傻了眼,奈何他们不得…” “布衣银箫”于瘦竹,接口道: “江南侠义门中,想要合力将其剪除,但这伙盗匪却也不是轻易所能对付的人物…” 胡斗又道: “刚才咱和于前辈正在谈着,要剪除小孤山这股盗匪之事,在眼前,只有两人可以挡下…” 侯乙两眼一直,问道: “胡老弟,您说,哪两人?” “铁钵郎”胡斗道: “前些时候,湘鄂一带出现一个无恶不作,jianianyin掳掠的狂獠‘七爪修罗’闵堪,武林中人可也奈何他不得…这件事给再次露脸江湖的‘魔神’戈青戈前辈知道,他老人家出手‘玄天七嵌掌’,就将此獠除去…” “杯中神游”侯乙,朝石鸣峰这边醉眼一瞪,接口问道: “另外那个又是谁?” “铁钵郎”胡斗,哈哈笑道: “侯前辈,您老人家问另外那个是准,就是这位‘及时雨’,来到戟北的‘白玉龙’石少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