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8章:第四十二集团军的后路 (第2/3页)
由于德国并未向苏联发动进攻,还和苏联结为了同盟国,所以德军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对付英法,而且希特勒还在全力说服斯大林直接出兵欧洲共同对付英国! 但是斯大林有他自己的考虑,由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尚未参战,此时斯大林绝不会轻易的将苏联投入到这场空前的世界大战上去。 而张明宇这时,之所以将武汉战役的指挥权交给张彪,实在因为目前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去做。 由于张明宇的到来,英法联军四十余万大军在敦刻尔克被全歼,敦刻尔克大撤退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然而这次大撤退的失败,使得英国陆军元气受损,现在英国唯一能够阻挡德国大军铁蹄的就是英吉利海峡和他的空中力量了。 而希特勒知道,想要成功的渡过英吉利海峡,登陆英伦本土,那首先就要消灭英军的空中力量,夺取制空权后,在将占据优势的英国海军驱逐出英吉利海峡,这样才能够保证登陆计划的顺利进行。 这一点,希特勒的举动和历史上没有丝毫的偏差,任命空军总司令戈林元帅开始制定针对英军空军的作战计划。 但是,由于张明宇的到来,德国发起进攻的时间被推迟,到目前为止,德国还在紧急准备着,但是很快就要实行这一计划了。 张明宇此时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向希特勒和德军提供一个在如今绝对属于绝密的讯息。 那就是——雷达,众所周知,大不列颠空战,英国人之所以能够赢得这场空战的胜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雷达。 在这时,英国是将雷达最早用于实战的,而在这时,雷达在科技发达的各国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德国的科技水平在这时比起英国有过之无不及,但是真正将雷达用于实战的国家只有英国这一家。 其他国家之所以没有重视雷达,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还不太清楚雷达所能为战争带来多大的帮助。 历史上,德国人之所以会输掉大不列颠空战,不是输在飞机上,更不是输在飞行员上,就是输在了雷达上。 如果张明宇此时将雷达的作用告知希特勒,凭借德国强大的科技能力,最多一个月,就能够将雷达全面装备地面部队和空中部队。 到时候赢得大不列颠空战将不是奢望,只要赢得了大不列颠空战,德国空军取得了制空权,就能够对英国各大工厂,生产基地进行轰炸,摧毁英国的战争潜力,那登陆英国本土才能够取得成功。 为了这件事情,张明宇想了很久,为了能够让德国能够牵制强大的美国,他决定向希特勒提供这一情况,但是绝不是轻易提供,他要让希特勒卖给他世界上目前最先进的海军装备,有着海上狼群之称的U型潜艇。 张明宇之所以要组建海军,购买潜艇,不光是为了抗战,更是为了自己和自己的第四十二集团军十多万将士后路做打算。 张明宇深知,虽然历史因为自己的到来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但是有两点没有变,第一中国没有亡国,此时的中国仍然是以蒋委员长的国民zhèng fǔ在领导抗战。第二,由领导的中国正在稳步成长。 不管张明宇怎么改变历史,他都知道,在抗战结束后,国共必有一战,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蒋公是个独断专行的人,他肯定不愿意和GD和平共处,组建联合zhèng fǔ,势必率先挑起内战烽火。 而国民党败退台湾也必定是板凳订钉的事情,张明宇可不愿意跟着蒋公一起败退台湾,孤老一生。 所以他要为自己寻找一条出路,为手下十几万将士寻找一条出路,想要避开内战,那就只有出国寻找出路,而最佳地点就是此时东南亚这些无主殖民地的,虽然此时日军已经攻取了整个南方半岛,但是此时的日本无论是国民经济还是战争潜力,都已经到达了极限,夸张一点说,已经快要接近崩溃的边缘了。 如果张明宇率领第四十二集团军入缅后,挡住日军的进攻绝对不成问题,但是想要在东南亚站住脚,那就必须得拥有一定的海军力量,从而威胁切断东南亚日军和本土的联系。 以张明宇和第四十二集团军目前的情况,建造船坞大批量的生产各类军舰那是不可能得,但是购买一些德国最先进的U型潜艇,那是不成问题的。 只要拥有了一定数量的U型潜艇,张明宇有信心绝对能够给日本海军和其海上运输线造成沉重,所以他才会让徐文立即返回太原,除了休整扩军外,张明宇到时候会从警卫团里抽调一批有学历的官兵奔赴德国学习潜艇知识。 当然了,在东南亚站住脚之后,张明宇避免了内战的干扰,就可以在东南亚稳步发展,而且海空军将是发展的主要兵种,无论是想要灭掉日本或者美国,都必须拥有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 打定主意后,张明宇当即起身,向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