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回 (第5/6页)
二哥对此事也时常心中不安,这多年来,他们皆常时引咎自责。” 静因拦住她的话,说道:“玉燕,我是问你二位哥哥对今日之事作何打算,你说这些话作什么?” 玉燕涨红了脸,顿了顿,方又说道:“二位哥哥已知道了昆仑方氏姊弟即将到来寻仇之事,但他们的想法却不一样哩。” 静因微笑道:“你大哥素来忠厚,想来他是不愿与方氏姊弟为敌的了,可是不是?” 玉燕道:“师尊慧眼洞烛。大哥确是打算束手任从对方处治。二哥却不肯。” 静因点头道:“你二哥锋芒较露,况且又机智过人,自然不肯瞑目受死的。那么,你自己对这事有无主见呢?你天性纯厚,总是不肯袖手的罢?” 玉燕登时离座跪下,含泪道:“师尊明鉴,徒儿在这世上的亲人只有这两个哥哥,要徒儿袖手旁观,这是决不能够的。” 静因拉她起来道:“你休悲痛,有话慢慢说,我也没不许你管这件事啊!听你之言,你二哥是打算与方氏姊弟斗一斗的了?小小碧云庄,要想与昆仑派为敌,只怕胜算不多吧!” 玉燕道:“二哥也没有说要与昆仑作对,他的意思只是想求个公道。” 接着玉燕便将吴璞打算邀请各派长老前辈出面,对这事作一公平处置的想法说了一遍,又提到打算请静因师太也出面作一调人。 玉燕说完以后,静因默然半晌,方摇头道:“燕儿,不是为师说你,你们年轻,做事总是一厢情愿,不肯仔细思索,你想想邀请各派长老要需多少时日,那方氏姊弟复仇之举如箭在弦,他们岂能等待?照我推想,在你尚未回山以前,只怕人家已去了碧云庄上了。” 玉燕听静因如此说,先是一惊,但转念一想,又道:“碧云庄上还有我哥哥的许多朋友,华山点苍泰山各派的好手俱在,料想方氏姊弟也未必能那么容易得了手去呢。” 静因师太道:“你道赤阳子就想不到这些么?你想方氏姊弟小小年纪,赤阳子居然敢允许他们下山复仇,岂无几分布置么?便是赤阳子不亲来,也必有昆仑高手暗中接应,万无让两个乳臭未干的小孩轻易去涉险之理。” 静因如此一说,玉燕才有些着慌起来,不禁坐立不安,不知如何才好。 过了半晌,静因又道:“姑勿论他们得手与否,只要双方一动了手,便又结了新仇。你想旧怨还未能了,再加上新仇,这事还能化解么?” 玉燕听了静因这样一说,深感此事绝望,人坐在椅上,已自呆了。 静因本来还有许多话对她说,今见她如此,深恐她身体柔弱,受不住刺激,便忍住不说下去,只向外叫了声:“小信!” 原来小信小善皆深通人性,都知道偷闲躲懒,每逢静因打坐时,小信小善知道偷懒无妨,便结伴出外玩耍,一到静因功课做完,两只猴儿又在洞外侍候着了,再不会误时的。这时一闻静因呼唤,小信小善便应声跳了进来,跪在地上。 静因问道:“你们见着曼音没有?” 小信吱吱叫了几声。 静因摇手道:“你别和我多说,去给我唤她来。” 小信拜了拜,返身出去。少时曼音走了进来,静因道:“你领燕儿去休息一阵罢,她心绪不好,你多陪陪她。” 曼音躬身道:“弟子知道。” 静因见她们站着不走,不禁奇怪,便问道:“你还有话么?” 曼音道:“西藏黄教中的雷迅和喀沁巴两位师父在外候着谒见,候师尊示下。” 静因忙问道:“来了多时了?” 曼音道:“好一阵啦。” 静因横了她一眼,说道:“人家远来不易,怎的不及早通报?” 曼音不敢做声。 静因又问道:“你难为了人家没有?” 曼音那里敢提和云茂居比剑的话,只得含糊应道:“善行师兄在外陪着他们呢。” 静因听说善行在外陪客,只当雷迅和喀沁巴是打从前山来的,便叫曼音:“快与我请进来。” 曼音答应一声,返身走了出去,少时雷迅喀沁巴二人在前,善行和曼音在后,走了进来,静因站起身来相迎。玉燕也跟着师父起立。 雷迅见了静因,抢前一步,双手合什道:“阿弥陀佛,在下雷迅,久闻师太大名,所以不远万里朝参宝山,蒙师太赏面赐见,感激不尽。” 静因道:“雷师父太客气了,荒山陋室,无物款待,还祈恕过。” 说罢举手肃客,要与雷进喀沁巴二人分宾主相坐,雷喀二人执意不肯,最后仍是静因师太在石床上坐了,雷迅喀沁巴坐在下首宾位上,善行晋见了静因以后,坐在雷迅对面,曼音和玉燕却侍立在静因身后。 静因见善行随身携带着兵刃,甚觉诧异,但当着外人在此,也不便多问。 静因问了问黄教中的情形,又叙了些闲话,方道:“两位师父远来,想是为了那金凤幡之事了?不知是与不是?” 雷迅欠身道:“师太明鉴,去年吕姑娘在六盘山下,单剑击败敝教中六名弟子,夺去金凤幡,敝教众同门引为奇耻大辱,都恨不能报此仇。是我再三阻挡,因我深知师太德高望重,领袖西南武林,江湖上无人不赞服。据我想:黄教和峨嵋派虽无关联,但同是崇敬我佛至尊,只有相敬相亲,那有相仇相恨之理。如今只求师太赐还此幡,算是赏我师兄弟二人一个薄面,不知师太能体谅下情否。” 说着立起身来,又复深深合什弯腰。 静因忙合掌起立道:“阿弥陀佛,雷师父用心之苦,贫尼深谢。请稍坐,听贫尼一言。” 雷迅坐下以后,静因方道:“论起来,贫尼似乎有些多管闲事,其实这当中却另有别情,雷师父既然来向贫尼索回金凤幡,想来也知道龙凤双幡的来历了。” 雷迅道:“在下只知道五十年前,山西大同卞卫两家并称龙凤双幡,盛名赫赫,在武林中不可一世,后来不知怎的忽然烟消云散,如今简直很少有人提起了,在下所知的也仅此而已。” 雷迅说话之间,静因掉头望着室外,似乎这几句话勾起了她心中万分难过。良久良久,方掉过头来长叹一声,缓缓地说道:“世事如浮云,变化真是难测!” 曼音和玉燕随侍师父多年,觉得师父为人一向孤独冷峻,今见她一提起卞卫两家,竟如此伤感叹息,都有些纳闷,曼音还好一点,玉燕更觉诧异不置。 雷迅也是聪明人,猜到内中必有缘故,便顺着静因的口气,说道:“自古多少英雄豪杰,终难逃黄土一坯,又有何人能够例外?不过卞卫两家在江湖上名头响亮了近四十年,也就算很不容易的了。” 静因点了点头,又默然一阵,方道:“这事与贫尼虽无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