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第2/2页)
是,奶奶您就好好的歇着吧!”郑善家的笑着说道:“您就当是咱们哥儿心疼奶奶,孝顺奶奶!” “好好好!”文氏笑着合不拢嘴,坐在炕上笑道:“我也轻省轻省!”说着就将贾瑚拉到炕上坐好道:“我儿也好好的坐着,陪着mama说会子话。” “这些天我不在家中mama可有好好的?”贾瑚脸颊上有些发红,被文氏搂着这让他稍微的有些不自在。 “好,都好。”文氏看起来很满足的样子,轻声说道:“我儿莫要担心mama,如今mama也都想好了,我儿这般聪明,以后mama只求你上进,mama也没什么好忧心的。” “嗯!”贾瑚点了点头说道:“以后mama该有的体面,儿子自会给你挣了来!”说着贾瑚还做发誓状握了握拳头,把文氏逗的直发笑。 在家中的日子比贾瑚想象中的来的要好过上许多,也不知是因为当初文氏哭儿子还是贾代善交代了什么,总是并没有什么人来打扰他。 不过,想来也是,如今王氏怀孕,又被贾敏盯着,尚且自顾不暇呢,倒是乐得他清闲! 他过的极其顺心,每日里读读书,练练拳脚,同书院中也没什么区别,每日里文氏会坐在边上看着,虽然满心的不舍,可是却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每日里汤汤水水的只管给他补着。 日子倒也过得极其快,转眼就到了年末了,过年的喜庆让贾瑚心中也有些期待,这是他在这个世界过的第一个新年,不过有文氏在自己的身边,贾瑚倒是觉得异常的满足。 只是过了几日,贾瑚的心中完全就不觉得期待了,过年的繁文缛节简直让他觉得异常的吃不消,身为荣国府的嫡长嫡孙,虽说年纪尚小,可是该有的礼节还是要到场的。 到了腊月二十九的时候,各色齐备,两府上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看起来竟是焕然一新。荣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 内府院中,丫头婆子们来去匆匆,都穿上了新衣裳,穿红挂绿的,脸上都挂着喜庆,一路上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 贾瑚带着贾珠走在长廊之下,看着高挂的灯笼,轻叹了口气。 “哥哥何故叹气?”贾珠抿了抿唇轻声问道:“可是有什么烦心事儿么?” 贾瑚愣了一下,摇了摇头道:“无事。” “…哥哥在生弟弟的气么?”贾珠沉默了片刻,终究还是问了出口。 “怎么会!弟弟莫要多想了!这两日不过是有些累了。”贾瑚扭过身子,伸手拍了拍贾珠的肩膀,笑着说道:“昨夜里多念会儿书,这会子有些乏了。” 贾珠先是眨着黑漆漆的眼睛看了他好一会儿,才抿着嘴笑了起来,脸颊处有着一对儿可人的酒窝,贾瑚看他的笑容想,他从来就是个单纯的人,贾瑚觉得自己有些肮脏,他将大人们的错误全都加诸在一个孩子的身上。 贾瑚移开了视线。 到了三十的时候,贾母因有着诰命身份,穿着品级的朝服,坐着八人大轿,带领着众人进宫朝贺,行礼领宴毕回来,便到宁国府暖阁下轿。荣宁两府的诸位弟子未随入朝者,皆在宁国府门前排班伺候,然后引入宗祠。 贾瑚跟在贾赦的身边,随着贾代善一同进入祠堂,他虽是嫡长孙,可因着年纪小,人们却也顾不上他的,他带着贾珠自是跟着东府的哥哥们的。 这祠堂是在宁府西边的一个院子中,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衍圣公孔继宗书”,两旁有一副长联,亦是衍圣公所书,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月台上设着青绿古铜鼎彝等器。抱厦前上面悬一九龙金匾,写道是:“星辉辅弼”乃先皇御笔。 这祠堂庄严肃穆,锦幔高挂,彩屏张护,香烛辉煌,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 祭祀暗中规矩一项一项的井然有序的进行着,这是贾瑚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祭祀,却也不禁有些咋舌,这样的规矩可着实有些繁琐的,他虽是看着,可是有些却也并不是很懂的,也幸好他年纪小,并不需要他做些什么。 礼毕,荣禧堂早已袭地铺满红毡,当地放着像鼻三足鳅沿鎏金珐琅大火盆,正面炕上铺新猩红毡,设着大红彩绣云龙捧寿的靠背引枕,外另有黑狐皮的袱子搭在上面,大白狐皮坐褥,请贾代善与贾母坐上去之后,贾代善这才舒了口气,脸上亦带了些笑意,道:“难为你们了,不用行礼了。” 小辈们俱是磕了个头说些吉祥话儿这才起身,按着长幼挨次坐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