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第2/3页)
他身边扬了扬眉,抓住他有些冰凉的手,道:“我答应祖父带你去,自然不会食言的。” 文氏看着小哥儿辆说话,眼中虽然有些犹豫,可最终却是无奈的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带着两人离开。 王氏暗恨贾瑚的多事,却也有些好奇贾母的态度,这让她看来,着实有些不太妙了,她自能下床之后,就经常在贾母的身边照顾,这才让贾母松了口的,可却不想今日贾母竟是什么都没有提,在她看来着实有些不同寻常的。 王氏抿了抿唇,心中一动,小心的问道:“太太可是在烦恼郡王妃?”这在她看来根本就是贾瑚的胡说,东平郡王妃是什么样的人,她知晓的却不多。 只知那郡王妃是原镇西将军赵洪的孙女儿,那赵洪原是有两个儿子,只可惜都死在了战场上了,赵家一门忠烈,竟是只留下赵筱筱一个女孩儿,那赵筱筱是在赵洪的身边养大的,很得老将军的疼宠,自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舞刀弄枪是没有不会的,性子很是直爽。 可她却不知那赵筱筱的母家是江南杨家,杨老先生同赵老将军是故交,结了儿女亲家,可却不想女儿在姑爷死后没多久也去了,他不忍赵老将军白发人送黑发人,外孙女留给老将军教养,可谁知竟是教养出个女霸王来! 杨老先生气的直哆嗦,这才将赵筱筱接到苏州,亲自教养到十一岁,送到苏州的慧文女子书馆中学习。 而文氏当时却也刚巧在慧文念书的。 这段事情,王氏自然是不晓得的,可是贾母却隐隐约约的知晓一些,文氏是老国公夫人亲自求来的,当初老国公夫人尚在世的时候,就曾说过文氏是苏州慧文女子书馆中的,那慧文在前朝的时候就以专门教导女子学识见长的,要求极是严格的。 她却是不喜的,在她看来,女子只需念些书,识些字也就罢了,并非需要多高的学识的,又不需要考状元,完全没有必要的。 而老国公夫人去后,贾母自然不喜欢处处压自己一头的文氏,这才抬举了好拿捏的王氏,而原本性格柔和的文氏在她的j□j之下,自然也就乖巧了许多,后来文老爷和文老夫人的离世,更是让文氏在这府上越发的低调起来了。 她差点就忘记了,文氏是从慧文出来的! 慧文女子书馆出来的女学生,原本都是贵族少女,嫁与的自然也都是些世家子弟和名门望族的,这其中的关系网,就是贾母也有些嫉妒的。 只是这些年文氏的好拿捏,让她渐渐地忘记了文氏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了。 贾母想到此处,眼眸中的神色就有些阴沉。 当年贾赦的这门亲事,在当时就是极好的,她恼怒老国公与老国公夫人对于贾赦的偏爱,若是这亲事是郑儿的,如今她要少cao多少心呐。 不过,王家却也是好的,毕竟文氏一族早已式微,却是同正如日中天的王家无法相比的,想到此处贾母心气儿渐渐的也平了下来。 贾母越想越发愁,这老爷眼瞧着身子越发的不好了,这以后府上定然是贾赦的,郑儿一向同他不对付,这以后的日子该如何是好啊! 唉,真是委屈郑儿了。 更何况,若是日后老大袭爵,那这荣禧堂岂不是要让大房来住的么。贾母眼中的怒意显而易见。 王氏并没有说话,她打眼瞧着贾母脸上没有什么神色,可是此时却是怒意却是显露无疑,心中略微有些忐忑,越发的不敢说话了。 片刻后,贾母扬了扬眉,脸上的神色却也缓和了下来,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对王氏越大的和蔼了,道:“你且急些什么,没得失了身份。”说着嗔怪的瞪了她一眼道:“那原本就是郡王府上二爷邀的同窗,既然珠儿去了,你不去又有何妨。” “可是…”王氏抿了抿嘴,却是有些不甘心。 “好了,如今你该是好好的养好身子。”贾母脸上带了笑意,看着王氏道:“你如今尚还在月子里,就这般不懂的照顾自己,若是留了病根儿,可该如何是好?” 王氏看贾母不愿多说,但是瞧她的态度似乎并没有生气,也就慢慢地放下心来,扯出一丝笑容道:“是媳妇儿托大了。” 贾母点了点头,靠在引枕上,王氏连忙走上前去,在她的肩膀上轻锤着,贾母看了她一眼,似乎很是满意,王氏笑着说道:“儿媳伺候您歇着在走。” “你有心了。”贾母说了一声,就闭上了眼睛,待她睡了之后,王氏才吩咐伺候在边上的丫头看着贾母,这才离开了荣禧堂正院。 王氏回到耳房之后,发了好大一通脾气,之后就病了。 却说文氏带着两人来到东平郡王府上的时候,正巧碰到了常氏的马车,文宣不待马车停下,就在常氏的惊呼声中跳了下来,连忙跑过来直接在贾瑚的背上捶了一拳道:“好啊,你小子整月里都没出荣国府的门儿吧!” 贾瑚无语的看着他说道:“送年礼的时候难道表哥不在府上么= =” “哼,幸好你还记得,否则我就带着琛玉打到你府上去。”文宣哼了一声,连忙扭过头招呼琛玉道:“阿琛,你快些来~~”只见琛玉从常氏后来一辆马车上下来,看到贾瑚先是笑着招呼了一声,却是没有走过来,而是搀着一位妇人下了马车,那夫人年纪也就二十多岁,脸上的笑容很是柔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