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千钧一发险酿错 (第3/6页)
只有在焦虑中忍耐。 今天,应该是老李头回来之日。 慕容华在焦急的等待着,他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他等得实在不耐烦了,头脑中想到了“走”的念头,但是,他不敢冒险,确切地说,他不能冒险,因为他不能拿花溅落的死,来开玩笑。 他只有等待。 终于,远处有两个黑点映入了他的眼中,慕容华喜悦得不知如何是好。 近了,越来越近了。 慕容华等不及了,似游子归乡,也似迷途的羔羊,发现了自己的窝一样,他开始朝那两个黑奔去。 当慕容华跑到近前,他呆了。 他发现和老李头同来的这个中年人,自己不认识。 按理说,慕容华的手下,他应该认识。 按理说,那人见到慕容华后,最起码的也应打招呼。慕容华明白了,老李头接错了人。 该来的,都没有来,不该来的,却偏偏来了。 慕容华不知道这次碰到的是福,还是祸。 他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这个老李头带来的人。 老李头一面抹着头上的汗,一面对那人道: “赵大侠,我没有骗你吧!你看,慕容公子不是在这儿吗?” 那位姓赵的说道: “对。你说的没错,我要接的人,就是他“武判官“武财神”慕容华” 慕容华道:“你是谁?” “我的天,这位慕容公子竟然不认识他,我接错人了?”老李头的脑中,立刻闪过一念头。 老李头问道: “你不是判官府的人?” 那姓赵的说道: “难道在判官府里,就是判官府的人吗?况且,我从来没有对你说过我是判官府的人。” 老李头气愤道:“我…我…” 他气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慕容华看出这个姓“赵”的绝不是普通人,他怒问道: “你到底是什么人?” 那姓赵的人道: “你这问题问得好,我叫赵义,江湖上的朋友都叫我“追魂掌”我想慕容公子对我总会有所耳闻的。” 说完,他盯住慕容华。 慕容华一听,他暗吸几口凉气,心中暗道: “这‘追魂掌’赵义,可是江湖有名的黑道高手呀!” 慕容华知道自己和赵义一点瓜葛都没有,他想不明白,赵义为何要找自己。 他本能地退后一步,目不转睛地盯着赵义。 慕容华突然开口道:“真是久仰,久仰。” 赵义道:“别人都说你是堂堂的武判官,想不到,今日一见,没想到你嘴上的功夫,竟然也是一流。” 突然,赵义像发现了什么似的,接着道: “怎么,你受了伤,而且还有内伤?” 慕容华不知道赵义此行的用意,他只能和赵义打着哈哈。 他开口道:“没想到你的武功高强,而且眼力也很厉害,我最近确实是受了重伤,不过现在好多了。” 老李头一见慕容华和赵义刚才还是敌对,现在却似朋友,他更觉迷惑。 但是,老李头本性善良,他忙说道: “走了那么多的路,还是到我到儿歇歇脚吧!” 赵义看着慕容华道: “你也一起去,顺便把你的东西收拾收拾,——会儿我们就走。” 慕容华脱口问道: “你要我和你走?” 赵义道:“当然罗,我当然要带你走,要不然我好好的金陵城不待,跑到这里来干什么?” 赵义的话,让慕容华觉得自己非跟他走不可了。 XXX 慕容华回到老李头家后,歇息了一会,便和那老李头夫妇道别。 行李,慕容华是一样也没有。 有道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当慕容华出门的时候,他蓦地发现,椅上放着的一件破衣服,上面插了一根带线的针。 他随手将针拿在手里。 这个微小的动作,赵义和老李头夫妇都没有注意到。 慕容华出门之后,仰天长叹一声: “命该如此!” 他本想待老李头寻来自己的手下,重整旗鼓,去报仇雪恨。但没想到,老李头竟然引来了个魔头,看来自己这回的运气,也不会有多好。 那老李头道: “慕容公子,你现在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不如再休息两天再走。” 慕容华先前是归心似箭,但此刻,他倒希望留下来。 然而他对那老妇人道: “大娘,我也想多住几天,可是…你们的救命之恩,容我慕容华日后再报答了。” 那老妇人忙道: “这点区区小事,慕容公子你不必挂在心上,路上你可要多多保重自己。” 那老妇人又转过身对赵义道: “赵大侠,慕容公子的身体不好,烦你多多照顾他一些。 赵义不加思索地道: “我会的。” 慕容华不由得笑起来,但是这笑却极不自然。 最后,赵义对老李头道: “你们就不要送了,多谢你帮我找到慕容公子。” 慕容华不明白赵义找自己有何事,不过他猜想,十有八、九不会是好事。 走了大约一个时辰,慕容华已累得气喘嘘嘘。 他对赵义道: “我要休息一下了。不过,我问你,你让我跟你走,这到底为什么? 赵义笑道: “我是专门来找你的,必定有事。” 慕容华道: “我想你没安什么好心吧!” 说罢,慕容华一屁股坐在一块石头上,接着对赵义道: “你如果不告诉我实情,我就不打算跟着你去了。” 赵义脸色一变道: “你不走,试试看,看我不宰了你。” 慕容华一听,他便索性躺了下来。 赵义一见,没辙了。他知道,像慕容华这样的江湖名人,如果连命都不要,那么他什么都不会害怕的。 赵义沉思一会儿,终于开口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