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回长安子都 (第2/3页)
二人离开紫兰殿,四下里夜静悄悄,明星荧荧,将快接近子时了,上官婉儿边走边道:“公主,现在时间已经不早,婉儿要先行告辞。” 裹儿一把拉住她,笑道:“怎么要走了,你刚才没有听见我的说话吗?” 上官婉儿张大眼睛,怔怔的望住她:“莫非…莫非公主是说真的?” 裹儿笑道:“当然是真,我何曾与你说过假话。” 上官婉儿摇头一笑:“婉儿就更不便打搅了,不知今晚是哪个幸运儿能得公主垂青?” 裹儿冁然笑道:“你猜猜看。” 上官婉儿轻摇螓首:“没半点因头,叫婉儿从何处去猜,但看公主今晚如此兴奋,这人必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到底是哪一家的美男儿?” 裹儿挽着上官婉儿的手,走上通往拾翠殿的屧廊,说道:“这个人你也认识的,年纪也不大,长得魁伟轩昂,在京城中素有“长安子都”的美誉,以婉儿你这般剔透玲珑的人儿,又怎会猜不到。” 上官婉儿垂首沉思半晌,忽然笑道:“自古道:“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而公主却是:“打撅还得表兄弟,上阵不离父子兵。”公主当真厉害,佩服,佩服!” 裹儿揜口一笑:“我就是说你聪明,果然一猜便中。我也不妨与你说,秀郎不但貌赛潘安,便是那话儿,也是铁一般的神物,一夜泄个两三回,只是等闲之事。前时在我面前夸下海口,说自己久战多年,总是所向披靡,从不曾有女子让他委靡不振,崩溃败阵,言语何等狂妄自大。” 上官婉儿道:“瞧来公主早就领教过了?” 裹儿嘴角含笑,说道:“当时我心中不服,岂料那天和他弄了一夜,却被他整治得死去活来,一夜不知丢了多少回,而秀郎果然天生神勇,连发五回依然骁勇有力,若非我苦苦哀求叫他停止,恐怕他仍不肯罢手。” 上官婉儿以前在武后身旁时,也常有看见武延秀,当时已觉得此子英姿迈往,容貌堂堂,这时听到裹儿的说话,也不禁心痒起来。 裹儿突然靠近身子,低声说道:“我已安排秀郎在拾翠殿等候,今晚咱俩就同心合力,给点颜色他看。” 上官婉儿美目大瞪,盯住她道:“那个怎可以,我与她只是点头之交,焉可一见面便做这种勾当,岂不教人看轻。” 裹儿介然道:“我可不理,你今日定要帮我,一于把他弄得抬不起头来,方能消我心头之气。还有,你可知我为什么要找你,而不去找其他人?” 上官婉儿摇了摇头。 却见裹儿妆儇一笑:“你该知道秀郎与咱夫妇过从甚密,平日喜欢扯闲盘儿,说些没要紧的话,言谈中我知他对你甚有意思,还不时叹羡崔湜,说他艳福无边,竟然会让你青眼。” 一番说话,说得上官婉儿春心荡漾,引动情思。裹儿见她默言不语,便道:“你怕脸上磨不开,大家不妨先吃点酒,说一会话儿,你说好吗?” 上官婉儿并没有答话,只随着裹儿朝拾翠殿而去。 话说这个武延秀,却是裹儿丈夫武崇训的堂弟,长得美如冠玉,委实是个少见的美男儿,而他的美名竟远远的传到东突厥王国去,东突厥的公主得知其人,便欲要把他弄来占为己有,东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极爱这女儿,当即调动兵马,直犯大唐边境,口口声声说要招武延秀为驸马,使两国和亲。 武则天为了平息干戈,当即召见中郎将阎知微,遣他护送武延秀到东突厥成亲。那番邦公主也算是个美人儿,看见武延秀果是个人物,心中欢喜不已,自然对他百般迁就宠爱。 护送武延秀的阎知微同时留在东突厥,闲着无事,偶有写些家书回大唐,信中不免写些留在异邦的环境,此事给东突厥可汗知道,认为他是细作,马上把阎知微捆绑起来,点兵三万挟着阎知微,径自杀到中原来,连破赵州、定州多个地方。 大唐见番兵来势凶悍,立即下诏言和,可汗不敢留下武延秀,便借通和为名,命他捧着和书放回大唐。 武延秀重回国土,武则天认为他通和有功,封为淮阳王,并可在宫中自由出入。这时李显一家已从房州召回长安,安乐公主李裹儿不但长得美丽可爱,且聪明伶俐,武则天对她十分宠爱,便将她留在宫中。 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常在宫中出入,年纪只长裹儿一岁,他仗着自己年少貌美,还有祖姑母袒护,在宫里做了不少风流韵事,最后便和裹儿搭上了,此事传到武则天耳中,以息浮言,便把裹儿指配给武祟训。 自从二人婚后,武延秀亦常到驸马府游玩,一家人也没什么避忌,三人聚在一块儿,便即有说有笑。嫂叔二人同是风流班首,终日在府中打情骂悄,全不避人耳目。武祟训碍于公主的势力,见了此情景,也只得装聋作哑,独个儿闷在肚子里。 裹儿和上官婉儿来到拾翠殿,直奔前厅而来,果见一名英俊倜傥,容貌隽爽,年约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端坐着,正是人称“长安子都”的武延秀。 武延秀看见裹儿身边的上官婉儿,不由眼前一亮,心中登时大喜,他决没想到上官婉儿会突然出现。 只见上官婉儿头挽望仙髻,上身翔凤金线绣翠色短襦,半胸袒露,仅仅裹着半截浑圆饱满的rufang,下身泥金银绘高腰长裙,足登凤头金丝履,丰满的酥胸下束着游鳞丝带。 裹儿却头戴牡丹花冠,簪有金翠花钿,身穿大袖对襟纱罗衫长裙,胸束五彩银带,全身钿钗礼衣打扮,显得异常高贵优雅。 当真是:“裙拖六幅湘江水,惯束罗裙半露胸。” 武延秀一时看得神游太虚,飘飘荡荡,连忙站身相迎,往二人深深一揖:“武延秀见过公主,见过娘娘。” 裹儿掩口一笑:“婉儿你看他,倒也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