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柳2:秋露危城_第五章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2 (第1/6页)

    第五章(2)

    “那么,”大家闷闷地喝了一会子茶之后,终于又有人开口了,那是安静不下来的沈士柱“史公纵然此刻尚未离京,可毕竟是要离京的——要是朝廷不肯收回成命的话。那么到时定生可怎么办?是跟着史公一道走,还是留下来?要是他也走了,丢下我们怎么办?这幕僚还当下去不当下去?““哼,其实,就算定生留下不走,我们这份幕僚的差事,也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左国楝垂头丧气地说。

    “噢?”

    “你不想想,以往我留都是史公主持大计,定生又在他的幕中,凡事都领着头,我们才能互为呼应。如今换了马瑶草,定生自然不能再依附于他,一旦这幕中没有定生居中策应,我们留着又有什么用!”

    的确,陈贞慧那个借助“入幕”来影响朝政的设想,是建立在东林派当权的基础上的。现在史可法一走,将来朝廷的大权,势必落到马士英之流的手中,那么“入幕”的办法还能不能起作用,确实值得怀疑。所以,听左国楝这么一说,大家那本来已经烦躁不安的心情,又增添了一重沮丧。

    “次尾兄,旁观者清,兄倒说说,我们该怎么办?”由于这伙人中,目前只有吴应箕和余怀一直没有入幕为宾,梅朗中只好转向他求救了。

    吴应箕却不说话,只是冷着脸,不住地捋着刺猬毛似的胡子,半晌,才闷声闷气地说:“若是当不下去,那就不当!退出来,依旧做我们的旧行当——管领清议!”

    “对!”沈士柱马上表示响应“前几日顾子方就曾访过弟,也是说的这话,还说周仲驭料定,朝廷如此安置马瑶草,必生变故。弟当时还不信,如今果然被他料着了!”

    “周仲驭当初就不以我们人幕为然,这不,全给他说中了!”左国楝也表示附和“可是定生偏不听,结果闹成今日这种局面!”

    当初商议入幕时,左国楝表现得十分起劲,入幕也几乎是最早的,如今他却把那些都忘了。也许正是这一点,引起了张自烈的反感,他把茶杯往桌上一放,说:“兄也休要责怪定生!人幕为宾也没有什么不好,至少许多事情我们都能知道,不像以往那样,老给蒙在鼓里,即便定生当不成了,我们还可以当下去。史公走了,朝中也还有高公、姜公他们,马瑶草未必就能一手遮天,况且…”他本来还要说下去,忽然窗外“哄”的一声,sao动起来,好几个声音在叫:“咦,看,快看!”“奇怪,那是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

    大家不由得一怔,连忙转脸望去,发现不知为什么,街上的行人纷纷停住了脚步,正一边往两旁让开,一边朝南边伸长了脖子。

    大家不觉好奇起来,纷纷站起身,挤到窗前,这一下,才看明白了。

    原来,从街南的方向正走过来一队儒生,大约有二三十人之多,一个个神色凝重,步履庄严。为首的一个,手中捧着个黑漆盘子,盘子里盛着一份奏折之类的东西。在他们的后面,还吵吵嚷嚷地跟着好些市民模样的人,其中也有一些方巾儒服的士子。如果说,前头的儒生们都庄严地保持着沉默的话,那么,后面那些临时加入的却显得神情亢奋,一边挥舞着胳臂,一边大声诉说着。社友们隔着窗子,加上前面还有好些看热闹的路人挡着,一时也闹不清他们在说什么。直到队伍经过窗前时,才听见其中有人慷慨激昂地大声说:“为何夺我史公?”“还我史公!”

    “咦,莫非他们是到通政司去,上书挽留史公不成?”由于这儿离洪武门内的部院衙门已经不远,所以余怀首先作出猜测。

    “嗯,前头那些人,像都是国子监的生员。捧盘子的那个,名叫陈方策,是他们的一个头儿,平日也算得上敢说敢为!”有人介绍说,听声音像是张自烈。

    “瞧这阵仗,响应他们的人还不少。说不定,他们这一闹,真能把史公留下来也未可知。“左国楝喃喃地说,似乎重新生出了希望。

    然而,不知道是不以为然,还是别的缘故,他的说法没有引起社友们的应和,大家只默默地望着窗外的热烈情景,显出各怀心事的样子。

    终于,梅朗中不自在地扭动了一下脖子,懊丧地说:“这管领清议,本是我复社分内之事,谁知事到临头,反而让国子监的人占了先筹去!”

    这随口而出的一句话,戳破了彼此试图隐瞒的心事,社友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脸色不由得变了。的确,作为复社的成员,大家一向引以为自豪的,是长期以来,无论在江南还是留都,他们都属于最敢出头说话,最具号召力,最有影响的一群,谁也不能相匹敌。

    可是,眼下的情形却是:国子监的太学生们已经行动起来,而自己一班人却依旧守在茶社里,毫无作为。正是这种反常的对比,使大家的自尊心仿佛受到了嘲笑和侮辱似的,这大半天里所积存的烦闷和焦躁,一下子膨胀起来,终于再度爆发了。

    “算了!”沈士柱首先把桌子“砰”地一拍,大声说“还等什么!

    干脆,我们也上通政司去!?

    “对,走呀,走!”梅朗中和余怀也齐声附和。

    这一次,连吴应箕也不再阻拦。于是大家纷纷转过身,络绎向外走去。剩下张自烈还在犹豫,但看见大家全都要走,也终于默默地跟在后面。

    他们刚刚走出门外,忽然意外地看见,一早就去催请陈贞慧却久久不见回来的侯方域,正穿过拥挤的人群,急急地朝茶社走来。

    “咦,兄等要往哪儿去?”侯方域一边擦着额上的汗,一边诧异地问。

    沈士柱哼了一声,反问:“这老半天的,你到底上哪儿去了?定生呢?”

    侯方域摇摇头:“他因有要紧的事,这会儿还来不了。”

    “有要紧的事?那么我们——”

    “哎,兄别急!”侯方域做了个阻止的手势,随即压低声音,神色严峻地说:“定生因向史公进谏无效,决意另想办法。眼下,他已经求见姜阁老去了——哎,此处非说话之所,还是先返回里问去,再与兄等细谈!”

    五

    侯方域没有说谎,陈贞慧确实是到了姜日广的府上。作为把全部希望和心血都寄托在史可法身上的一位复社头儿,陈贞慧自然十分明白眼前事态的严重性,十分明白一旦让居心叵测的马士英取代了史可法的位置,朝廷将会变成怎样一种局面,自己又将落到怎样一种处境!他从姜日广那里得知,要阻止马士英入朝掌政,办法只有两个,一是通过发动朝臣共同弹劾,把他攻倒。但鉴于马士英有定策拥立之功,颇得皇上信赖,至少在目前,这是办不到的。

    那么就剩下另一个办法,即尽一切可能把史可法挽留住,造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