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蛟蜇深潭 (第1/3页)
第十七章 蛟蜇深潭 武成二年夏四月,朝廷诸公忍悲含痛,遵奉明帝的遗诏,拥立十七岁的宇文邕践祚帝位。 宇文邕在朝廷文武百官的拥戴中,被法驾仪仗鼓乐隆重迎入帝宫,入践大位,号武帝。 一并随驾迎入帝宫的还有武帝的生母叱奴氏太后,武帝的爱妃李娥姿,以及武帝与李妃所生的长子宇文赟、次子宇文赞,并武帝的两位姬嫔母子等人。 武帝宇文邕十三岁的一母胞弟宇文直,因眼前尚未成家,也一同随太后入宫居住。 至此,北周武帝宇文邕开始了大周国第三位傀儡国主的帝宫生涯。 武帝宇文邕虽是奉先帝明帝遗诏入篡大位,毕竟只有十七岁,已把持了大周所有军国大权的太师宇文护,自然不须再考虑什么还政之说了。 明皇帝临终口传遗诏,把军国朝政和万机之重,以及辅佐幼主之事,托付于宇文护和于翼两人共同署理时,宇文护当即便对于谨和于翼父子生出了疑虑:于翼的夫人是明皇帝的胞姐,他的父亲于谨素有“帝王佐材”之称,父子二人一向有见风转舵之术,他猜想,恐怕见明帝开始亲政,私下和明帝早就有了勾结和谋划吧。 亏得自己下手早!否则,死无葬身之地就是自己了。 宇文护决计防患于未然。 武帝即位伊始,他便逼武帝下诏:削去于翼手中兵权并除去渭州刺史和军司马之职。加拜为柱国将军,转任朝廷小司徒。 这样,表面对于翼更加崇重了。实际上,谁都明白,宇文护这招用的是敲山震虎之计。 他就是要让满朝文武大臣看看:尽管大周朝廷五年更替了三位国主,大周国朝廷社稷,还是他宇文护说了算! 武帝迁入帝宫后,居住在含仁殿的叱奴太后和紫云殿的李娥姿便派人召独孤伽罗携女儿杨丽华入宫觐见。 伽罗以往常到宇文邕的府上拜见,早就记下宇文邕的生母、如今的叱奴太后喜欢什么口味的菜肴和点心了。 这次进宫之前,亲手做了四样点心,又摘了一筐自家园子里结的花皮大西瓜,带着女儿小丽华,乘辂入宫觐见太后和李妃。 进了宫门,望着满眼熟悉的亭台楼阁,一种悲凉伤痛不觉骤然袭上心头! 曾几何时,自家大姐还是这座富丽浩大的后宫主宰。她清楚地记得大姐被众位文武大臣法驾礼乐隆重迎入后宫时金鼓齐鸣、礼乐皆发的热闹场面。记得美丽的大姐鹅冠凤旒上那饰金镶翠的闪闪光华,长而拽地的明黄蜀锦长裙上的仙凤展翅、牡丹缠绕的熠熠彩辉,荣华至尊和雍容富丽,竟仿佛是昨天的事… 荣极一时的大姐,花容月貌的大周独孤皇后已风流物散,与他贵为天子却同样未免遭人荼毒的夫君,双双相聚于地下… 不谙世事的小丽华却是兴奋的一路蹦跳、一路玩耍,又是掐花儿又是捉蝶的,哪里晓知母亲此时的悲凉? 待来到含仁殿外时,伽罗急忙长长地呼了两口气,命自己尽快恢复了常态,一面笑吟吟、喜盈盈地踏上了高高的宫殿玉阶… 风韵犹存、面如满月的叱奴太后今儿一身绮罗常服,高高的贺仙髻饰以翠翘花钿,正跟武帝的爱妃李娥姿两人伏在案几上,欣赏太师、大冢宰宇文护刚刚晋献来的一樽白玉斗。 伽罗进了殿,见了太后便施在大礼跪拜。小丽华也跟着跪下,满口脆生生地叫着“皇奶奶大安”“皇妃娘娘好”的。 太后喜得忙拉丽华到身边:“哦哦!免了,免了!咳!都是自家人,哪里来的这么多礼数?唉呀,瞧瞧伽罗把这么一点儿的小人儿训得,可怜见儿的。来,乖,到皇奶奶这里来。” 一面早已搂到怀里,细细地上下打量起来,一面啧啧夸道:“哟哦!真不知伽罗和那罗延两口子前世是怎么修的?怎么得了这么俊俏花朵儿似的一位小仙女儿?来,让皇奶奶好好瞧一瞧。” 转脸又对李妃说“娥姿,你瞧瞧,这眉眼,这神态,多像你大嫂明敬皇后啊!”转脸又对李娥姿道:“我看,倒比你大嫂还要俊几分呢!” 李妃笑道:“是啊,小丽华不仅比大嫂更俊,也比大嫂更有福相呢!” 婆媳两人正在夸小丽华,李妃和武帝的长子宇文赟手里拖了个大风筝,从外面一头跑进殿来,后面紧紧跟随着三四个宫人,一路小心护着,生怕他跌倒了。 这个赟儿,往日在武帝的旧邸鲁公府和大姐的后宫,也曾与丽华多次遇见。赟儿见是丽华到来,一面叫着meimei,一面就把自己手中的风筝送给丽华玩儿。 一时,又向母妃要果子,李妃忙令人端了过来,赟儿接过果子,双手小心地捧着,递到丽华面前。 伽罗未免感到罕奇!对太后夸道:“太后,怎么这么点儿的小人儿,倒这么懂得礼数?看来,太后和陛下、娘娘平时真是教导有方啊。” 太后呵呵一笑:“哪里!也不过是凭着他长这么大的。” 李妃虽一脸的得意,却是笑而不语。 因见赟儿坐在那里教丽华怎么放风筝,叱奴太后笑道:“这两个孩子!怎么一见面就这么亲热?莫非真是前世的缘份吗?”一面又揽过小丽华问“乖,来,对皇奶奶说,给我们家做个媳妇儿成不成啊?” 小丽华眨巴着一双大眼问:“皇奶奶,我给你们家做了媳妇儿,就可以天天到宫里来玩了么?” 叱奴太后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是啊!是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