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回忆 (第2/2页)
多少钱啊。” “实在不行,恐怕就得去农村买地了。” “现在农村的地也不好买。”周老师摇摇头“再说,如果离市区太远,孩子们上学就太不方便了,影响他们接受教育。” 方木不说话了,绞尽脑汁帮周老师出主意。想了半天,试试探探地说:“周老师,寻求一些社会捐助吧。靠你自己的力量,恐怕挺不过这一关。” “不。”周老师轻轻地笑笑“要是我肯的话,早就这么做了。我说过,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们从小就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他扭过头,认认真真地对方木说:“心灵的贫穷比物质的贫穷要可怕得多。” “那我不也算一个捐助者么?”方木试图说服周老师“跟其他人也没什么分别啊。” “你不一样。”周老师冲方木笑笑“你只是代表你个人,而且你不会向我提出回报的要求。” 提到捐助,方木一下子想起邢至森的嘱托,他从怀里拿出那一千块钱,递到周老师手里。 “你这是干嘛?”周老师有些惊讶“你这个月已经拿过钱了,还带了这么多东西。” “不是我的。”方木把邢至森的意思简单转述了一遍。周老师掂着手里的钱,沉思了一阵,又看看前后左右,低声说:“小方,我一直都有件事搞不清楚。” “嗯?” “你为什么要帮助廖亚凡?” 方木看看周老师的眼睛,老人的目光温和宽厚,让人心生信赖。 “因为我认识她的mama。”方木艰难地开口“我读大学的时候,她mama是我们宿舍的管理员。大三,也就是1999年,我遇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她mama用自己的性命救了我。” 方木无意谈及细节,而周老师也无意追问,沉默片刻后,周老师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知恩而图报,可见你是个品格高尚的人。” “这算不了什么。廖亚凡的mama付出了生命,她付出了童年。我能做的和这些相比,太微不足道了。”方木看看周老师“我觉得品格高尚这个词,和你才恰恰匹配。” 不知为什么,周老师的目光一下子暗淡下来。“不一样。”他看看西方越来越低的太阳,喃喃地说:“我和你不一样的。” 回忆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能够让你瞬间就跳入一条曾经的河流,而且难以自拔。方木不知道此刻的周老师想起了什么样的往事,而且相信周老师也同样不知道他的。也许都是难以启齿的经历吧,它们让回忆者都陷入了一种低落的情绪中。周老师的阴郁直到晚饭后也不曾减轻,而方木的阴郁则一直绵延到回家的路上。 吉普车在C市平整的路面上飞驰,两边是熟悉或陌生的街道与楼群。对方木而言,这是一个有着太多回忆的城市。无忧无虑的童年,懵懵懂懂的学生时代,悲喜交集,幸福与恐惧并存的大学时光。21岁的时候,一生的快乐似乎都在1999年戛然而止。而这场悲剧,一直延续到他离开家乡前往J市求学。 方木想起第一次看到鲁旭的时候,他眼中那种无助、惊惧的目光。是的,那曾是自己的目光。这也是方木一直不愿正视的问题:在师大的系列案件发生后,自己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PTSD患者。 方木曾经自我封闭,曾经让那把军刀片刻不能离身,曾经噩梦连连,曾经无法正视火焰和烧烤的味道,曾经为那些人的死伤内疚得撕心裂肺… 吉普车穿过华灯初上的市区,车内亮如白昼。方木从后视镜里看看自己的眼睛,那里面早已没有了恐惧、焦虑和自我否定,取而代之的是镇定与坚韧。没有阶段ⅠⅡⅢⅣ,没有心理剧,方木依然可以平静地活着,每天沉沉入睡。 自从在地下室里向手握军刀的孙普扣动扳机的那一刻起,一切就已经结束了。 很多事情都是我们无法--或者难以正视的,一旦回头认真审视,恐怕我们都要对某个曾经确定无疑的事实大吃一惊。 难道杀人,真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么? 方木躺在宿舍的床上,看窗外清冷的月光静静地泼洒进来,桌上的事物影影绰绰,唯独警官证外皮上的警徽闪闪发光。 也许邰伟断言自己不适合作警察,还有别的原因。 猜透别人的心思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更困难的,是正视自己不堪的内心。 这一夜,方木失眠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