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揭秘红楼梦2_第22讲妙玉情刘心武揭秘红楼梦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讲妙玉情刘心武揭秘红楼梦2 (第3/4页)

地名,蟠香寺那就应该是一个古寺,所以这一句应该是告诉大家,妙玉在蟠香寺曾经有过这样的处境,叫做“青灯古殿人将老”也可能有人要跟我讨论,说老吗?妙玉到大观园里面的时候是十八岁,五年前,她应该是十三岁,当然不老,但是“人将老”什么意思?因为在那个社会,十三岁的女孩,如果你家里背景够格的话,就要准备参加选秀女了;如果是一个一般人家的话,这时候也要谈婚论嫁了,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的。妙玉在蟠香寺住的时候,她的青春岁月匆匆地在流逝。在那个时候,一个女子满了十三岁是一件大事,意味着她离开了少女时期,开始进入更广阔的人生世界。

    那么在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下面有一句,就说她“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怎么回事?这“红粉朱楼”显然指的不是大观园里面的那些园林建筑,因为这一句和“青灯古殿”那一句是联属的,就说明在她的青春期、少女期,虽然她带发修行,但是有可能,她所居住的那个寺庙、那个古庙,是有红粉朱楼的,有美丽的园林建筑。她有时候也会登到楼上去眺望春色。“春色阑”“阑”就是快结束了,春天会匆匆地过去。春逝、春将去、送春、春梦随云散,这些都是中国人乃至全球各民族共同的一种对自

    然界中生命流逝的喟叹。这一句就说明她本身也是一个活泼泼的生命,她肯定有她的芳心,有她的爱情。我认为这两句实际上是点明了妙玉在来到大观园以前她的情爱境界,她带发修行是被迫的,是无可奈何的,她有她自己的春心萌动,这两句是写得很清楚的。

    所有的这些词句当中争论最大和引起误会最多的是下面一句,请注意我的读法“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kǎngzǎng两个字都读作第三声)违心愿。”有人说您这是不是读错了,这不是肮脏(āngzāng两个字都读第一声)吗?应该是“依旧是风尘肮脏(āngzāng两个字都读第一声)违心愿”吧?高鹗肯定就是这么读,按这么个思路往下写的,不管妙玉她这个人前面怎么样,到头来,这个人,一个是跟“风尘”沾边。“风尘”不就是妓女的意思嘛,风尘女子,那后来是不是入青楼了?另外,你那么喜欢干净,最后你却很肮脏,违背你原来的心愿了,是不是?这么一读一理解的话,高鹗所续的似乎就都合理了。

    现在我就要告诉大家,对于“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这一句的理解,我和高鹗之间,或者说很多的红学研究者和高鹗之间,存在着重大分歧。高鹗把这一句有意无意地加以了曲解,根据他的曲解,他在续后四十回的时候就把妙玉写成了那样一种不堪的样子,他是不对的。

    实际上在这一句中“风尘”并不是那样一种含义,这里的“风尘”就是俗世的意思,就是扰扰人世的意思,是“一路风尘”的那个“风尘”“风尘仆仆”的那个“风尘”咱们说一个正常人,不是有时候会说他长途奔波、一路风尘吗?会说他风尘仆仆、不辞辛劳吗?而且,《红楼梦》第一回回目就是“贾雨村风尘怀闺秀”那当然不是他在妓院之类的环境里怀念闺秀的意思,他那时还很寒酸,他处在风尘仆仆奔前程的人生中途,曹雪芹显然是在很正面地使用“风尘”这个字眼,容不得歪曲、误读。在甲戌本的楔子里,他更明确指出: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

    至于说“肮脏”这两个字,写法是这样,但是在古汉语里面,肮脏两个字要读kǎngzǎng,是表示不阿不屈的意思,就是形容一个人他很坚强,在很困难的时候也不低头,他能够坚持自己的理念,非常倔犟地生存下去,这叫做肮脏。有没有例子呢?有很多例子,现在仅举一例,比如说文天祥,这个人知道吧?他是宋朝的大官,被建立元朝的人俘虏了,新政权对他劝降很久,用高官厚禄引诱他,但他就是不投降,最后被元朝皇帝处死。文天祥他虽然是一个政治人物,但是他也写诗,他有一首有名的诗叫《得儿女消息》,里面就有两句,叫做“肮脏(kǎngzǎng)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有的今人因为不懂古文,觉得是“肮脏(āngzāng)”于是就觉得疑惑:怎么能赞美肮脏到头的人呢?其实,古诗里这两个字,就是不屈不阿、不投降、不低头的意思。“肮脏到头方是汉”这句话还能有别的解释吗?不能有别的解释。而且文天祥来写,你想想,他能认为一个人从头脏到尾才是一条汉子吗?他可能表达这么一个意思吗?表达这个意思还写成诗,而且是文天祥来写,可能吗?不可能。文天祥这句诗从来没有人误解过,一直都很清楚,和他的人格,和他自己在历史上的表现是统一的。因此曹雪芹在这儿用的这两个字,就是文天祥当年所用过的那两个字,就是肮脏,读作kǎngzǎng,其含义是不屈不阿的意思。

    通过上面的层层分析,我的结论是:妙玉和贾宝玉之间,只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交流,并没有所谓的爱情关系。那么既然如此,为爱而选择终身皈依佛门的妙玉,她所爱的究竟是谁呢?《世难容》曲所描述的“王孙公子叹无缘”中的那个“王孙公子”到底指的是何许人也?在《红楼梦》的文本当中,会有这个人的身影吗?

    我们还要再进行精读。《世难容》曲最后说“好一似,无瑕美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有人说,读完这个,我就更觉得高鹗写得对了,是吧?最后她就遭泥陷了,是不是?最后,贾宝玉,他当然是王孙公子,荣国公的后代嘛,就叹息自己跟妙玉没缘分。

    现在我要跟你说的是,当她作为无瑕美玉遭泥陷之后“王孙公子叹无缘”这个“王

    孙公子”究竟是谁?谁叹无缘?我认为不是贾宝玉。贾宝玉当然也够得上一个王孙公子,但这句话里所说的不是贾宝玉,因为在前八十回里面,你找不到贾宝玉觉得自己跟妙玉之间有姻缘,后来因为姻缘不成就叹息,找不到这样的蛛丝马迹。

    在《红楼梦》的文本里面,正儿八百地写出“王孙公子”四个字的地方有没有呢?是有的。在秦可卿办丧事的时候,在第十四回,曹雪芹的行文就非常明确地交代,当时来参加丧葬仪式的有些什么人物呢?当然他写到了很多王侯显贵,但他此处就有这么一句话,你注意到了吗?他前面列举了很多很多其他的人,然后就说“余者锦乡伯公子韩奇,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诸王孙公子,不可枚举”注意到了吗?正文里面有“王孙公子”字样。这里面有冯紫英,大家很熟悉了,我前几讲也不断讲到这个人,冯紫英在前八十回正面出场、暗地出场都是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