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商女有情 (第2/5页)
心中伤痛又自责不已,忽然之间不知从何而来的勇气,她奋笔疾书,写了封书信给父亲,言明自己是不仁不义之人,趁着黑夜收拾简易行囊离家出走。 韩云娘一出走,韩府登时陷入愁云惨雾之中,韩府一方面暗中派人找寻韩云娘,一方面又要安抚梁家。但是纸包不住火,梁家要不到人,便指责韩府骗婚。韩府不堪受辱,反过头来说道梁家虐待韩云娘,双方一来一往势成水火,亲家变冤家争吵不休,这结果是韩汉生始料未及的。 荆铁山一路来到平原近郊,时值日头正红,他暂避赤焰,驻足在十里亭外的茶水小歇。他倒了杯茶水后支颐不语,寻思:“娘的个性刚直,绝不会为从军之事寻死。莫非是为了云娘?如果真是这样,倒是合了娘的性格。唉,娘心直若此,我回不回来都是一样的结果。云娘,希望你能了解我娘的苦心,早早忘了我。” 他心中想着要韩云娘忘了自己,但是他的心里是不可能忘的了韩云娘的。 荆铁山怔怔的发呆,忽然右手被扯了一下。他侧头斜视,发现身旁一个童子年约三四岁,身上穿着藏青色的衣服,头上扎了竖直的两个辫子,圆圆的脸蛋上,两颗清澈明亮的大眼睛直盯着桌上的大饼。荆铁山心中诧异,微笑问道:“小孩,你爹娘呢?” 那小孩伸出小手指着桌上的大饼,道:“饼饼。” 荆铁山见他不怕生,子内又没其他人,以为这小孩是老板的孩子,他笑着将小孩抱起来放在桌上,又从碟子中撕一块饼给小孩。那小孩拿起饼就往嘴里送,吃的津津有味。荆铁山看他天真纯的模样,沈重的心情也开怀不少。 过了半晌,荆铁山将银子放在桌上,走到马匹之前想要离去。那子老板急急忙忙追了出来,叫道:“客倌,你忘了你的小孩了。” 荆铁山大奇,反问道:“这不是你的孩子吗?” 子老板连忙摇头道:“当然不是。” 荆铁山搔了搔头,皱眉道:“这下可麻烦了。”他弯下身来对着小孩问道:“小孩,你爹娘呢?” 小孩一脸茫然无知,鼓着腮帮子看着荆铁山。 荆铁山正感到不知如何是好时,远远一人气急败坏的奔到子前,对着小孩喘息道: “小兔子,你可害苦爹爹了。” 那小孩见到此人,跑了过去抱住他,口中直叫着:“爹爹抱抱…” 荆铁山和子老板都松了一口气,两人心中直骂道:“哪有这么糊涂的亲爹,连亲生孩子都会忘记带走。” 那人抱起小孩,口中抱歉连连道:“麻烦两位,真是对不住。” 荆铁山见那人眉清目秀,年纪大约三十岁,举止斯文有礼,他双手一拱回礼,道:“在下荆铁山,请问兄台贵姓大名?” 那人连忙放下小孩,回礼道:“在下姓成,单名邯。平原人氏。” 荆铁山原本就打算往平原而去,这时听成邯是当地人,喜道:“成大哥是平原人,小弟正要前往平原,小弟有个不情之请,想与大哥同行,可否?” 成邯见荆铁山不像是个坏人,让他同行也是无妨,答道:“荆兄弟切莫称我为大哥,在下愧不敢当。我是要回平原没错,荆兄弟若不嫌弃,便请与我同行。” 荆铁山大喜,右手牵着马,与成邯并肩而行。 两人一路闲聊,原来成邯是平原人士,从事杂货买卖为生,五年前娶了琅琊的姑娘做妻子,这回是陪妻子回娘家。他是个道地的商人,一路上见到奇珍异品就买,所以行李越来越多。只是没想到顾了行李却丢了儿子,他中途发现儿子失了踪影,急忙循着原路找来。 两人聊着聊着,成邯往前指着一座亭子道:“我内人就在前面等着。” 荆铁山内力深厚耳聪目明,远远的就听到有女子的哭叫声。这时听成邯说道,急忙道: “嫂子有麻烦了。” 成邯闻言心中一凛,其实他心里也知道这路上不平静,急忙迈开大步往前走去。 亭子里三男一女正在拉拉扯扯。成邯见到妻子受辱,急忙放下孩子跑到亭子前面,叫道:“娘子勿慌,我回来了。”成夫人见丈夫回来,哭着甩开三人躲到丈夫身后。 荆铁山看那三人虎背熊腰,手持大刀,满脸横rou,目露凶光,显非端正之人。他心里暗自戒备,两眼凝视着亭子状况。 那三人本来就是打家劫舍的盗匪,今日正巧路经此地,见到一名妇人单独坐在亭内守着货物,三人邪念顿起,想要来个人财两得。可是那成夫人抵死抗拒,这三个盗匪一时之间拿她没辄,成夫人好不容易终于捱到丈夫回来。 三个贼子仗着体型壮硕,手中又持有兵刃,根本不将身材瘦小的成邯放在眼里。 杀了这男子,正好可以霸占他的财产妻子。三人想法一致,面露狰狞的笑容,挥刀往成邯砍去。成邯长年在外经商,多少学了一些自保的武艺。这时争斗攸关身家财产安全,只有豁出去一死相拼。 荆铁山见四人缠斗不休,刀光剑影中想起当初问师父的话。“原来真的有人这般打架。”他脑中将眼前四人的出手招式和自己所学的功夫一一映对,渐渐的了解到师父武学的精妙之处。 成邯寡不敌众,一炷香不到,便呈败像。只是他想到若是自己一死,妻子儿子必定无法幸免,于是咬牙苦撑。三个盗匪知道胜利是迟早的事,此时有心在女人面前显威风,于是将成邯当成猴子般戏弄,并不急着杀死他。 三个盗贼只会初浅的六合刀法,荆铁山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