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第3/3页)
子继续他的讲解。 “茶马古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小丁兴致勃勃地问。 “茶马古道是自唐代以来逐步形成的沟通滇、川、藏等地区并延伸至南亚、西亚的古商道。在马蹄声声的千年岁月里,不计其数的马帮用骡马向西藏地区以及尼泊尔、印度、缅甸等国运去云南、四川的茶叶,返回内地时,他们便带回西藏的马匹、药材及南亚、西亚诸国的特产。这条由茶马互市形成的古道,沉淀着2000多年的丰厚历史,是大西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哦,茶马古道一定与传中的普洱茶有关吧?” “茶马古道错综复杂、跌宕起伏,影响大的干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云南普洱北上,经保山、大理、丽江、中甸到西藏拉萨,全长3800多公里。另一条是由川入藏。世界上的道路有千条万条,茶马古道正是因为普洱茶才开辟出来的。” 大巴在昆洛公路上经过几小时的颠簸,载着他们来到澜沧江流域的一座小城,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普洱县城。 城小名气大,普洱香万家。走进普洱,满街店铺以茶庄、茶社为多。 而摆在他们面前的这杯普洱茶,茶叶呈淡黄色,汤色浓重,并不养眼,似乎不那么新鲜。但是当小丁举杯轻啜几口,却有茶气清爽、回味甘甜之感。 店主告诉他们,普洱茶其独特之处便在“愈陈愈香”,而“陈韵”是普洱茶爱好者最为推崇的一点,曾有200克百年普洱在香港拍卖会拍出10万元的天价。藏区流传着“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指的就是我们普洱茶啊! 果不其然,随着傣家少女一次次给他们殷勤地添加茶水,口感愈来愈好,这普洱茶茶味醇厚、茶香四溢、回味甘甜,果然是茶中珍品,使人有神清气爽之感。 “普洱茶这么有名,是不是与独特的生长环境有关啊?”宋平安问,他知道父亲喜欢品茶,尤其喜欢普洱,决定多买一点给父亲带回去。 “我们这里地处无量山余脉,山高谷深、谷宽成坝、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正因为‘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为普洱茶的生长创造了优越的环境,这里至今尚有万亩古茶群落,树龄最老的约1700年,这是野生的,离这不远还有6万亩的现代茶园呢。”店主。 202 品罢名茶普洱,导游把他们带到了茶马古道云南境内的起点,在普洱城北约10公里处还保存有当年的由石板铺就的“茶庵塘茶马古道”,小丁拍下了“那柯里茶马古道”遗存的石阶。 当晚,他们住宿在澜沧江边的一处傣家村寨。一轮明月在澜沧江上冉冉升起,江风习习,月色撩人。随风摇曳的凤尾竹在月光下更显得风姿绰约,楚楚动人。 一幢幢典雅别致的傣家竹楼掩映在凤尾竹下,伴着幽幽的茶香,令人宛在画中。 “哎,美女,”小丁问傣家姑娘“你们家院里有一棵很有意思的双生树,就像两个人站在一起,上面基本连在一起,就像兄妹一样,很特别的哦。” “哦,这是墨江买来的。墨江是很神奇的,据墨江县河西村有一眼“双胞井”,喝了双胞井的水,就能生双胞胎,你去墨江就知道了,大街上随处可见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双胞胎特别多。那个河西村被人戏称为‘双胞村’,不大的小小村庄里就有22对双胞胎。”那姑娘。 “哇,这么神奇?”小丁惊奇地大叫起来。 “对啊,阿姐要是感兴趣,可以和阿哥一起去过上一段时间,争取生一对双胞胎。”姑娘笑着。 “平安,平安,我们要去墨江!”回到房间里的小丁,喜不自禁地对宋平安。 “你这是吃了兴奋剂了,忘记我们到这儿来的主要任务了?去墨江干什么?” “采访啊,摄影,这是最有代表性的民俗趣闻,顺便我们也怀上一对双胞胎。”小丁笑嘻嘻地。 “你真的要生小孩?你考虑好了?”宋平安在她头上拍了一把。 “嗨,俺那是玩笑嘛,主要想去拍一组照片,挺有代表性的。不定还能在那儿遇到梁意林呢,不定郑晓雪和方达就躲在那儿,准备生双胞胎…”小丁又开始耍赖了。 “好好好,去就去嘛,反正又不远,犯不着你在这儿玩哥德巴赫猜想…不过,要是去了,怀不上双胞胎我拿你是问!”宋平安在她额头上啄了一下,拦腰把她抱了起来。 “我的图片还没有保存完呢,等等。” “图片无所谓了,回头我帮你弄。我们现在急着要去生双胞胎!”宋平安不容分,就把她扔在床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