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第1/4页)
第十四章 三月十六日这一天,对于鲍福来说,几乎是一年当中最忙碌的一天。 早晨,天不亮他脸顾不得洗,就拉出自行车赶到芦花村向西二十五里路的水仙庵集市上买鱼和rou去了。因为不是逢集遇会,程漳集的街道上是没人卖rou的。 去水仙庵这条道可不好走啊。二十五里路全是坑坑洼洼,要是遇上水旱天气,就更糟糕了,不是泥泞满地,就是尘土飞扬。 水仙庵因该村曾有一古庵而得名。它地处三县交界处,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所以这里一直成为多事地带。尽管其他地方大讲特讲反对投机倒把,可这里的投机倒把份子照样成灾。据说,早在解放前,这里就是强人出没的地方。现在它的官用名称叫:马王人民公社,隶属邑城县。 “马王”的来历要追溯到一九四七年。这一年的春天,还乡团头子王平常纠集国民党匪徒到水仙庵实施大规模的武力报复。群众被聚集在学校门前的广场上。匪徒武装妄图从**领导人马子千口里得到什么,他们把他绑在广场附近的一棵大槐树上。敌人对他实施了各种残酷的手段都不顶用。为了杀一儆百,敌人最后决定对他当场进行开膛破肚。就在这时,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从容地走到台上,此人便是王平常的父亲。还没等敌人反应过来,王老汉就一刀将自己的儿子砍死,随后便自杀成仁。为了纪念这位英勇不屈的**员和这位大义灭亲的王大爷,一九五八年,人民政府决定将原来的水仙庵乡改名为马王人民公社。 “水仙庵”的叫法跟一位道姑有关。水仙庵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原名为陇姑庵,一向香火旺盛。抗战初期,一位法名叫水仙的年青道姑做了该庵的住持,水仙道姑不仅精通经法,而且美丽善良,深受广大信徒的爱戴。日军占领邑城县城后,我八路军联合地方民兵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一九四一年,日军为搜捕一名受伤的八路军,来到了陇姑庵。敌人对水仙道姑软硬兼施,她始终都没有供出那位伤病员。敌人丧心病狂,最后扒光了她的衣服,把她活活地烧死在庵前。几千名群众亲眼目睹了日军这一残无人道的罪行,同时也被水仙道姑大义凛然的精神深深感动。大概从那时起,陇姑庵的名称逐渐被水仙庵所代替。 解放后,邑城县委、县人委先后就原陇姑乡问题做过两项决定:一、在学校前的广场上建立一座纪念碑,号召人们将马王英烈的事迹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二、将原陇姑庵拆除。然而在人们的心目中,马王英烈固然功不可没,水仙道姑也将流芳千古。 话又扯远了,却把重要的事儿给忘了。鲍福这一天到底在忙个啥?原来,明天是他母亲的奶奶三年忌日。为了把明天的事儿办的风风光光,他今天必须在天黑之前办好三件事儿:第一、把rou和鱼买回来,让桂晴赶快蒸煮;第二、午饭后,他要赶到芦花村向南十五里路的李苏村取回罩子(一种用彩色纸张扎成的房屋,祭祀时在坟前焚烧。…作者注);第三、晚饭前他还要赶到程彰集街道上租一套专门用于白事儿的礼盒。三件事儿都办完了,晚饭后,所有的近门子他还得捱门捱户地通知个遍。如果大家没有异议,次日早饭后到鲍福家里集合。 临近吃午饭的时候,鲍福才办完了第一件事儿。这时他已经热得汗流浃背了。 就像进行接力赛一样,桂晴没顾得上吃饭,就紧张地投入到她所分工的工作中去了。桂晴的任务也很繁重。她既要煮rou、炸鱼,又要蒸馒头,等等。这十碗馒头十碗rou是绝对不能少的,何况一桌丰盛的供品不仅仅需要这些。另外她还要赶着给文氏做孝衣,还要准备香烛纸马等等。以上的每一件事儿都是不能提前完成的,因为村里有种说法,白事儿上所用的物品提前准备好了是不吉利的。除此之外她还得把孩子照顾得好好的,把羊喂得饱饱的。 晚饭时分,上述事务基本就绪。鲍福草草扒了几口饭就开始下通知了。尽管这是一项很烦琐的事儿,但毕竟容易到位,因为晚饭前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有的甚至相互转达一下同样能达到目的。 最后一位被通知的人就是他的邻居。鲍福明明知道,昭阗有工作在身,是不能参加这项活动的。但是不能参加也得通知,这叫人到礼不差。村里的虚礼很多,稍一不慎就会造成麻烦。当然,昭阗是有修养的,他决不会计较这些小事儿。所以鲍福最后通知的人才是他。 黄脸婆听到鲍福喊门,急忙跑到堂屋的镜子前梳了梳头,然后才去开门。 三个孩子正围坐在一块吃饭,一看到鲍福进来了,纷纷站起来叔叔长叔叔短地叫着。鲍福招呼他们坐下,回头问黄脸婆:“二哥咋还没回来?”黄脸婆把嘴撅成了一根木桩:“他啥时候还记得有这一家子人家?哪一天不是到了天黑得对脸儿看不见人的时候才回来!也不知道又去找哪个烂货去了。”鲍福知道再等下去又得听黄脸婆一大堆肮脏话,于是告辞道:“嫂子,我就不等了,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儿,就是商量一下明天去文家屯的事儿。反正前两天我已经给他打过招呼了,等回来了你再转告诉他一声就行了。”说完,转身就走。黄脸婆紧跟在他的后面:“要不要女的去?要不,我准备一下。”“不用了,你吃饭吧。” 鲍福刚要出大门,迎面碰到了昭阗。他们俩就在大门口站住了。 鲍福说明了来意。 昭阗听了,点着一只烟:“我考虑在这风头上,你多花钱是小事儿,万一上面说你这是搞封建迷信,你咋办?” 鲍福低着头用脚转悠一个泥蛋蛋儿,有些心不在焉地说:“这都是你大婶子张罗的,不然她跟我生气呀!我想让桂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