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第4/4页)
咱家的大门口。姑娘说,她活着是鲍家的人,死了是鲍家的鬼。你说这…这还象话吗?姑娘真要是这样难缠,嫁过来也终归是个秧子。” 说来说去,还是想把这门婚事儿退掉。鲍福不好多说什么,心想,我若是那姑娘,干脆拉倒,即使嫁过来也会窝囊一辈子,跟这样的公公搅和在一个家庭里能有好日子过吗?到头来还落得个贪图富贵的坏名声。他不由得为姑娘暗暗叫起苦来。 但转念一想,他忽然又坦然起来:“大哥,这个忙我帮。” “好!好!”黑暗中看不清他的脸面,想必此时也有些喜形于色了。 “不过有些事儿咱还得考虑得周全一点儿。” “你说,你说。” “第一,虽说那边跟桂晴有点儿拐弯儿抹角儿的关系,可那毕竟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到底没见过面呀。倘若让我去成就一桩好事儿,也许一说就行;如今要让我去破坏一桩婚事,人家通情达理还好,倘若气不过,一脚把我踹出门外我都没地儿去喊冤。在家你是大哥,你决不会让我平白地干一件没面子的事儿,我听你的话绝对没错,可是你得给我找个漂亮的借口。” “这个你放心,需要你出面时你再出面,一切听我的安排。” “第二,学湘已经到了很成熟的年龄了,他的事儿本应该由他自己拿主意。你既然为他做主了,就得把他本人的思想做通。如果他在这事儿上有半点儿含糊,或者摸棱两可,这个忙我可不敢帮。” “这…”昭珙稍微犹豫了一下,就斩钉截铁地说:“这个也请你放心,当叔叔的为他cao心,他不会不明理。” “第三。”鲍福想说,又觉得太无聊“算了,你自己会处理的。” “说下去。” “这两年咱送给女方的彩礼你怎么考虑?” “这还用说吗?咱一分都不再要了,不仅不要,对方再有什么要求,咱还得适当考虑。…这话我可是只对你一个人说啊,你千万不要讲给任何人听,包括桂晴。”昭珙这后一句话说得格外掷地有声。 “我明白了。” 这时屋里屋外仿佛比刚才寂静了许多,广播里发出的声音也比刚才清楚了许多。只听女播音员一字一句地念道:“邑城县人民广播站,现在报告新闻:…” 接下来的新闻使他们听得目瞪口呆。 原来唐庄公社最近发生了一对青年男女双双投水自杀事件。青年男女系父母包办婚姻,男方兄弟姐妹较多,经济困难。女方父母却多次托媒人传递口信,若男方拿不出彩礼,女方将退婚。小伙子得知这一消息后,花费了一夜的时间给姑娘写了一封长达十几页的书信,表达了他对姑娘的一片爱慕之情,末了咬破手指,在自己的名字上按了血手印。姑娘接到信件,夜不能寐,伏案写了回信,并约好时间和地点,不见不散。两人如期相会,共同约定,婚姻再遇阻碍,随即私奔。几天后女方父母发现小伙子的书信,问明情由,强逼姑娘改订他婚,姑娘不从,父亲对她进行严酷拷打,姑娘一怒之下,投河身亡。小伙子听说此事,亦投河身亡。 播音员最后念道:“事故发生后,县里领导非常重视,并责成有关部门严肃处理。县革委主任冯尔筱同志指出:‘婚姻自由,是我党一贯倡导的婚姻路线,任何人都无权干涉。今后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一些农村领导干部一定要以此为戒,带头搞好移风易俗活动,从思想上铲除封建残余势力的影响,把党交给的各项任务做细做好。’” 黑暗中,鲍福能清楚地听到鲍昭珙呼吸的频率明显加快。一种莫名其妙的喜悦不觉油然而生,心说,你老鼻子可要听好了,这故事是专门讲给你听的,千万保重,咱们的故事一旦发生了,受到伤害的就不一定是孩子了。 鲍福努力地控制住情绪,起身告辞道:“大哥,如果没有其他事儿的话,我回去了。” “这么晚了,还是一块吃了饭再走吧。”一边说,一边冲着厨房喊:“上饭。” 话音刚落,杨氏便颤颤悠悠地从厨房里走来。她一只手端着小煤油灯,一只手端着饭筐子。鲍福急忙迎上去,接了一样。看来这顿饭是非吃不可了。 小煤油灯下,两人一言不发地各自草草吃完了饭。然后,一个要去大队,一个要回家,两人一同跨出厅房。 刚走出厅房,昭珙忽然想起一句话来:“再过两天,学湘就正式从部队里回来了,到时候他肯定会找你说说话,你把我的意思再给他说说,我知道他从小就爱跟着你玩儿,你们小爷儿俩一向很合得来,你的话他还是能听进去的。就怕这年轻人头脑一热,啥都不顾。” “试试看吧。”鲍福回答得很不干脆。他知道这是广播暂时起的作用。 昭珙没有再往下说,却又拐到了另一个话题上:“还有一件事儿,我差点忘了…就是你二大爷进学校的事儿。本来昭阗找过我好几次了,我一直没答应,觉得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儿,何必跟眼前的事儿搅在一起?真要上报,临时找个人顶替一下不就得了。你二大爷真要想去,到时候把他再换下来嘛。结果后来我听说你又找了霍组长,那天你刚走,霍组长就对我说了。既然都这样说了,那就让他去呗。你回去就告诉他们吧,大队这边我已经打过招呼了,让你二大爷把队里的活儿好好地安排安排,过两天就上任去吧。” 鲍福听了,喜不自胜。出了院子,他觉得空气特别新鲜,没到家门,就远远地看见一个黑影在椿树底下晃动。不用说,那一定是昭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