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第2/4页)
话太不礼貌,再一看学智那么知趣地让着她,更觉得不好意思了,心里一激动,脸上不觉又红了起来。 学智万万没有想到,碧月居然有如此独到的见解,姑且不论她的见解正确与否,单是这种敢于向世俗观念挑战的精神就令他钦佩。于是他鼓励道:“很有见地,接着往下说。” 碧月望着他诚恳的目光,认真地说:“如果说马道婆作法术属于封建迷信,那么书中一开始提到的一僧一道的故事自然也属于封建迷信了。如此说来,凡涉及到神鬼内容的东西都属于封建迷信了。那么《梁祝》当中的蝴蝶应该如何解释呢?鲁迅《药》中的花环又如何解释呢?《红楼梦》本身就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典范,作者不可能不懂得在这么严肃的内容中搀杂所谓荒唐可笑的东西属于不伦不类。我想书中关于马道婆的描述不仅不属于糟粕,反而更进一步表现了曹雪芹匠心独运的艺术风格。我反复阅读文本,发现作者揭示贾府衰败的根源,是通过描写荣国府内部明争暗斗的状况来完成的。正如贾探春所说的那样:‘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他们之间的明争,在书上是显而易见的,而暗斗只能采用隐晦的笔法来写。我认为,作者描写马道婆作法术意在提醒读者,荣国府内部的斗争是在一种更深的层次里进行的。” 学智觉得碧月的见识绝对不在自己之下,他听得几乎都要流泪了。他觉得这种交流方式很好。于是,等碧月讲完,他激动地鼓起掌来,过后,他说:“要说隐晦的笔法,书中比比皆是,我觉得第五十四回女先儿、贾母和王熙凤联合讲述的故事最有意思。女先儿讲的故事叫《凤求鸾》,贾母一听故事的名字,就连声叫好,等女先儿交代完背景和人物,她还觉得挺有意思。可是女先儿刚一接触故事内容,贾母就不爱听了。她把故事的梗概做了一番猜测,结果跟女先儿要讲的内容几乎一样。最后她把这类故事批了个体无完肤。紧接着,王熙凤把贾母所发表的意见归纳为《掰谎记》。就以上内容,乍看起来,不过是一篇闲说之词,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其实细加分析,里面颇含玄机。首先看贾母掰得是什么‘谎’?她掰的是内容之‘谎’,而并非时间和人物之‘谎’。这好比说,《凤求鸾》是一部文学作品,《掰谎记》就是一篇文学评论。这篇‘文学评论’的最大特点就是:客观、诚恳。按照它的评判标准,《凤求鸾》可推崇的内容只有两点:一是时间(残唐),二是人物(王熙凤)。换句话说,按照贾母的审美意趣,《掰谎记》唯一可取的就一句话:王熙凤是残唐时期的人。谁都知道,贾府最终影射的还是清王朝。那么,说王熙凤是残唐时期的人,不等于说清王朝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了吗?要知道,清朝的几代帝王都是搞文字狱的高手。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曹雪芹是何等高人!他就偏偏要跟清王朝开上一个天大的玩笑。然而玩笑毕竟开得太大了,他不得不担忧自己的良苦用心同样也会被未来的读者忽略掉,那样岂不是弄巧成拙了?所以,紧接着他就安排了王熙凤《效戏彩斑衣》一场戏,王熙凤用戏说的口吻讲道:‘这一回就叫《掰谎记》。就出在本朝本地本月本日本时…’这不明摆着提醒读者注意,故事中的王熙凤跟站在众人面前的王熙凤是一回事吗?其实曹公的担忧并不是多余的,二百多年过去了,很少有人把这三个故事联系起来读,更多的读者则把这三处视为闲文。怪不得曹雪芹在开篇就叹息道:‘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碧月觉得学智的话句句在理,于是也拍手道:“我支持你的观点。说起这名字的原故,我忽然又想起了书中的一个人物来了:四儿。过去我老琢磨着,贾宝玉身边的丫头众多,名字一个比一个雅,什么晴雯啦、袭人啦,还有秋纹、麝月等等,不是名花就是的异草。为什么‘四儿’这个土里土气的名字却被叫得那么响亮呢?就算她还有个别名叫‘云香’,也算不得高雅啊!后来我想明白了,原来贾宝玉心目中除了宝、黛两位美人以外,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史湘云。作者为了树立史姑娘的形象,有意让四儿来影射她。‘四’跟‘史’谐音,‘云香’倒过来念,就是‘香云’,又跟‘史湘云’的‘湘云’谐音。你说,我分析的有道理吗?” 学智高兴道:“很有道理。听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一个人的名字来了,那就是‘五儿’。你还别不爱听,我琢磨着这个姑娘的名字就跟《周易》有关。五儿是个既美丽又善良的姑娘,实在可爱,在书中就偶然出现了那么一回,还落了个羞恼成病的下场,最后含冤归天。真让人为之寒心呐!从书中来看,五儿所处的生活环境虽然算不上事事如意,但也称得上左右逢源。因为她既可承母亲、舅父、舅母等长辈的荫护,又可蒙芳官、春燕等朋友的关照。要说这么一位纯洁无邪的姑娘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有危险。可命运偏偏要捉弄她。什么原因?问题就出在她的名字上。她叫五儿,加上她的姓‘柳’字,就成了‘柳五儿’。‘柳五儿’就是‘六五’的意思。‘六五’是《周易》的一个术语,它是阴爻处于上卦‘五’的位置的叫法。在《周易》看来,‘五’是全卦的最佳位置。无论阳爻还是阴爻,处于这个位置没有不吉利的。从六十四卦的卦象来看,阴爻处于‘五’的位置的情形共有三十二卦,其中最吉利的一卦是‘坤’卦;最不吉利的一卦是‘剥’卦。‘剥’卦的卦辞云:‘剥,不利有攸往。’而其中的‘六五’却很吉利,爻辞云:‘贯鱼,以宫入宠,无不利。’意思是说,占得此爻的人好比皇后受到皇帝的宠爱,而其他嫔妃只能鱼贯般地跟随其后,因而‘六五’无往而不利。据观察,在阴爻处于‘五’的位置的三十二卦中,‘六五’爻的爻辞没有不吉利的。 “我进一步要说的是,《周易》即《易经》,它究竟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呢?简言之,它是群经之首,属于哲学的范畴。它精辟地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动规律,是我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典范之作。但是随着它对社会的影响不断扩大,它却渐渐地就变成了儒家学派的典籍,以至于后来成为儒家学派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特别是后来由于程朱理学的盛行,一些消极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