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3/4页)
怨恨儿子不听她说下去,但同时又觉得自己的话上不了场面。她觉得自己既然是母亲,意见就应该受到尊重,可是现在她说的话居然没人理睬。她既不能因此而引发一场乱子,又不愿意顺从别人。她觉得她目前已成为家里唯一的“外皮”几天来,她企图从各方面寻找是非,借以发泄积压在心里的苦闷。不用说,媳妇这边没戏,她知道桂晴做事一向无可挑剔,在媳妇身上很难找到突破口。尽管如此,她也没少打过桂晴的主意,譬如,说几句风凉话什么的。但是她的恶言一抛出,就像一块硬砖头砸在软棉花上一样,连一点回响都没有。除了她本人自讨没趣外,再无任何心理满足。没辙,她只好把目光盯在两个年龄稍小的孙子身上。然而就两个孙子来说,也不能一概而论,二孙子老实,她比较喜欢,只有三孙子淘气的时候多,因此倒霉的就是他。 文氏还没进门,就听见学敏咋呼着“到明儿您还得讲这个”她知道婆婆又在给重孙子们讲“老妖怪”的故事啦。一想到那鬼神的话题,她的脑子又乱了。于是她没进门就嚷嚷开了:“妖怪,恶鬼,天天夜里听那挡子事儿,我看你们害怕不害怕?你们要是觉得胆大,夜里到柏树林里睡去得了。”说着,一把拉着小学敏就往外走。学敏因为坐的时间太久,两条腿有些麻木,被她狠狠地一拉,只好跟头碌碌地往前走,几次差点跌倒在地。尽管如此,他不敢吭一声。 这是一套两间的土房子。文氏一个人睡在东面的里间,三个孩子睡在外间,其中,学慧和学敏小兄弟俩睡在一张床上。现在屋里除了学智送碧月还没有回来,其他人都已经睡下了。 文氏躺在床上,又开始她入睡前的长叹了:“唉,你说这人活着有啥意思呢?说不准哪一天我一口气上不来,就死了。”说到这里,她静静地听听外间两个孩子的反应。 外间同时发出两种声音:一种是学慧嘤嘤的缀泣声,另一种是学慧轻轻的打鼾声。 文氏又是一番议论:“我看还是二孙子心疼我,一听说我要死了,就哭;小圣还有小三儿都不行,真是白疼他们了。” 此时,月亮西沉,月色暗淡。乍暖还寒的夜风带着断肠河水的腥淡,带着蒲公英的清香,在芦花村里飘散。在胡同里玩耍的孩子们越来越少了,大部分人家的灯光已经熄灭。朦胧的夜色伴随着超然的寂静,给这个普通的小乡村平添了几分神秘。 这时,不知道从哪一户人家传来一阵猜拳行令的吆喝声,这分明是二队会餐的社员还没有散场。然而西伸老汉却没有入睡,老汉还不时地发出几声伤心的咒骂和痛苦的哀叹。对他老人家来说,这又是一个多么难熬的不眠之夜啊! 学智和碧月肩并肩地走着。碧月从走出大门的时候起,就好像满不在乎似的,她几乎想唱起来。学智看着她这种样子,的确有些纳闷,这和白天看到的她简直判若两人。 几天来,碧月总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尽管这种情态在学智的潜意识里又是一种别样的美,或者说是一种深沉的美,但是学智还是不希望看到她这个样子,因为这毕竟是一种不健康心态的外观显现。他无法猜测这个一向与他情同兄妹的女孩子究竟要向他隐藏什么秘密?他忽然对心理医生发生了兴趣,如果他是心理医生,他就能知道她在想什么了。然后他可以用一种神奇的法术让她重新笑起来。他多么喜欢看到她的笑啊,她笑起来两个小酒窝一深一浅的,那么有弹性。特别是她笑着时候的眼神很像mama。他爱mama,他因为爱mama所以爱她。然而,他只能看到一张冷冰冰的脸。 上午的事情一发生,碧月又变了一种样子。一开始她急得差点哭起来,后来听医生说了那番话,又差点笑起来。整个上午,她都是在焦躁不安中度过的。你看她一会儿问他疼得怎么样,一会儿又催他赶快回家。那紧张的样子,就仿佛伤是在她的脸上似的。要是搁在平时,她每当想跟他说一句话就得四下里观望一阵子,看看有没有其他同学在注意她,尽管他俩还是同位。仅仅一天的时间,碧月就戏剧般地呈现出三种状态:惆怅,焦躁,喜悦。毋庸置疑,最后一种是mama引起的。那么mama究竟用了什么法术能使得她转忧为笑呢?学智不敢多问,因为他懂得女人之间的事儿,男人是不能多问的,就像男人之间的事儿女人不能过问一样。mama在这一点上就把握得特别好。他得照着mama的样子做。但是不管怎么说,她笑了就好。学智从小就发下誓愿,一辈子都不能让碧月不愉快。 关于这一点,还得从他们俩最初交往说起。其实“最初”这个提法本身就不确切,因为他俩生在同一个村庄,两人同岁,碧月仅仅小学智一个月,两人早在襁褓之中时就天天见面。两人几乎是同时学会的走路,两人的父亲同属于梨园子弟,而且关系相当好。碧月姓冯,住在村子中部偏东的位置,两家相距半华里。所以他俩的“最初”究竟指的是哪一天谁也说不清。两人的故事不像任何小说所描写的那样,什么“青梅竹马”啦,什么“一见钟情”啦,他们的故事是在一种曲折离奇的状态下发生的。 下面的这件事学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也是他所有记忆中的第一件事情。 暮春时节的一个傍晚,大人们聚集在碧月的大门口说话,学智(那时候还没人叫他这个名字,而叫他“小圣”)、碧月,还有其他孩子在大人们的周围玩耍。他们在玩耍一种名叫“激激零”的游戏。大伙分为两个阵营,一方共同喊: 激激零, 抗大刀, 你们班里让俺挑。 另一方呼应道: 挑谁呀? 对方答: 挑碧月。 于是,碧月“腾腾”地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