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_第八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节 (第4/6页)

能够迅速缩短陌生的距离,水rujiao融。

    在赵越换装打扮的整个过程中,王慧如始终坐在沙发上冷眼相观,直到赵越拿起电话向总台要车,这才站起身子将那束鲜花放在赵越面前的茶几上,阴阳怪气地说“:晚上十一点你还不回来,我们就可以认为你阵亡在拥军的前沿了。”

    赵越停住拨号的手,笑了笑说:“用你一句话说,别把人想得那么不上品位嘛。”

    王慧如也笑了,说:“那我们就拭目以待。”

    7

    车子很快就要定了。

    新的意外发生在赵越快进电梯时,王慧如风风火火钻出房间,大呼小叫吆喝赵越接电话。

    赵越犹豫了一下,疑疑惑惑地回到房间,抄起电话,先是没有动静,喂了几声,一个浑厚的男中音才出现,劈头就是一句:“丫头,你们到北京来也不来看看本官?”

    赵越吓了一跳——“哈,是于副市长。”

    于副市长是赵越心目中形象颇佳的一位政府官员,此人四十刚出点头,已是正厅级常务副市长了,正是仕途看好的年龄,因此自我约束特别严格,在H市有冷脸市长之称,用商界的话说就是特别“板正”是一块攻不破的堡垒。风传他曾经发出过“如果说中国只剩下最后一个不受贿的副市长,那肯定就是我于江山”的豪言壮语。

    因为业务关系,赵越多次秉承公司老总的旨意,去向于副市长进行“腐蚀”活动,所谓的“腐蚀”就是拿女孩子的笑脸去熔化于副市长的冷脸。刚开始的时候于副市长确实刀枪不入,即使是对赵越这样鲜花盛开的美丽笑容也冰冷如常,但是效果还是有的,至少不像训斥那些老总们那样训斥她。当然也不可能就给她一些额外的优惠,照样是板板正正,有的呈件批了,有的呈件驳回,该办的办了,不该办的不办。

    前几次公司没敢明目张胆地表示意思,后来老总去意大利出差,带了一双皮鞋回来,让赵越捎给于副市长。赵越气短心虚地进了于副市长的办公室,把装在公文包里的皮鞋扔在沙发的角落里,却没有勇气提及,只是东拉西扯地磨着于副市长对一项工程表态。于副市长不置可否,她也就不了了之,反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可是没等她走出市政府大门,门卫便把她堵了回去,说于副市长要她再到他的办公室去一趟。她当时吓坏了,暗想一定是东窗事发,少不了要挨一顿臭骂。等她重新回到于副市长办公室门口时,于副市长正在同她的老总通话。于副市长对着话筒说“你小子认识我几年啦?哦两年,认识我两年你还来这一套,那你就是狗眼看人罗。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一双皮鞋就打发啦?老子不收便罢,要是开了戒,少说也得收个百儿八十万的,你送得起吗?什么领导?你把老子看成是王宝森了。我知道你们这些王八蛋是怎么想的,你们商界不是有一句话吗,你们不是要把当官的当牲口喂吗,喂饱了好让你们骑在背上是不是?啊,是有人吃这一套,可是姓于的不当你们的牲口。感情?什么感情?你摸着胸口说,老子下台了你还有没有这份感情?老子手里的这支笔不管用了你还送不送?你小子有种你自己来送,我好烟好茶款待你。你敢不敢?”

    那天赵越第一次见到于副市长说了那么多的话,说到后来于副市长站起来了,一米八多的身躯像是一座山一样堵在窗前,把话说得咬牙切齿。赵越骇出一身冷汗,心想,于副市长打完电话就该骂她了。不料于副市长扣上电话之后先点了一根烟,又灌了一口茶,再看看她,然后才慢悠悠地说:“丫头,你把东西忘在这儿了,拿走吧。”她当时感到无地自容,嗫嚅地说:“我…我…”于副市长挥了挥手说:“去吧。”

    自从那次之后,赵越就再也没有去过于副市长的办公室,但是于副市长的形象却像大树一样长在了她的心里。有地位、有权威而不污浊,事业有成又两袖清风,那委实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男人啊。赵越北上之前也听说过于副市长在中央党校进修,但没想到他会亲自打电话来。

    于副市长说:“丫头,我现在在当学生,被管得好紧啊,一个多月没有喝酒了,馋得很呢。你们也不给我解决点实际困难?”

    赵越连想也没想,对着话筒欢笑着说:“给于市长解馋,这个客我们请定了…于市长,您不是在逗我们吧?”

    电话那边哈哈大笑:“我这么大个副市长,还跟你们儿戏吗?我听王慧如说了,今晚本来是郑处长请客,正好今天晚上我们是自由活动,机会当然是再好不过了。要是我一个人呢,脸皮一厚也就蹭上去了,可是我还有几个同学啊,省外办的刘主任,交通厅的蓝副厅长,黄城地区的温书记,我可是还欠他们的,他们出去打牙祭也都是带上了我。我刚才跟王慧如商量了一下,今晚我请客,但是由威尔斯集团买单。谁让你们都是腰缠万贯呢。我这个穷学生也腐败一下,敲你们一杠子。”

    赵越立即响应:“既然于市长您赏光,那就不用威尔斯集团买单了,我做东。”

    “呵,那可不行。就让王慧如买单。本官为他们威尔斯集团还是做过一些好事的,给我撑个门面还是有理由的嘛。”

    这时王慧如在背后捅了赵越一下:“跟于市长敲定,五点钟以前,我们赶到党校接他们。”

    8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王慧如和赵越便投入到紧张的筹划之中。王慧如跟郑松林通了话,郑松林对于角色转换完全同意。这些人聚在一起,当然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由谁作东就变得无足轻重了。王慧如提出,鉴于今晚出席宴会的人员之多,规格之高,分量之重,晚餐宜在四星级以上饭店进行,消费标准应在人均五百元以上。但赵越却认为,于副市长一拨子人是党政官员,比较注意形象和政策约束,尤其是还有国家部委机关的局长,彼此不是十分熟悉,这些人坐在一起互相之间往往会有戒备和试探心理。标准如果过高会使他们产生心理压力。再说还有马老,马老是学界权威,太奢侈了会引起他的反感。反而弄巧成拙。因此赵越提出晚餐不宜定在高级饭店,中档偏上一点就行了,譬如在北海渔村、帅府山庄和傣家楼这些地方,乍一听名声不是太震耳,订上豪华包间,又有特色,人均消费在二百元左右。数字上看似低了,但是可以在酒水上作点文章。客齐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