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九章 (第2/3页)
,更重要的是,他连个翻泽人员都没有。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最后只能将自己儿子找来顶替。 守备官叫刘洪,儿子叫刘森盛,刘森盛在河北大学堂就读的就是法语专业,这种专业比较冷门,正巧赶上假期,于是便被拉来,这位半桶水的学生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和他老子两个人都是忐忑不安,见到这么多洋人下来,刘洪便推了儿子一把:“跟我上前。” 刘森盛是被赶上架的鸭子,在这三伏天已经浑身冷汗了,硬着头皮跟着老子后头走,走到栈桥的一半。便和前面的洋人期期艾艾的交涉。他的口语一塌糊涂,再加上紧张,基本上是鸡同鸭讲,结果还是对方一个法国人用汉话道:“我是总统顾问,总统马上下来,请你们先招待随船来的记者。刘洪瞪了儿子一眼,或许是这些洋人也觉得自己不是什么大官,既然是要招待记者,他也不含糊,连忙张罗起来。 这一次福尔带来了最大的代表团,政府人员就过了一百余名,还有过七十多名各大报纸的记者。以及一些商会的代表,算是历史上从西洋来的最大政府代表团。 记者们很快就捕捉到了信息,他们现,在这里,除了一个中校之外,竟没有任何的官员前来迎接,甚至连基本的礼节都没有准备好。这是很难想象的,可是偏偏这种事在眼前生了。 许多人开始议论开了,法国人对那个傲慢的吴辰开始不满,他们原本还抱有希望,现在看来,恐怕并不能在东方捞到什么,别说援助,恐怕连款待的标准都非常低。 记者们开始将眼前生的事记录下来。以便将消息到国内去。 等到福尔总统在一干随员的佣簇下到了码头,记者们纷纷将早已搭好的照相器材向这位老人拍照,他们想看看总统的反应,不过,事情并不是像他们想象那样,总统竟没有任何的不满,脸上仍带着笑容与那名东方中校握手,甚至还通过翻泽和那名中校聊天。 这个笑容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呢。所有人都试图去掘福尔的内心世界,在场的法国人或多或少的颇有些辛酸,三十年前,他们高高在上的俯瞧着这片古老的大地,可是现在,法国的元却不得不为了支持战争而前来这里寻求帮助,总统并没有受到良好的待遇,甚至连基本的规格都没有,这种遗憾,令他们既满是怒火,又对福尔的好感增添了不少。 让一个蹒跚的老人为了法国的战争而四处奔走,在烈阳和风狼中来到新世界,遭受无数人的白眼和傲慢。可是这个老人并没有任何怨言。苍老的背影之下该是隐藏着一棵多么坚强的心灵。 这几乎是催人泪下的故事,身处在这个氛围的法国人都感同深受,尤其是感情丰富的记者们,他们迅的开始转动大脑,希望将眼前的一幕化为一篇声情并茂的文章,回国内,让所有人都感染到这种气氛。 福尔显得很疲倦,老态龙钟。甚至连步伐都有一些紊乱,但是他谢绝了随员的搀扶,与刘洪肩并肩的走出码头,在这里,几十辆军车已经准备好了,幸好,前面还有一辆汽车,刘洪也是郁闷,他是在一个小时前得知法国总统来访的消息,就连座驾都没有准备,这里是军事重地,除了军车之外,哪里有轿车。若不是紧急让人借来一台,恐怕总统阁下只能坐军用大卡车了。 十几辆车动,自然是直奔火车站,刘洪试图向这位法国总统解释:“实在没有办法,这里安排不下这么多人休息。只能尽快将你们送到京师去。在那里。会有人迎接你们的。” 福尔点点头。表示谅解,甚至还半开玩笑的道:“我明白,这是军港。” 法国人继续他们的旅途,当搭载他们的火车缓缓启动,刘洪不由松了口气,随后瞥了刘森盛一眼,不由火冒三丈,解下腰间的皮带就要抽人:“够娘养的,老子花这么多钱供你上大学堂学法语,你他娘的连个屁都蹦不出。” ,,,,一一 北京城东站,礼部侍郎杨障背着手就差破口大骂了,他曾是前清的礼部官员,如今成了大新朝的侍郎,平日里,礼部其实没有多少事,如今法国大总统到访,整个礼部都热闹起来,都觉得该让礼部格眉吐气了。总算是找了件大事出来,于是大家伙儿争吵个没完,还是那大礼仪的事儿。 杨璋自然是中式的支持者,他还是进士出身呢,虽然如今的新玩意儿越来越多,他的思维总算有了改变。也认为这天下不能因循守旧,可是他却从没认为这礼仪有新旧之分,礼部部堂里就属他叫嚷的最厉害,他的想法是好好的把这事儿用古礼办下来,让全天下乃至全世界瞧瞧这天朝上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