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九章 (第1/3页)
第二百四十九章 “谭嗣同。吴辰饶有兴趣的看着谭钟麟的奏疏。笑灿大,川斟过来的李鸿章、张寥道:“这个谭嗣同就是上次在武昌策动他的父亲抗拒我们的那个人吧,此人怎么又去了香港?” 李鸿章和张察哪里知道这个事。张寥想了想道:“这个谭嗣同是谭继询的儿子,四年前入京,深的康有为的器重,曾担任军机章京的职务。在维新党之中很有声望,后来光绪病逝,维新党鸟作兽散许多维新的骨干分子要嘛出洋,要嘛投诚。唯有这个谭嗣同仍继续顽抗,在武昌时他就曾谋戈复辟前清,后来武昌城陷之前,谭继询携家口一同逃亡,想必他们逃去的就是香港。” 吴辰点点头,香港这个地方,一直都是失意官员和土财们的避难所。谭继询全家跑路去香港并不奇怪,只是这份电文奏疏里说的却是另一件事。吴辰将电报传递给李鸿章、张雾,道:“你们看一看,这个谭嗣同是真正心怀鬼胎还是设下圈套对付联军。” 李鸿章、张寒分别看了,李鸿章咳嗽一声道:“谭嗣同这个人不可全信,也不能不信,他立志恢复前清,谁知道会耍什么鬼主意,可是这个人我也知道些,此人任侠好义。法国人入侵南疆时他便是极力要求决战的,这样的人,若是说他甘愿给联军做马前卒就难免有些骇人听闻了。” 张寥也跟着点头:“此人复杂的很,不能以常理猜度。” 吴辰笑了笑:“不管怎么说。如果他真的愿意效力,我们也可以给他将功补过的机会,哎这些维新党也并不是坏人,只不过与那些守旧党一样,都是些迂腐的书生而已,此卓还是让谭钟麟来处置吧,广东的情况我们也不可能清楚,这个谭钟麟想必会有主意的。” 李鸿章点点头:“谭钟麟是个实干之人,只是守旧了一些。” 吴辰笑笑:“守不守旧不是他说了算,咱们先用着他,能办事就继续用下去,若是出了差错,再革了他不迟。” 张寥笑道:“这个法子好,豺九的巡抚总督都可以按这个例子来办。现在先不动他们,分了艳们的权,再给他们一个机会,这样也不会说皇上过河拆桥,另一方面也可稳住人心,其实这些官员事还是能办的,只是要有人监督给他们压力而已。” 三人商议了一会,李鸿章将话题便引弓了关内的铁路上,其实一开始,他对联军入侵的事儿十分敏感,认为当前不宜开战,可是等到联军打了几天,便也就不再留意南边的事儿了,所谓的联军其实也不过如此。打了足足一个月伤亡惨重不说。至今连广州都拿不下,看这英法叫的凶,其实也不过尔尔。 “皇七,现在最重要的是铁路的修建,皇上的旨意下去,各省的铁路专员也都开始组织起来,工部铁路司的詹天佑也已经做好了规划,现在就等朝廷拨款了。现在国库里银子是有的,只是户部那边有点儿麻烦。” 吴辰道:“什么麻烦?” “户部这些日子四处散财,教育、军费都已经花去了白银七千万两。现在库中还存有一亿二千万两白银,不过得预留三千万两作为造舰的费用,税收还要明年开春才能收上来。除此之外,还要修缘河工、水利,赈灾,都是要银子的,真正能动用的也不过四千万两白银,可是工部那边的规划实的铁路却实在多了一些,工费就需要七千万两白银,户部不愿出,要工部修改方案,工部那边到是好说,就是铁路司的詹天佑极力反对,说铁路是国家命脉,早一日修建,货物便可流通,人力也可四处流通,朝廷要重工兴农。当尽力修缮铁路,还说若只修几处。则各省的铁路则不同畅通,铁路要挥效用。唯有纵横交错才能最大利用,这官司闹到内阁来,微臣也决断不下,还请皇上示下。” 吴辰点了点头,其实两边都是有道理的,这种事他见的多,各部之间不是不能协调,而是有根本的矛盾。譬如工部修铁路,自然希望按着自己的规来,可是户部的银子不只是供应工部的,用钱的地方多了,总不能全部拿去修铁路。又比如兵部要军费,认为教育不值当花这么多银子,而礼部教育司当然反驳,认为军费已经够多,应当尽力补贴教育。这种官司多的很,谁都有道理。李鸿章最后都报到吴辰这里来,就是希望吴辰来做个总裁决。 吴辰沉吟了片玄:“铁路还是要修,不若这样,户部就争取挤出五千万两银子出来吧,至于其他的。联从内库里取出来,两千万两白银就当是给铁路融资,皇家从铁路这边得两成的股份便是了,李阁老认为如何。” 吴辰的私房钱也不少,仁川那边办工厂的时候,他就入股了许多的产业,每年从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