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男人_第2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章 (第3/3页)

我非找你拼命。贾潇对高老板说。

    你放心吧,除非我破产了。只要我这企业存在,你的钱肯定只赚不赔。高老板拍着胸脯对贾潇说。

    贾潇在S市相对边远的位置租了很小的一套单元楼房。这房子附近有一个自由市场,大众消费的餐馆、小吃店也有很多家,生活倒是很方便。小区附近还有一个很大的公共绿化区,绿树红花,还有一些简易的健身游乐设施,环境很不错。

    贾潇心安理得地住下来,开始潜心创作。他首先要写的是一部北方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书名暂定为《沙枣花》。贾潇想通过这部小说展示他家乡的民俗风情,更重要的是想写出大西北穷乡僻壤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塑造一位具有地域特色、个性鲜明、不屈服于命运但又不得不演绎悲剧的女性形象。书中的女主人公沙枣花的原型,其实是作家贾潇当年在故土的初恋情人。尽管贾潇上完大学进城以后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风流情种,曾经和无数女人演绎出无数的绯闻和桃色故事,在风流场上阅人无数,但他一直对这位记忆中少有的纯情少女有难以割舍的情怀,总想用亲手炮制的文字让她成为永久的记忆,成为一座丰碑,成为不朽的文学形象。为她写书是贾潇的夙愿,是贾潇深思熟虑的一个宏伟计划。他估计写这部书自己一定能够全身心投入,一定能够有最佳状态发挥出最高的水平,一定能够搞出一部惊世骇俗的巨著!

    贾潇很快就进入了状态。一个人关到小房子里,面对着小巧耐用神奇无限的笔记本电脑,放飞思想,敲击键盘,不断搞出一些不甚华丽但很有表现力的文字。为了让这些文字将来能够感动读者,贾潇必须首先感动自己。他苦思冥想,努力在脑海里复原当初“沙枣花”那些坎坷的遭遇和她哭哭笑笑的场景,结果有时候就灵感闪现,思想的火花倏地绚烂一下,倏地就像五彩缤纷的焰火。每当这时候,贾潇总要埋下头来猛敲一阵儿键盘,唯恐把思想风暴的伟大成果遗漏掉哪怕一点点。有时候他也一个人发出会心的微笑或者面对着墙壁莫名其妙流泪甚至嚎啕,每当这种情景过去了,他就会有一阵儿幸福的晕眩…

    在紧张的写作过程中,贾潇也不亏待自己的身体。往往完成一个章节,他就要奖励自个儿一个或一小盘水果——自从来到南国,贾潇有点儿偏爱南方的菠萝、荔枝和沙糖桔,一定程度上冷落了北方水果。要是感觉刚刚完成的章节还算精彩,他往往就要奖励自己好好吃一顿。经常去品尝本地上好的、新鲜的海产品,偶尔也去一家地道的湖南土菜馆体味一下伟人毛泽东拿红烧rou补脑的感觉。还有一个更奇怪的现象,以往烟瘾很大的作家贾潇在独居的小屋里竟然不再抽烟!他认为喷云吐雾会破坏小屋本来清新的空气,也跟周围的大环境不相协调。他还想烟瘾不过就是心理作用,我试试看能不能戒掉,顺便也测试一下自己的意志力。结果他还真把烟瘾给戒掉了。有时晚上感觉困顿,但思路很好不想中断,贾潇就喝点浓茶或者咖啡,他认为这比吸烟要好得多。

    因为远离干扰,因为心静,贾潇的《沙枣花》进展神速。三、五天就能弄出一、两万字,而且质量很高。有时候停下来回味一番,贾潇自己都对小说的进展速度感到吃惊。他于是就故意地放松放松,到外面走走,到公共绿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有时候他甚至强制自己把写作的过程停下来,强制自己休息放松。隔三岔五,贾潇还要到海边去走走。站在海岸线上极目远眺,总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总会有一种被放大、被扩张、成了巨人或者伟人的感觉…这种感觉真好。

    《沙枣花》写的是大西北老家的故事。贾潇身处南国,站在故土以外审视故土,完全是另外一种感觉。这种感觉简单地说就是身在事外,就是旁观者清,就是居高临下。有了这种感觉,他笔下行文便多了几份清醒,几份冷峻,作品的思想性和深度便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写了十多万字,贾潇回过头来读了一遍,心里暗自庆幸蜗居南国一隅是明智的选择。他心旷神怡,他豪情满怀,他有一种使命感伴随着的幸福感。贾潇在《沙枣花》这部作品中一改过去声色犬马的脂粉气,也没有城市题材小说中那么多的卿卿我我、花前月下和纸醉金迷,而是在大漠戈壁黄土地的背景下演绎故乡人纯真的情感与朴素的崇高,故事也大开大合,大起大落,大幅跌宕,大气磅礴,总而言之,感觉好极啦!

    尽管写作进展顺利,但时间一长,风流倜傥的作家贾潇还是难耐寂寞,身边没有女人的日子真不好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