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订婚 (第2/5页)
“抓紧办。” “看了这篇报道,”桑山又低头看着杂志说“对枝村幸子写得比佐山还要好。这位记者可能以前就认识枝村幸子,因为幸子也当过杂志编辑。这篇报道大概只刊登在这一家杂志上吧?” “等一下。”樱田翻看杂志封面“检察官,这家杂志社有个记者我认识,也是个女的,不过,她喜欢打扮得男不男女不女,是个老记者,说不定这篇报道是她写的哩。” “有这样的朋友?” “谈不上是朋友,以前有位小说家想以一起案件为题材写部连载小说,到我这儿来采访,当时她不声不响地在一旁作记录。那是四五年前的事了,如果是她,她可能对佐山和枝村幸子的关系比较了解。因为有那次交情,我去找她,她会介绍的。” “好,好主意,为了参考,找她谈谈。” “好吧。她是个很有趣的女记者,大概会坦率地告诉我的。” 波多野雅子的丈夫伍一郎于去年11月娶了新委。桑山偶然在饭店里碰到了他们的婚礼。这次,佐山道夫又宣布订婚。对往山的过去,检察官感觉到有“杀人’的阴影,雅子的“自杀”上好像也笼罩着那个影子。 不管怎样,雅子“缢死”半年后的现在,似乎新的舞台又拉开了帷幕。 樱田事务官一下班,便来到有乐叮点心店。 点心店是福地藤子在电话上指定的地点。福地藤子早已如约来到,坐到里面的座位上。 “啊,你好,樱田先生,好久没见了。” 外表像男人的福地藤子从椅子上站起身,发出男性般的笑声,招呼着樱田。大嘴巴咧开到耳根,态度很热情。 “唔,这么忙,还劳驾你。”樱田也向对男人一样同她寒暄。 “以前曾得到过你的帮助。”福地藤于低下留着短发的头。 “哦,好像没起多大作用,在杂志上拜读了那篇小说。” “你提供的资料很好,只是那位作家太笨拙,写出的小说没有味道。材料再好,功夫不到家,也做不出好菜肴。向那样的作家约稿是编辑部的失策。真是过意不去。” “不,很有意思。”樱田说。其实那篇小说他连一个字也没读过。 咖啡送来了。樱田从皮包里拿出周刊杂志。 “今天拜读了贵社的杂志。” “是吗?谢谢!” “是这样,关于里面的一篇报道,我想打听点儿情况。” “哦,哪地方有问题?” 福地藤子的脸上瞬间布满阴云。她担心他注意到色情描写。 “不,不是,刚才在电话里我没好说,是这个。” 樱田打开到佐山道夫发表“婚约”的那一栏。“啊!佐山的…” 福地藤子扫了一眼便脱口而出。樱田立刻从她表情上看出报道就是她写的。 “这是你写的吧?” “是的。”福地藤子承认道。她神情惊讶,不知道哪地方有问题。 “关于这篇报道,我个人想向你请教一下,请别误解,这同地方检察厅无关,同案件之类毫无关系,完全是出于个人的兴趣来请教的。”樱田笑着说。听了他的话,福地藤子似乎松了一口气。 “我想知道,你认识佐山道夫君吗?” “不,不认识佐山。枝村幸子我很熟。” “那么,这篇报道是你的特讯吗?” “不算什么特讯,佐山作为美容界的新星受人注目,在这个意义上略有特殊吧。” “你是听枝村幸子说要订婚的吗?” “是的,她是我的朋友嘛。” “也是编辑同行?” “对,除此而外没有私交,以前我曾许诺要帮助她。” “是这样。” “她在妇女杂志《女性回廊》工作很长时间,在她本人有心独立,要当自由采访记者时,偶然受到总编批评,于是同他大吵一架后辞职了。” “为什么被批评?” “详情不大清楚,据说她休假去九州,回来迟了,总编为此指责了她,好像直接原因就是这个。” “去九州?”樱田差一点惊叫起来“那是什么时候?” “嗯…去年4月份左右,你问《女性回廊》就知道了。” “你说要帮助枝村幸子,那是指什么?如果没有妨碍的话,我很想知道。” “她叫我在她独立单干后,帮助她发稿。我想在编辑部用她的稿,就约她写了一篇,可是稿件写得太差,没等总编看,编辑主任就拒绝了。我很失望。过去我以为她笔下的功夫不错呢,她一直都那样自负。在别处她可能也遭到退稿,因此,她也灰心丧气,便想早些与佐山订立婚约。” 福地藤子的大嘴巴凑到咖啡碗边上。 樱田事务官把情况报告了桑山检察官。 “正像你推测的那样,周刊杂志上的那篇报道是同技村幸子关系密切的一位女记者写的,就是我以前认识的福地。” 他把福地藤子的话从头至尾叙述了一遍。 去年4月左右,枝树幸子休假去九州,回京时间比预定推迟,上班迟到了,于是受到了总编的指责。幸子当场顶撞,以至后来向杂志社辞职。 “是去年四月去九州的?” 桑山回想起在去福冈的飞机上,往山若无其事地在飞机通道上向一个女人打招呼,头脑里浮现出那个女人的背影。 “是的,根据她的话,那个同佐山一起在福冈的女人准是枝村幸子。为了确认去九州的日期,我还到杂志社去了一趟。” 樱田见到了《女性回廊》的总编。据总编说,查阅编辑人员出勤簿,枝村幸子休假是去年4月间、12日两天,13日下午3时左右才来到社里,因为她平素盛气凌人,这次狠狠训了她一顿。从那以后,幸子便针锋相对地进行反抗。后来,她提出辞职,也没加挽留,不但没挽留,反倒觉得正好哩… “我只要查清枝村幸子4月11日休班就行了,可那位总编看过周刊杂志上的报道后说,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