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宠医妃_卷二摸鱼儿番外依然不悔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摸鱼儿番外依然不悔6 (第3/7页)

都有点怪异的酥麻,如突然坠入云雾之中,似梦似真。

    轿门在这里打开,一只刚毅有力的大手,伸到她的红盖头下面。夏初七认得,那是她熟悉的手。她轻轻搭上去,那手上的触感与温热,适时熨帖了她的心脏。她手一紧,他反握住她。

    这一刻,双手交握,似是亘古。

    她轻轻抬步,跨出轿门,低垂的视线不经意间,落在身侧一名轿夫的脚上。那不是寻常锦衣郎的靴子。

    锦衣郎的皂靴,虽也华丽,却远不如这双靴子。

    且那双靴上辍有金丝花纹,质地精致,颇有漠北风情。

    她激灵下,身子顿住,想到了一个若干年前的赌约。

    “若本王赢,大都督必为本王抬喜轿。”

    那一次她“嫁”与赵绵泽,东方青玄曾为她抬过喜轿,顺利把她抬入了晋王府,嫁给了赵樽。这一回,难道又是他?多年不见,她知晓一些东方青玄的事情,也知道他从兀良汗来了北平,但隔着一顶红盖头,她却不敢肯定。

    察觉到她的僵硬,赵樽轻声一笑,道“大汗言出必行,果然君子风范,朕心甚慰。”

    果实是东方青玄?夏初七肩膀微动,刚想转过身去瞧瞧,身子便被赵樽的手掌扼住,半分都动弹不得。

    这个男人…她心里有点好笑。

    东方青玄的声音适时传来“承君一诺,必守一生,本汗向来如此,南晏皇帝陛下不必太在意机战无限。”

    清越柔媚的声音一如既往,并不见人,只听其声也能知道此人必是锦衣鸾带玉袍飘飘的名门公子。夏初七紧揪的心脏,落了下来。身为医者,察言观色,可知其病。由东方青玄的声音,她可以听得出来,他中气十足,身子好处很。看来这些年的调养,他余毒已清,没有性命之忧了。如此,她便安心了。

    她轻盈的脚步,跟上了赵樽。

    喜帕下,她看着地面,由赵樽牵引着,一步一步走上承天门的城楼。

    这里很高,可远眺长安街。

    此时正腊月,天气渐寒,她也有点冷。赵樽半搂着她,侧过高大的身躯挡在风口上,她的身子便刹那暖和了许多。一个小小的动作,令场上众人心里低叹。

    这皇帝对皇后,简直宠得上了天了。

    执令官怔愣一瞬才反应过来,按照规矩说了一长串“喜国喜民”的吉利话,等乐礼响过,一柄喜秤便落在赵樽的手上。他专重地伸过去,挑开了夏初七的红盖头。

    夏初七一愕,有些诧异。

    盖头不应该是在洞房里揭的么?赵十九这货是越来不走寻常路了,竟然在光明化日之下,在众人围观的城楼上挑了她的盖头。

    “陛下…?”

    她错愕的小脸儿,生动俏丽,满是疑问。

    赵樽盯视着她,深邃的眸底有一抹柔光划过。

    “阿七,今日在承天门城楼上,于百官和万民之前,我与你大婚,向你承诺,也向天下人承诺,从今日起,我赵樽必护你一生,怜你一生,爱你一生,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富有还是贫穷,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无论青春还是年老,定与你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与时代格格不入的誓词是她当初在回光返照楼说过的。

    事过多年,她没有想到赵十九还记得。

    脸儿红红,眸子娇娇,她在万众瞩目中,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的老脸儿都臊了起来,一双眸子也刹那蒙上水气。

    “赵十九,我愿意。”

    赵樽轻笑“朕没问你愿不愿意。”

    夏初七:“…”这么大煞风景的话,赵十九说来真是坦诚啊。

    “好,那本宫便成全了你。赵十九,谢恩吧?”

    这句话她说得极为小声,只有他听得声。

    哦不,还有立在边上登时变了脸,一阵红一阵青的喜婆。她心里话儿:娘娘这么凶,她知道这么多,会不会有性命危险?

    果然,皇帝竟是点头,小声回应。

    “谢过娘娘!”

    “免礼!”

    这颠倒的阴阳与伦常,吓得喜婆恨不得戳瞎双眼。

    可夏初七浑然不知她的窘迫与紧张,只轻靠在赵樽的身侧,端正了身姿,挺胸抬头站在城楼,迎着冽冽冷风,俯瞰他的江山,听他的臣民伏地跪拜,齐声贺礼。

    这一日新京的流水席摆满了长安街,京中百姓可同吃同贺,不必花钱,这于普通人来说,不仅是大喜事儿,还是来自天家的恩赐异常生物见闻录。一时间,人人称讼,魏国公府的显赫也极于一时。夏廷赣仅有一女,侄子夏常便成了唯一的后裔,也成了整个夏氏的支柱。

    夏初七看到人群之中意气风发的长兄,大抵是登高望远,她不由想到了许多许多的往事…甚至想到已经故去的顾阿娇。

    当初她若没那些小心思,许以夏常,以夏常待她的爱重,何愁不可得她盼望的富贵荣华?

    人说“一失足成千古恨”,果不其然。

    掠过夏常,她看见了甲一。

    这个原本该叫着夏弈…或者姓赵的皇室男子。从开始到如今,她与他一直很近,又一直很远。她从来不理解他,也从来没有瞧明白过他。

    只是这一刻,隔着人群,他的目光在她的身上。

    她想:若他肯认回身份,又当如何?也许是人的一生变数太多,他目前似乎很享受锦衣卫大都督这个身份,总是不听她的劝。

    他却想:她终是得了幸福,如此便好。

    人群中,她看见了许多人。百官前方的元祐、陈大牛、晏二鬼,将士里的老孟、小二、小六…来宾里的哈萨尔,还有内外命妇群里的赵梓月、赵如娜、乌仁潇潇,皇族子弟中的炔儿、赵楷、赵构…还有悲喜交加的傻子,慢慢地,她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她冲他们笑,这些人都是她的熟识。

    可她的笑容却僵在看见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