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8 (第2/4页)
是同秦家小六定亲,我倒是无所谓的,但是想婚前立个协议。若是秦家不同意,那么就算了。”小六是个不错的孩子,梁希宜不希望他后悔,若是日后真是遇到真爱,她反而愿意成全他们,那么很多事情自然婚前说好便是。 定国公沉思片刻,缕着胡须点了点头,说:“自然是要有要求的,上次桓哥儿的事情恶心坏我,亏我还觉得他是个不错的年轻人。秦家若是还想求娶你,我必须同他们条条框框罗列清楚,省的你日后烦心,到时候我都不在了,你那个认钱颜开的爹,若是没好处,必是不愿意护你的。” “呸呸呸!什么叫您不在了。”梁希宜佯怒的瞪着祖父,眼前忽的浮现出欧阳穆柔和的眼神,他的事情,有必要同祖父说吗?只是若说是欧阳穆喜欢她,别说她难以启齿,就怕祖父都不相信呢! “哎,我已经是古稀之年,若是你父亲和大伯靠得住,我也不会让你委屈于秦家小六。哪个女孩不愿意在别人羡慕的目光下,嫁给英俊帅气,学富五车的少年呢。” “什么叫委屈于他,他是个好孩子,若是大家真能过到一起去,感情再慢慢培养吧。”梁希宜对于婚姻倒是看得开,再不济也比上辈子强了吧。上一世她都随遇而安的和李家世子过下去,何况是心思纯净的秦家小六呢。经历过一次婚姻的梁希宜更能明白,结婚绝对不能单看这个人,这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若是对方有长辈同你家是死仇,那么日子过的太没劲了。 定国公同孙女儿一拍即合,两个人开始琢磨婚前协议内容写什么好呢。其实在当下的世道,唯有关于立嗣的协议,比如养老送终、传宗接代和继立门户等等。 男女的婚前协议极少有人提及,在法律上或许并不算数。但是定国公府同秦府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若是双方私下对此认同,在官府备案,倒未必是不能日后护着梁希宜一些。反正这次是秦老头主动送上门让割rou的,定国公为了孙女儿的未来幸福,着实不想手软了! 再说,秦宁桓同他的表妹杨芸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那些知道他曾经有益于秦宁桓的老朋友们,若是发现在这种事后,他居然还肯把孙女儿嫁入秦府,指不定如何笑话他,所以定国公必然要为难一下秦老头,否则他自个是如何都无法痛快的。 重阳节后,皇上下旨赐婚,陈诺曦高调的同五皇子定下婚约。 据说下旨那日,京城城东的陈府府邸上空是一片五彩祥云,缓缓消散于蓝天白云的尽头,很多百姓都看到了,于是不知道从哪里传出陈诺曦是仙女下凡的流言,一时间拔高了五皇子的形象。 这本是皇上希望听到的言语,故意在朝堂上问了起来,因为这事儿确实发生过,大臣们为了取悦皇帝描述极其细致,活灵活现,不由得让皇上觉得,陈诺曦出身不凡,艳冠群芳,隐隐有皇后之姿。 梁希宜听后觉得好笑,老皇帝想让五皇子做储君想疯了吧,开始借着陈诺曦蛊惑人心,只是那五彩祥云当真奇特,莫非陈诺曦确实不凡,那么存在陈诺曦这个变数,这一世的历史会发生变化吗? 梁希宜甩了甩头,谁当皇帝都同他们家没关系,她大伯父的官职至今都没恢复呢。 眼下她的庚帖已经在秦家了,亲老太爷又将他家小六的庚帖交给了祖父,双方开始算八字,若是吉利,秦家会在过年前同定国公府正式定下。 一切,有条不紊的平静进行着。 欧阳家突然变得很低调,二皇子听说陈诺曦被父皇下旨赐给了弟弟,足足有七八天未曾踏出皇子府一步。因为二皇子同五皇子是亲兄弟,为了照看皇上的脸面,二皇子不适合为了个女人同父皇,弟弟制气,那么欧阳穆呢!他当初既不娶骆家女,又看不上白家女孩不就是因为陈诺曦吗?此时居然连个屁都不放,着实成为了许多官家子弟饭后的茶水话题。 一向高调的欧阳家是不是低调过头了些? 陈诺曦也在等待着欧阳家的表态,自从那日蹴鞠大会时,欧阳穆表示两枚古玉会赠送给心爱之人,陈诺曦便开始等着,想要看看是否会送到自个的手中,没想到一直了无消息。 她思前想后,既然欧阳家已于她无意,皇帝的盛情陈府是躲也躲不过的,不如痛快的应下五皇子婚事,早早站队,彻底帮五皇子筹谋夺嫡大业。 所谓五彩祥云,不过是运用了折射原理故弄玄虚罢了。在答应五皇子婚事的那一刻,陈诺曦也同父亲陈宛摊牌,如今皇帝执意赐婚,他们陈家就算是想躲开贤妃娘娘也不现实,不如为了日后的荣辱不衰,坚定扶植五皇子上位。 陈诺曦是现代女性的思想,不迂腐,更何况她本就想成就一番事业,唯有权利在手,才可以推广现代先进的想法于世人之中。陈宛一直认为长女变得日益优秀,不同寻常,他本无意于夺嫡之争,想一心忠于皇上,但是皇上的赐婚彻底将陈家绑在了贤妃娘娘身上。即便他不帮五皇子,待日后二皇子登基,也会把陈家当做五皇子派连根拔起,所以无奈中只能随着女儿站在五皇子一边,早早图谋。 上一世的陈诺曦是高门贵女,没有现代女子的远见魄力,陈宛虽然晓得未来之路十分艰难,但是碍于书生内心,认定嫡庶有别,受到二皇子继位才是规矩的传统思想影响,即便女儿嫁入镇国公府,他对于五皇子的扶植也不如今世坚定。 但是现在,陈宛在陈诺曦的分析下,提早开始帮助五皇子。种种朝堂格局的改变凑在一起,凛然让五皇子越来越意气风发,生出一股不小的势力。朝堂上,开始涌出大量言官参奏欧阳家不是,什么仗势欺人,圈占土地,欺男霸女,真真假假的折子如同雪花般不停的被皇帝在朝堂提及,引起众人议论,还因此罚了几个欧阳家子弟闭门思过。 从始至终,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欧阳雪没发表任何意见。眼看着这次有人把欧阳穆单拎出来递交奏折,貌似什么都没做的欧阳家依然保持沉默,直到一封边关急件突降京城,将朝堂上对于欧阳家的批判声音彻底浇灭。 西凉国皇上的二皇子宇文静,率领十万大兵已经攻破了黎国东边边关的阜阳郡! “战报为何此时才进京!” 老皇帝气的在朝堂上当中甩掉了奏折,众大臣却沉默的连根针掉在地上都可以听得到。 靖远侯唇角不屑的扬起了起来,他早就得了消息东边边关处发现西凉国扎营大军,但是当时朝堂上弹劾欧阳家正欢,他们家子弟都闭门思过了,自然寒了任何报效国家之心。在关卡处故意压了压送来消息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