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10·幕府将军_第十二章春花秋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春花秋月 (第2/4页)

事?”

    “毋庸置疑…”话犹未完,且元就忙缄口。这绝非戏言。淀夫人脸上的表情有些狰狞。连家康和高台院之间,她都怀疑有事,这么看来,刚才她那些无意间说的话,不定也非空xue来风。且元突然感到后背发冷,慌忙喝干了酒,便想离去。

    “市正。”

    “在。”

    “要是连所司代都频繁和北政所来往,我们母子所能依靠的就只有你了。你可不要抛弃我们母子啊。”

    “夫人何出此言?”且元越觉惊心,浑身发冷。

    无须多问,在此话中,明显有贬抑高台院的恶意,让人心寒。

    且元匆匆离去时,已近亥时,长长的走廊里只有几盏夜灯发出淡淡的光芒。在阴暗的走廊里,且元却意外地碰见一人。一个鬼鬼祟祟的女人,从秀赖房中走了出来,不是别人,正是千姬的贴身侍女荣局!这个时候,她怎会在这里出现?

    “何人?”在城中碰见可疑之人,且元总要叫住问一下。从千姬的住处来这里,要经过一道门,那里有守夜的嬷嬷。酉时四刻以后出入,必须得那嬷嬷允准。

    荣局听到人问,缓缓停下脚步“奴婢乃是千姬小姐身边的阿荣。”荣局年轻的脸,在昏暗的灯光里像死人脸一样苍白。

    “这个时候,你怎会在此处?”

    “小姐派奴婢来的。”

    “小姐派你…”且元有些不解“好,那我得去证实一下。跟我来。”说罢,他就要朝门口方向走去。周围一片寂静,冬夜的寒风吹在脸上生疼生疼。

    “奴婢…奴婢不是千姬小姐派来的。”

    果不出所料,走了几步,荣局怯怯地小声否定了前论“是少君叫奴婢来的。”

    且元没说话,默默穿过走廊,来到了一扇贴着小犬画的门前,此处便是由人严把着的关口。他朝门房里喊道:“今晚是谁值夜?我是片桐市正。”

    房里的今户嬷嬷显然有些惊惶失措,她快速应一声,把门打开。看到且元,她强装笑脸,低下了头。

    “阿荣出去的事,你知道吗?”

    “是…知道。”

    “为何事出去?”

    “是小姐派…”

    “胡说!”

    “这,据说是少君召见。”

    “什么时辰?”

    “似是酉时以后。”

    听了此话,且元心中产生了巨大的疑问:真是秀赖派人叫她?但只要她自己想去接近秀赖,让秀赖派人去叫她也甚方便。秀赖虽然个头不小,毕竟还是孩子,不管怎说,这个女人在秀赖房里待了近两个时辰,又是为何?

    “好了,我有话跟阿荣说,借你的地方,你先回避。”

    “是。”这嬷嬷似知些内情。且元故意不去理会,催促荣局进了门房。

    “现在只有我们二人了。坐下吧。”

    荣局依言坐在且元面前。

    “你是堺港人?”

    “是。以前奉高台院夫人之命,在宇喜多家做过侍女。”

    “你做了一件很是危险的事啊。”

    “…”“好了,即便是少君召见,也要及时赶回来才是。万一被巡夜的武士抓住盘问,如何是好?”

    荣局始终低着头,未敢抬起来。即便是不懂女人,且元也感到些许异常“难道你在故意对我隐瞒什么?”

    “…”“一开始你说是千姬小姐派你来的,后来你又改口说是少君召见。为何改变说法?”

    “因为一开始,奴婢想袒护少君。”

    “嗯。眼看没法袒护了,便说出真相?”

    “是。”荣局声音细如游丝。

    且元盯着荣局,看了片刻,道:“好了,我再问你。既是少君叫你去的,但你去之前知是何事?”

    “是…是。”

    “少君看见你,便会对你说他为何要召见?”

    “…”“是吗?”

    “是。”

    “到底何事!照实说来!”

    荣局抬起头,怨恨地看着且元。

    “你不想说?”

    “…”“你已经站到了悬崖边上。你应当明白,少君还小,你却已成年。要是被人误解为你有不良企图,又当如何?你眼里布满血丝,若让人以为,你乃是想趁夜深人静去加害大人,你还能如何辩解?”

    “奴婢说。”

    “这就好。这里,只有我,况且你不说也不行。”

    “少君说,他不该来到这世上。”

    “什么?”

    “他不是有事召见奴婢,只是想对奴婢发发牢sao,说他寂寞。”

    “他为何会说出这等话来?”

    “他说,因为自己来到这世上,才让淀夫人变得不幸。他还担心有巨大的不幸将要降临…”

    且元感到全身一紧:已故太阁唯一的儿子,竟说出这等话?且元感到彻骨的寒冷,因为他知,事情并非毫无可能。

    近来淀夫人举动奇怪,让且元难以理解。她对秀赖的关爱,谁都清楚地看在眼里,大家也都认为乃是理所当然。但随着时日的流逝,这种关爱变得畸形。她在所有前来拜访的人面前,都会眼含泪水,诉一句同样的话:“秀赖真令人怜爱。”但也可从中感觉到她内心紊乱。她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