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第2/3页)
,她本想让他到家里来找她,犹豫了一下,转念约了另一个地方。 放下电话,又把买来的鸡爪子放进冰箱。她看一眼父亲的卧室。卧室的门是虚掩的,里边没有声响。她叫了一声:“爸爸!’”依然无人应声。她推门进去,见父亲睡在床上,鼻息很重,她又叫了一声:“爸爸。”父亲才哑哑地应道: “回来啦。” 父亲的床头柜上,零乱地摆着药瓶和水杯,她还没来得及细想就又看到了父亲苍白的脸色和像是几日未刮的胡子,她问: “爸爸,您生病啦?” 父亲侧动了一下身体,把脸对着她,说:“‘啊,有点不舒服,可能是感冒了。” 庆春坐到父亲床边,用手去摸他的额头。“发烧啊!”她说: “怎么搞的,什么时候病的,去看了吗?” “好几天了,可能快好了。” 庆春着急了,因为父亲的额头依然guntang。她手忙脚乱地把父亲扶起来,嘴里一劲儿地埋怨着。 “您干吗不去看病呀,您起不来可以呼我呀,这都几天了,非耽误了不可。” 父亲说:“你这几天不是忙吗。我想给你打电话来着,后来一想,算了。” 庆春说:“您每天不是都给我留条子吗,为什么不说呀。” 父亲说:“我自己有药。你妈不在以后,我生病还不就是这样一顶就过来了。你整天在外面跑,出差,还能指着你?” 庆春帮父亲穿鞋:“您这不是骂我不管您吗。您又不说,您说了我可以请假。” 父亲说:“你现在要奔事业,我老耽误你干吗。你妈一死我就想好了,我自己能克服的,不拖累别人,…你给我穿鞋子吗,我不去医院,我有药…” 庆春气呼呼地说:“我怎么就成‘别人’了。”她硬给父亲穿上鞋,打电话叫了出租车。在等出租车的时候,没忘了在肖童的BP机上呼了一句话: “我陪父亲去平安医院,见面取消,抱歉。” 半小时后,出租车来了。父亲还不想去医院,她强迫地扶着他下了楼。父亲毕竟已经六十岁了,万一拖出更大的病来如何了得,她想。 平安医院是离她家最近的一个医院,也是父亲单位的合同医院。从她家到平安医院一共五分钟的车程,出租车费加上来她家的空驶费也不过区区二十八元。但麻烦的是,她给了司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那司机死活找不开。她把自己全身翻遍了,全部零钱也凑不足二十块。司机说你让这老同志在车里等着,你去换。她说这附近也没商店也没饭馆到哪儿去换?司机说,你可以到医院里的收费处去换。庆春说,收费处总是排大队,给不给换钱还不知道。两人正在交涉,突然有一只手从敞开的车窗外把三十元钱钞票递进来,说:“这是三十元,不用找了。” 庆春抬头一看,原来是肖童,不由惊讶地叫道:“你怎么在这儿?” 肖童得意地一笑:“我无处不在。” 他们一起扶着庆春的父亲走上医院的台阶。在整个儿看病的过程中,庆春一直陪着父亲,而挂号、取单、划价、交费、领药等等一系列跑腿排队的差事,全是劳驾肖童。父亲得了肺炎,幸亏来了医院,打了青霉素,否则弄不好就会转成了别的。庆春心里有些后怕,所以,尽管父亲非常不愿意,她还是坚持让父亲留下来住院。 医生说:住也行,不住也行,不住就把针拿回去按时打。 庆春说:不能不住,万一病情变化,在医院里每天有医生查房可以马上采取措施。再说回家打针也不方便。 于是医院给安排了病床,并且马上给吊了瓶子。庆春要回家替父亲去取东西,肖童自告奋勇留下来陪着父亲。庆春有些过意不去,让他回去。肖童执意不走。他说你在医院里陪了我那么多天,总得给我个机会报答一下吧。庆春只好不再客气,她说:“那好,马上该吃晚饭了,你回头问问老头儿想吃什么,你帮他订上。另外你盯着这个点滴的瓶子,要是打完了赶快找医生来换。” 庆春嘱咐完便匆匆走了。她没坐出租车,而是乘公共汽车回的家。这时正是上下班交通的高峰时间,她在路上耽搁了半个多小时才到了家。父亲自己的东西都是自己放的,放在什么地方庆春并不清楚。她翻了半天才把父亲住院要用的牙膏牙刷、内衣内裤、半导体收音机和老花镜等等一应物品打点齐全。刚要走的时候门铃响了,李春强突然不速而来。 他拎来了一个饭盒,饭盒里放着他mama做的大蒜烧黄鱼。他听庆春讲了父亲生病的情况,说那正好把鱼送给你爸爸尝尝。 两人没有多谈就出了门一齐往医院来,庆春拎着给父亲带的东西,李春强拎着那饭盒烧鱼。两人赶到医院,庆春的父亲已经打完了吊针,正在喝粥。李春强不失时机地送上大蒜烧黄鱼,口齿不甚利落地说了些慰问的话。父亲看了鱼,夸奖了几句便让他们带回去自己吃。李春强坚持留下来并说这鱼不用热,冷着吃也别有滋味。父亲说,我一不舒服,胃口就不好,不喜欢味厚油腻,我就想喝几天粥,清清肠子。 站在一旁伺候的肖童插嘴说:“伯伯现在就喜欢喝粥,已经喝了两碗了。医院的饭我知道,菜做得一点味儿没有,就是粥熬 得好。” 李春强上下打量肖童,庆春一时不知该怎么介绍:“这是肖童,我的一个朋友,一个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