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金戈仗义拯弱女 (第5/7页)
道:“姑娘快点上马,这里不是个好地方,我们要早早离开为是。” 他边说边搀着姑娘,攀上雕鞍,离开梁家后院。 来到东街口,开了砦门,出得上台之后,由姑娘在马上指引着方向,这一骑一行,直朝下塘村而来。 五里之地,转眼即至,虽是天黑,行来也快,两人进了下塘村,来到一家竹篱院外,姑娘说道:“到了。” 宇文杰勒住马缰,将她扶下马来,这时,犹见屋中灯光闪烁,但悄无人声,姑娘忙上前叩门。 不一会,有人掌灯出来,她一看开门的不是婆母,竟是隔壁的周大妈,心头不禁一愣,急问道:“大妈,我婆婆呢?” 那开门的周大妈,睁开昏花老眼,见是姑娘回来,才沉声叹息,说道:“唉…呀!柳姑娘,回来,你先进去看看。” 她随着周大妈,步进草堂。 见状,即一声惨嚎,昏厥当地。 宇文杰在屋檐前,拴好马匹,料得屋中,定有变异,忙折身跨进大门,也不觉一怔,原来这个小小堂厅中,竟停放着一男一女两具尸体,察辨形貌,就是姑娘的丈夫和婆母。 但不明怎的,母子两人,竟一夕同时死去,煞费索解,又见堂中还坐着一个年约五十上下的老人,这时,见有外客,也连忙起身招乎。 宇文杰即拱手问道:“请问老伯,这究是怎么回事呀?” 那老者知道宇文杰是护送姑娘回家的,料想一定非坏人,遂对他说出一段情节:这沈小三祖籍,原是吉安人,十五年前,他父母因避宸濠之灾,携着儿子小三,及养媳婉贞,一家四口,逃到江山。 辗转又迁居下塘,其父在日,本以叫卖京货营生,后来父亲一死,小三也长大了,便继承父业,仍旧叫卖京货。 那姑娘婉贞,此时已出落得玉首蛾眉,明目皓齿,性既婉顺,人更聪慧,且剪得一手精细的好花样,每日交由丈夫出卖,生意颇好。 旧年腊月初,两小口子,才成婚完配。 也是合当有事,这一天,沈小三照例掮着京货箱,外出买卖,婉贞随着身后,正掩闭院门时,蹄声响处,由对面忽驰来一骑骏马。 沈小三认识马上那人,正是本地有名的上台砦砦主,小太岁梁金星,忙向他招呼,说道:“大官人你早!” 那梁金星小子,却是个好色之徒,他坐在马上,一面与沈小三答话,一面却向院内姑娘背影,两眼不停地直溜,遂说道:“小三,我家大奶奶,多日要买花样了,只不见你来,今天可赶快去,好做笔生意。” 随即打马巡去。 当天下午,沈小三掮着京货箱,来到梁家,妇女丫环们,争相购买那些胭脂花粉,针线鞋料,及各式花样等,正闹个不休,那梁金星袖着双手,也在旁有一句,没一句的,与沈小三搭讪。 两人聊到后来,那梁金星即正色问道:“小三,你这生意,到底做得怎样,还有利息吗?” 沈小三笑道:“大官人,生意倒还可以对付,只是本钱小些,如若本钱充裕,那更将好点。” 梁金星说道:“大概要好多本钱才够呢?” 沈小三说道:“约莫有三十两银子,足够了!” 那梁金星心头不禁一动,同时,两眼珠一转,遂说道:“这样吧,小三,我今借给你三十两银子,助你扩充生意去,也不要你什么利息,只须写张借据,就行了。” 沈小三即忙拱手说道:“大官人,这敢情好,只要将来生意赚了钱,定要好好孝敬你老!” 梁金星果取出纹银三十两,交给沈小三。 他随即写了一张三十两银子的借据,捧还梁金星,当日回家,即将此事告诉母亲,其母听了满心欢喜,连声称佛,感谢不已。 姑娘在一旁,却不置可否,半晌,才婉言说道:“三哥,古人说的好,利重而言甘,诱我也。我们这小户人家,是不宜和他交往的呵,那梁大官人此举,究竟是什么路数,你要随时留意一点才好。” 沈小三正高兴头上,哪里理解得妻子的语意,次日一早,就去江山县,添置货箱,采办货物回家,从今以后,他改为挑着京货担儿,出外买卖。 本钱宽,货色全,自然生意较好,赚钱也多,一晃就过了数月,姑娘起初,心还不安,后见没事,也就不言语了。 不料昨天,梁金星就命人将沈小三找到他家,说道:“小三,你的生意这么好,旧年借去的三百两子,今天可以还我啡。” 沈小三放下京货担,抱拳拿笑,说道:“大官人,你老怎然会与我开起玩笑来哪?” “谁与你开玩笑!” 沈小三说道:“我只借你三十两银子嘛,怎么错成三百呢?” 梁金星面容一整,冷峭地讪笑一声,说道:“你这才是开玩笑哩,亲笔写的借据,大爷讹你不成。” 说着,就怀中摸出那张借据,两手展开,向沈小三面前一照“这可是假的么,上面还有你的指模手印!” 沈小三就他手中,向那张借据一看,果然是三百两。 不过,那个百字的笔画,不但很粗,且墨色深浅,与其它各字,也有点不同,显然,是事后涂改的。 他看罢,也不禁一声冷笑,说道:“大官人,那个三百两的三字,你怎不再加上两竖,改成五百两呢?这个百字,是由十字改的嘛!” 梁金星怒声骂道:“放屁!小子,想存心骗赖么,你敢短少一两,今天若不还我三百两纹银,嘿,嘿!就将你媳妇抓来抵押。你几时还清纹银,我就几时放人。” 沈小三听得也不禁有气,大声说道:“我只借你三十两银子,你将字据改为三百两,来讹诈做小本生意的人,你大人大势的,还有良心!” 梁金星又冷笑一声,说道:“哼!我没良心,你当日借银时,还有这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