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百二十五章八旗制度 (第2/3页)
这本就是一种退步。若是换成以前,一“卞此人,曹cao怎肯干休!”眼睛依旧在盯着丝帛。刘室圃寸牧皮说道。 当年衣带诏事,曹cao是何等的血腥暴杀,那个时候他还是处于袁绍的压迫下,可心中的自信和对袁绍的蔑视使得他行事根本就毫无顾忌可言。那血腥杀戮已经是远远出了威慑、立威、恐吓这些用意,而是纯粹的逆我者亡。 但现在”一丝微笑挂在了刘宪嘴边。 “左部帅刘豹统辖万余户,居太原郡故兹氏;右部6千户居祁县;北部叶余户居新兴县;南部3千余户居蒲子县;中部6千户居大陵县。共3万余户,人口近力万。” “呵呵,看来这刘豹数次拼命也不是没原因的,这已经是入了曹cao的法眼了区区一左骨都侯。统辖部众竟然远远过了右贤王去卑。达到了万户。看来曹cao对他的满意非同一般喽。 “曹cao施行的策略不足为奇,比起你写出的这个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不过隐隐的有些路子是相通的。”庞统对与那份信报也仔细琢磨过。倏然于心。现在与刘宪写出的八旗制度一相对比。差距他自然体会得出。 “半个太原郡,曹cao真是财大气粗。这个咱们可学不来。”二十万人口正式迁入并州一口吞下。以刘备军现在的实力是消化不了的。也就是曹魏了,中部鲜卑、东部鲜卑和乌桓等北方游牧民族都已经臣服,且并州多年不经战乱,钱粮储备和人口密集度都要远出北地、安定来。整个凉州,也就是曹军二次西征前的武威、金城二郡可与之相比了。 “曹cao这个策略,一切基础都是建立在他强大的武力基础上的,没有了这个威慑,单凭那些司马根本就是无济于事。 一切实权,转瞬间就可会转到匈奴贵族手中。更何况他们这些贵族本身握的就有集兵权庞统带笑说道,看了曹cao的这个策略,再看刘宪倒弄出的这个”实在是又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不说曹cao完全没有涉及到的软手段,就从强硬类措施的设定看:“众建以分其事,分而治之。”这一项两者都有表述。曹cao的是把南匈奴划分为五部,然后各自迁入不同的地段;而刘宪已经不考虑鲜卑人内迁,便着手让他们内部部落林立,且各自划分牧场界限,强制性规定。无有刘备军的传令各部落之中不可相互开战,如果是因为草场、牧场等生纠纷那可以到由汉人官吏与鲜卑上层贵族联合组成的裁决法庭公诉。而要是因为受了灾或草场不够而引了饥饿。不得不外迁寻找牧场放牧,则刘备军完全负责未来的畜牧补充和度过灾难之前的一切短缺粮草补给。 不说是不是真的能够做到,但单是这么的往外一说,给鲜卑人的直接感觉就是负责任,有担待。 而且共定了牧场就等于给大大小小的鲜卑部落划地为囚,他们在这片牧场内放牧,并接受刘备军的援助修建起一个或几个大小不一的部落驻地。这就等于是绑住了鲜卑人的双腿。往日的鲜卑人都是马养逐水草而生,现在他们有了固定的位置,其威胁性已经是降低了极多,同时也有利于在草原内地开设贸易市场。更好的圈禁鲜卑人。 再说说曹cao定下的司马,大权在握,按照其设定就算死去卑、刘豹这些一部头领招惹了他们也会有小鞋穿,权力太大。若是贤良之人自然无碍,可要是碰上一个不识实事、严苛酷厉或是贪得无厌等等之类的人做司马,那简直就是把匈奴人往外推。而偏偏这样的官员总是不缺少。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的事情屡屡生。 而刘宪提出的裁决法庭这有很大不同,他的体系与后世的法庭制度相符合,若是判下的案子,原告被告不服气,那就可以往上面报,直到最高裁决法庭。若还是不服气。而且法庭中陪审的鲜卑人贵族同样认为不合理,那就可以把官司打到刘备面前。真若是上告人占理,那负责审判的汉人官员悉数要受到责罚。职位越高责罚越重。 这就在感情上很好的给了面子给鲜卑贵族,让他们切实的感受到了刘备集团对他们的关护之情。 而更重要的一点,曹cao在南匈奴五部大帅的位子接班人的选择问题并没有给予规定。而刘宪则做出了极其严格的规定,无论大小部落,其部落头人、大人的接班人必须接到刘备亲自颁下的册封旨意,如此才可以正式上位,否则就是篡位,其本部落中任何人都可以斩而杀之。若是本部落无力除jianian,则周边各部落在得到刘备属驻鲜卑大臣的同意后。即可组成联军予以平叛。并且在平乱之后,各部落只需把缴获的一半马羊等物质上交,余下的部分和那个部落所有的族民、草原牧场就由平叛的各个部落给予瓜分。且接受了刘备亲自颁的旨意后,其人还需要在一个月内起身前往成都觐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