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篇名侦探的守则句mdas (第4/4页)
一打开气泵的活门,开始把气体经过插管注入气球内。眼看气球逐渐变大,很快便浮在空中,膨涨了的气球终于开始扯紧我的皮带。 “哗,救命!”已很难站得稳的我慌张得手脚乱舞。 “明白了吧,便是这样的使尸体浮起来。但假如只是这样,谁也不能确定风会把它吹到哪儿去,所以风间大概预先从上面垂下绳索绑着气球,那样对风间来说,只须要把浮起的尸体拉到身边便可以了。最后,他把尸体弃置在塔上,自己再乘着气球离去。” “原来是这样。”我很辛苦的稳着姿势说道“但为什么要把头部割掉呢?” “那是不在最初计划之内的。按照最初的计划,雨村的尸体应该是原封不动的被发现在塔上,另外,正如刚才也说过,凶手们认为管理员无法清楚认出登塔人的面貌,假如那些事情全部都恰如计划般实现,那会变成怎样?警方大概会认为登上塔的是雨村,然后他在塔上自杀死了。对么?” “对啊。谁都知道雨村会在烦恼的时候登到塔上面去…喔,事实上烦恼的却是这些家伙们。可是,即使是那样,我仍然不明白为什么要把头割掉。” “重点便是这个。身为主谋的风间原本打算依照计划进行,但帮凶的云山却在最后一刻背叛了风间。如果把尸体的头割掉的话,自杀的推论便不能成立,然后如果连风间也杀死,那么便可以把全部罪名都推到风间身上去。既然雨村已经不在,对云山来说,障碍便只剩下风间一人了。” “不、不!不是那样、不是那样!” 云山开始发狂起来,被部下们紧紧的按住了后,云山便呜呜声的哭起来。 “反抗也没用。假如到你家中搜查便清楚了,恐怕气泵和气球都应该能找到出来吧。” “嗯,好了,得赶快去办手续。”仍然被气球扯住了的我说道。 “你…干什么…杀人…而且是哥哥…”直至现在还勉强保持着平静的雪子突然激动起来,接着就这样的昏了过去。 “错了!错了!我没有杀人,谁也没有杀!”云山一边哭着一边仍在坚持。 “真难看。的确,也许直接杀死雨村的是风间,但杀死那个风间的却是你。” “不,不是那样。那家伙失败了,气球降落失败、绳索缠住了树枝,那绳子的另一端又很不巧的缠着脖子,所以就这样的吊死了。我去到时已经没有呼吸,虽然想来不太好,但终于把雨村的头随手弃掉,把气球收回来后便逃走了。” “绳索给缠住?荒谬!”天下一蹙起了眼眉。 “是真的,请相信我…” “那为什么要割掉雨村的头呢?”我问道“不是为了打算把罪名推给风间?” “不是那样。把头割掉,是有迫不得已的原因。” “那是什么?” “事实是,”哭着的云山以衣袖抹掉鼻涕后说道“无法浮起来。” “呀?” “说什么?” “无法浮起来啊。尽管不断的注入氦气,但尸体总是浮不起来,虽然已经很准确的把体重计算好,但忘记了大舅最近突然变胖得很快,可是若然再灌入更多的气体,可能会把气球迫破,那便糟透了,于是焦急了起来。” “难道、那就…”天下一感到了不安。 “就是了。当想到人的身体最重的部份是哪里时…” “噢!” “嗯。”我和天下一咕哝了好一会,然后天下一像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可是,为什么会有锯子?那岂非很奇怪?” “不,那是经常放在车的行李箱内…幸好!”“什么幸好!”天下一以粗暴的语气说道“真是偷懒取巧。” “可是,”云山先望向天下一,再望向我,然后搔着头说道“偷懒取巧,岂非是依附着诡计小说的么?” “啊!”“呀!” 天下一面色一变,大概我的面色也是一样。 “你说…说什么?”声音不禁打颤起来。 “抱歉了。” “不要装傻!” “偷懒取巧。” “那是,” “禁句。” 我们开始重重的敲打云山的头。 (原文初发表于“INPOCKET”1995年3月号) 杂谈感想 假如说起童谣杀人,大家立即想到的可能便是克莉丝蒂的《无人生还》(别名《童谣谋杀案》),假如说起七零八落的尸体,首先想到的可能便是岛田庄司的《占星术杀人事件》、又甚至是漫画金田一少年的《异人馆村杀人事件》,但如果提到无头尸体,即时联想到的推理作品又会是那一部呢?柯南道尔的《恐怖谷》(虽然严格来说应当属于无面尸类别)?还是昆恩的《埃及十字架之谜》?然而,即使是这两部名著,都未必能称得上是“无头尸推理”经典之作吧。 其实,无头尸诡计在日本推理小说中出现的次数也不算少,不少推理名家都曾经挑战过这种诡计,作品风格则可说有各色各样,当中包括元老级作品《人形为何被杀》(高木彬光)、保守型新本格派作品《魔镜》(有栖川有栖)、也有处理手法极度前卫的《夏与冬的奏呜曲》(麻耶雄嵩),而来到廿一世纪,则有渐露头角的殊能将之作品《美浓牛》。单以作品的数量而言,好像是远比七零八落的尸体还要多,这可能是因为要让凶手残暴得把尸体斩成碎件并不容易,但只把头部切掉则轻松很多吧。 可是不论是上述的哪一部作品,作者都好像没有打算把无头尸作为小说的重点诡计,充其量那只能算是诡计中的配角而非主角。或许由于它并不属于不可能犯罪的范畴,对读者的吸引力自然会相对稍微低一点,再加上较难从这个诡计中产生出强烈的意外感,因此若是短篇也还可以,若然要在长篇作品中独当一面,作者可能会感到非常吃力,反而让它成为牡丹旁边的绿叶,则更能带出作品的恐怖和悬疑效果。 可说与无头尸诡计有双子兄弟关系的,则是所谓无面尸诡计。当死者的容貌变得无法辨认的时候,对于掩饰死者身份这个目标来说,也能够达致与无头尸完全相同的效用,横沟正史的《黑猫酒店杀人事件》便是一个最佳的典型例子。但由于一般来说它只能达到“误认死者为别人”这个唯一的效果,运用起来难以产生其他各种不同的变化,相反的,把整个头部拿掉这个手法,则可以还创造出其他更出人意表的设计,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在我看过的新本格作品中,无面尸出现的次数便远远有所不及了。 ——香港路人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