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篇凶器的故事mdash; (第4/4页)
目了。”那样说的他再度望向各人,然后说道“凶手把血液凝固制成短剑,然后使用它杀死清一郎。短剑在凶手把尸体掉落庭院内的时候,由于撞击而变成粉碎,再飞散到各处。后来溶掉了,看起来便简直像是从尸体中喷出来一样。”天下一的声音响彻了休息室,客人们全部都呆住了。 过不多久,町田清二说道:“嗯,是那样么。原来如此,那也说得通。”接下来便像连锁反应般,全部人都开口说话。 “不愧是名侦探啊!”“真厉害!” “令人诧异!” “不…这个…那样…”天下一的脸有点儿变红。 “嗯,即使是我,”这时我苦着脸说道“也能推理出这么简单的事情来,只是今次让你领功罢了。” 那样地说句不服输的话,也是我在这个系列中所担当的任务。内心中其实是放下心头大石,总之这次我们的主角也平安无事的把事件解决了。来到这里,剩下来的便只是把揭发出凶手,那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在这个时候,地区警署的警员走近过来,把一张看来是便条的纸交给了我,而那警员则是一脸烦恼的表情。 我望向那便条,上面写着以下的字句: “根据详细的尸体调查结果,判断三处伤口都是由右大腿骨的骨折端所造成。” 我感觉到一阵晕眩。 所谓的骨折端,是骨折末端的意思,特别的是,在骨头折裂的场合,这个末端会变得如利器般尖锐,而便条上写着三处刺伤都是由于这个。 是怎么的一回事!我望向天井上面。就在这一瞬间,全部的谜都解开了。 町田清一郎是从栏杆处跌下致死的,那个时候,脚骨折断了,而骨折端则刺破了右边大腿rou,再贯穿左手掌,最后刺向胸部。 由于骨头附带着筋和rou,大概在倒下去时又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当然找不到凶器吧,因为那正是在清一郎的身体内。 这个现象,是在法医学的世界中懂得的,能够注意到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那么说来,清一郎是被谁人推了下去? 不! 这并非杀人也不是什么,可能只是清一郎一时大意跌了下来。据町田清二说,天井上面是为了望星而装上玻璃,也许是清一郎有什么喜欢的星星,为了看它而把身体伸越栏杆,却就这样的跌了下去。桃川好美说他留意着时间,那恐怕就是看星的最佳时刻。 唉,事情糟透了。怎也好,天下一的‘血短剑’假设,大概已成为了无稽的妄想吧。 “现在,要说出凶手是谁。” 与我的想法背道而驰,名侦探天下一大五郎高声说道:“凶手便是你。”他指着宫本治说道“你杀死了清一郎先生。” “呀?”宫本向后倒仰。 “你在前妻患病时,曾经向清一郎申请休假,但却因一宗大买卖而被拒绝了,你前妻却于那天日间、当你还在公司的时候病逝。你认为若然自己在她身旁便可能救得了她,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你便痛恨清一郎。”天下一说出了于不知何时调查出来的事情。 “不对、不对!不是我!”宫本大叫道“虽然确实曾经为了那件事而痛恨董事长,但却并没有杀人。请相信我!” “装傻也没用,可瞒不过我的眼睛。你身为药品制造商的技师,要获得与清一郎血型相同的血液是有可能的。” “那是胡说八道!我不是凶手,什么也没做过、没做过!”终于哭了出来。 我想他应该不是凶手。不,从来便根本没有什么凶手存在。 但事到如今,没法了,由他充当凶手的角色吧,因为这是由天下一担任主角的故事,既然他说是使用了“血短剑”就是那样了。既然他说凶手是宫本,就变成那样好了。 “嗯,是那样么。哼,仅只今次让你胜出好了。”我说出那句必然的台词,并偷偷的把手中的便条撕碎。 (原文初发表于“INPOCKET”1995年7月号) 杂谈感想 对于以杀人事件为主题的推理作品来说,用作杀人的凶器绝对是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当中大部份都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得到的一般简单武器如刀子、绳索、甚或是手枪等,但也偶尔会出现一些匪而所思的特殊物品,而在本格推理的世界里,纵然凶手使用的是像刀子那样平凡的凶器,只要作者花多一点心思,也不难设计出与凶器有直接关联的复杂诡计,其中“消失的凶器”大概是最为常见的吧。 严格来说,凶器消失诡计应该算是密室诡计的其中一种变化,因为只有在封闭的空间之内,物品消失才会具备特殊的意义、才会构成一个不可思议的谜团。当然,这里所谓的密闭空间是广义性的,也就是它并不仅局限于一个被上了锁的狭窄房间,而是好像在这篇小说中所出现的情况那样,凶手理应无法把凶器送离这个特定的空间。 当然,凶器与凶手在本质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由于消失掉的凶器的体积和形态,都未必能够从现场状况即时确定,因此诡计的构思也能够有别于一般的密室推理。例如内文中提到的干冰短剑,凶器在物理上是真的能够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凶手便没这个可能了(科幻作品则除外)。另外,也有些作品把重点放在凶器的伪装上面,所以与其说是无故消失,倒不如说是从表面看来,根本不知道凶器的真面目,在这种情况下,凶手(其实可以说是作者)通常都是使用了一些虽然近在眼前、但却无法想像能够成为凶器的物件,作为杀人的工具。 谈及冰短剑,很自然的便再联想到另一个与凶器有关的话题,那便是出现在推理小说中那些杀人方法的现实可行性。尽管作者会为了其独特的诡计而创作出别出心裁的凶器,但究竟这些凭空想像的凶器是否真的能够有效地杀人,我想大概就连作者本人也不清楚,因为作者大概也不会真的去尝试把自己构思出来的凶器用来杀人吧。在具备医学背景的推理作家由良三郎的《把推理小说科学化》一书中,就指出了一些在过往推理小说中曾经出现的凶器使用及杀人描述,其实只不过是出自作者的个人想像,与现实情况是存在着不少差异的。 ——香港路人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