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_第二百四十四章华佗的选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四章华佗的选择 (第2/3页)

佗有点好奇,曹植这么一个孩童竟然能想这么多,要做这么多。

    见到华佗还在踌躇,曹植知道火候差不多了,轻笑道:“现在我父掌握造纸之法,纸将不再变得昂贵。如此一来,医书之记录无需用竹简这么麻烦,元化先生完全可以一边行医,一边整理前人医书、编著药典等事。植只需要,元化先生每隔一段时间,来许昌一趟,让植看看成果,教授一下徒弟便可以了,其余一切如常。当然,此事元化先生亦不必着急答允,完全可以回去之后再细想一番。”

    这算是曹植开出的最后条件了,而若然华佗答允了,肯定还会有俸禄收入。对一个医者竟然开出如此优厚的待遇,让周围众人听到之后都大为惊讶,即便这个医者乃是当世神医,然也太夸张了点。

    华佗长年行走于大汉各地,见识阅历非凡,自然清楚这条件背后的看重。只不过他还是十分慎重,深深地看了曹植一眼之后,拱手答道:“此事请容华某细思一二,若是华某有所决断,自会到许昌登门拜访!”

    见到华佗面对如此优厚的条件,都不答应,在场的曹家和夏侯家小辈更加惊讶了,而这惊讶之中还带着点不忿。就在他们以为曹植会反面之时,那边曹植却是哈哈一笑道:“既然如此,植于静候元化先生佳音!”

    华佗只是含笑拱了拱手,背着药囊告辞而去。

    当华佗的身影完全消失在夏侯府中的时候,曹定却是皱眉道:“四弟,此事伯父还未知晓,你擅做主张会不会…”

    曹植闻言,轻笑道:“兄长过虑了,以元化先生之医术,定能治好五弟和六弟的病,如此一来父亲定然重重有赏。这些条件只是小事,父亲岂会不答允。

    曹定摇头道:“虽是如此,然而这些条件,未免太过优厚了吧。”曹定这话一出,周围众人同时点了点头。

    曹植回过头盯着华佗离开的方向,饱含深意地轻声念道:“像元化先生这种人,不是名利可以留住的。唯一的方法,便是投其志向,尽能力帮助他完成心愿,那么他们自能为我所用!”这话曹植说得十分轻,说到最后众人均听不见了。

    而话音刚落,曹植便转而笑道:“时候不早了,兄长,我们入席吧。”

    曹植的话却是提醒了曹定,于是他连忙招呼众人回去曹府那边,这次夏侯霸兄妹三人也一并去了。大家都是同辈之人,席间倒也不拘谨,尽说些趣事。晚宴完了之后,曹植几人跟曹定他们已然打成大片了。

    …

    且说华佗这边,离开了曹府之后却是缓缓地走离开了谯县县城,到得城外落脚那草庐处。谯县虽然是有华佗的家,然那里他一直都不会回去做,每次出外所住的皆是草庐。

    当华佗回到草庐之时,正巧见到两名跟了他有一段时间的徒弟身背包袱,结伴走出草庐。这二人也没有料到会被华佗撞见,一时之间却是愣在当场。

    望着二人背后的包袱,华佗哪里不知道他们要离开了。这一幕,华佗行医数十年已经经历了无数次。跟随他的徒弟,没有人能在他身边呆够三年的。大部分都是学了些医术,便离开了。

    刚开始的时候,华佗还会挽留他们,华佗很清楚记得,当时他是这样说的:“你们学的只是皮毛,真正的医术你们根本未学懂!”

    只是他也记得当时那些徒弟是如此回答的:“我们知道先生医术高明,我等不及万一。然而我等也要吃饭,也要养妻活儿。学的这点医术,已经足够我们做到这一点,故请先生原谅我们吧。”随后,他们便一个一个离开,而走的人理由亦都大同小异。

    面对这些理由,华佗最终无言以对,最后对于一个个离开的徒弟,华佗已然麻木了。见到脸有尴尬之色的两个徒弟,华佗一脸淡然地问道:“要走了么?”

    两人听到华佗这么一问,脸上尴尬之色更浓,其中一个胆子比较大的拱手道:“请先生见谅,我等…”

    未等此人开口,华佗就已经叹了口气,摆手道:“不必多说,为师都懂。你们走吧,希望你们能记住为师所教过的东西。”说完,华佗拖着一道落寞的身影,缓缓走进草庐之内。

    两名徒弟见得,对视了一眼,同时“噗通”一下跪倒在地“咚咚咚”地向着华佗的背影叩了三个响头,大声说道:“我等生活所逼,不能再shì候先生身前,请先生原谅!只不过在我等心中,先生永远是我等的老师!”

    类似的话,华佗已然听过无数次,只不过每次听到,他的心都会强烈地颤动。没有回身,轻叹了口气,华佗摆手道:“若然有缘再见,为师会再指点你们的。”

    二人听得,长身而起,最后向着华佗的背影,拱手道:“先生,保重!”说完却是毅然转身,大步离开。

    两名徒弟的离开,让华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