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八章司马孚认主 (第2/3页)
子,你昨日却是有些冲动了,那番说话只怕会惹来袁本初的嫉妒,我们只怕不易离开邺城。”说完,郭嘉脸色闪过了担忧之色。 曹植听完,叹了口气道:“植岂不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之理,然而植却是不得不为之” 郭嘉听得大奇,不解道:“何以不得不为之?让天下士人皆有书可读,足以让主公名声大振,若是再加上那倡教化万民之名声,却是过犹不及啊”说完郭嘉摇头顿足不已。 曹植轻轻摇头道:“先生只怕误会了,植并非想为父亲挣来这名声,正如先生所言,这名声加之于父亲身上,过犹不及” 郭嘉听到,就更加不解了,轻声问道:“那为何…” 曹植轻笑道:“植就是要让天下世家一同来教化万民” 郭嘉眉头一皱,喃喃道:“这的确是好事,不过对主公来说好像并无太多益处。” 曹植摇头说道:“非也,先生只看表面或许不知,只要想深一层就知道,此举对父亲绝对有百利而无一害,相反对天下世家则是毁灭性的打击”说到这里,曹植双目露出骇人的精芒。 “毁灭性的打击?”闻得此言,郭嘉眼眉连挑,同时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静默了良久之后,郭嘉忽然惊叫道:“四公子莫非想以此法灭尽天下世家”话刚出口,郭嘉也为自己所说出的这个想法感到震惊 曹植无所谓地耸了耸肩,说道:“先生所想差矣,要灭尽天下世家,谈何容易。植要做的,只是对世家进行改革罢了。” “改革?”郭嘉脸色再次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这次曹植就直接回答道:“正是。现在世家之所以能独占朝纲,皆其因乃是他们世代相传皆能读书。而若然让天下百姓皆受教化,皆能读书,那世家之地位,必然受到撼动。先生也清楚,自从父亲那求贤令一出,就注定了与天下世家为敌,除非父亲肯妥协,将求贤令收回。只不过那时候,恐怕世家会对父亲提出更苛刻的条件。”说到这里,曹植轻叹着摇了摇头。 郭嘉也是寒门士子,对于此间的暗斗的jī烈程度比曹植清楚十倍,曹植这个建议,郭嘉一下子便看出了关键来,眼睛亮得可怕。他很清楚,曹植此计绝对可行,同时也不担心那些世家不会去教化百姓。 盖因儒家以“仁”为宗旨,而教育则是其重要体现。这些世家虽说占据了整个天下大部分的资源,但是世家也并非如后世人所想象那般,为富不仁,残害乡邻。实际上在各地的世家,还担任了保护乡邻的重要任务,而且这时代的世家,还不如两晋时期那么堕落。他们秉承两汉的笃实心态,进取心和仁心还是十分强的。总的来说,这时代的世家,陋习是有不少,但也不能否认他们其实也是在推动社会的展。 正是如此,曹植和郭嘉才不担心这些世家不会去教化百姓。姑且不论能不能在历史上留下偌大名声的问题,就是自小读圣贤书,那深入骨髓的“仁”的观念,也会驱使那些责任心强的世家子弟去教化百姓。这也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最厉害的地方了,后世为何有那么多手无搏jī之及书生,宁愿赴死亦不降敌,正是此理。 郭嘉想明白其中关键之后,却是叹道:“四公子这一着,实在是妙,只不过如此一来,我等却是招来了袁本初的嫉妒,如何离开邺城却是一个难题。” 曹植听到,微微一笑道:“植相信此事难不倒先生。”郭嘉听完,一阵无语。 曹植笑了笑,转而问郭嘉道:“先生,不知马兄他何在?” 听到曹植提到马孚,郭嘉脸色闪过一阵赞许的笑容道:“他就在外面,四公子可要好好感谢你这位朋友。此次幸得他应对得体,才让嘉可以如此快找到四公子你们。” 曹植闻言,眼眉一挑,惊讶道:“好好感谢他?” 郭嘉听出曹植语气有异,于是问道:“可是有何不妥?” 曹植心中狐疑,他可是知道郭嘉不会说谎,于是摇了摇头道:“还未知,此事要待植见过马兄才清楚。” 郭嘉也不多问,只是点了点头道:“如此,便让他进来与四公子谈一下吧,嘉先去准备应对之法。” 曹植点了点头,拱手道:“如此就有劳先生了。”郭嘉道了声“无妨”便出去了。 笃笃笃… 不到片刻,房间的门就地响了起来。曹植瞥了房门一眼,冷冷地唤了句:“进来吧。” 咯吱… 房门被推开,但见司马孚一面平静地走了进来,轻轻将房门掩上,缓缓地走到曹植身前坐下,毫不畏惧地与曹植对望。 房中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古怪起来,两人四只眼睛在对望,但就是不出任何声音。静默了良久之后,曹植却是轻叹了口气道:“你说本公子是该叫你马兄,还是应该叫你司马兄?” 闻得此言,司马孚神色没有丝毫变化,淡然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