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章重建颍川书院 (第2/3页)
眼眉一挑,惊讶道:“本将言而无信?这是怎么一回事?” 荀彧听到,没有回答,只是抬了抬眼皮,一个劲地向边上的郭嘉望去。那边郭嘉见到,苦笑一声道:“主公,此事还是由嘉来说吧。当日嘉与四公子出使河北…四公子却是于文会上说主公倡导天下士人,教化万民…现在河北之地在袁本初的大力推动下,却是做得很好,河北各大城池设了不少士人开设书院,以行教化之责。除此之外,徐州、荆州也有不少士人开设书院,倒是我们兖州…”说到这里,郭嘉苦笑一声,停住了口。 不过曹cao一听,总算是明白过来。其实此事郭嘉回来之后已经向他禀报过,只不过由于当时曹cao忙于要跟吕布开战,随后又要夺颍川,救天子,这事却是忘了。现在被郭嘉提醒,总算记了起来,回头狠狠地瞪了曹植一眼,显然怪他多事。 曹植被曹cao这么一瞪,心中暗叫委屈道:“老爹,我这也是为了你的大业着想,你自己忘记了倒来怪我,真是的”心中虽然如此想,但曹植却是微笑答道:“父亲,其他人只是先行一步罢了,父亲掌握印刷术,要行教化之事易如反掌,此时追赶,为时未晚。” 曹cao听到,翻了翻白眼。一方面欣喜自己有一个聪明的儿子,另一方面又为他的个胆大妄为而叫苦。但曹植毕竟代表他放出话来,现在一只脚已经踩了进去,想退出来已然不可能,为了自己的名声着想,曹cao也只能咬牙干下去了。 再次瞪了曹植一眼之后,曹cao随后问郭嘉道:“奉孝有何计较?” 郭嘉没有立即回答,反而微微一笑,问曹cao道:“主公可知道颍川书院?” 颍川书院,曹cao哪里会不知道。在这时代,颍川书院可是大大的有名,其在黄巾乱前便存在,由大儒荀爽所主持。只可惜后来黄巾大乱,颍川书院也毁于战火之中。虽然颍川书院是毁了,但颍川书院教出来的学生现在可是活跃于天下这个大舞台上。 当年颍川书院学生甚多,其中佼佼者当数现在曹cao麾下的重臣二荀、郭嘉和已故谋士戏志才,其心腹谋士程昱当年也是颍川书院的教习。他们一帮人之所以都投到曹cao麾下,也有当年颍川书院的同窗之情的原因。曹cao是他们的主公,也是他们的好友,怎么会不知道颍川书院。 可以说,曹cao有今日,也有点承了颍川书院的情在。而曹cao平日与二荀、郭嘉等人闲聊时,也经常听他们对颍川书院毁于战火的遗憾。此时听得郭嘉之言,哪里不明白过来,立即用肯定的语气说道:“颍川书院乃是天下闻名之书院,本将岂会不知。奉孝之意本将明白,现在颍川郡已然在本将治下,本将自有责任重建颍川书院” 郭嘉见曹cao一点就透,当即大喜,略带感jī地拱手道:“主公英明” 不止郭嘉,二荀闻言之后,也jī动地拱手道:“主公英明” 二荀和郭嘉的jī动,众人亦心知肚明。倒是曹植,暗赞曹cao这一手妙,虽然是由郭嘉隐晦地提出来,但曹cao决意重建颍川书院,的确能做到收买人心的效果。除此之外,颍川书院当年也是名震天下,曹cao现在重建,也有向天下人展示其教化万民的决心,可谓一石二鸟。 该谈的事基本上也谈完了,就在曹cao与众人笑谈了一会,准备散会之时,外面忽然传来许褚瓮声瓮气的声音道:“主公,河北急报” 众人闻言,脸色一变,现在河北袁绍,可说是曹cao以及麾下众文武心中最为忌惮的势力了。听得河北急报,曹cao脸上笑容收敛,凝声道:“呈上来” 门外的许褚闻言,大步走了进来,继而将一封书信递与曹cao。曹cao也不含糊,立即展开,一看之下眉头便当即拧紧,脸色也变得阴沉无比。见到这一幕,众人哪里不知道出大事了,心中都有点不安。 只见曹cao轻轻将手中书信放下,抬起头凝声说道:“河北探子送来急报,本初要天子迁都鄄城” 众人闻言,同时皱起了眉头。要知道,当初曹cao决意定都许昌,乃是因为这里远离河北兵锋之威胁。而鄄城就在黄河边上,袁绍若是有心要劫天子,那么大军可以片刻就到,让曹cao完全没有反应的时间。其让曹cao迁都鄄城,显然是为了将曹cao以及天子都掌控在内。这里面,也同时告诉曹植一个讯息,袁绍对于当初没有选择迎天子,已经后悔了。 没有人犹豫,几乎同时所有谋士都摇头道:“主公,绝不能迁都鄄城” 曹植闻言,苦笑道:“本将自然知道,但是本初势大,若然当面拒绝,只怕他恼羞成怒之下,会南下出兵。” 曹cao所言,并非没有道理。袁绍现在虽然并没有完全灭掉公孙瓒,然公孙瓒也只是困守易京,根本没有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