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_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4/5页)

道:“与弟弟只是匆匆见过几面,不想你就要离开。”

    曹植轻笑道:“所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河北对于植来说并非久留之地,这个相信宓姐也明白。”甄宓听完,轻点臻。曹植笑了笑,继续说道:“若是宓姐有闲,可来兖州一行,曹植必定扫榻以待”

    甄宓嫣然一笑,说道:“弟弟来河北不易,但是jiejie要到兖州却是容易得很,你这话可不许食言哦。”

    曹植拱手道:“答允了jiejie的话,植又怎敢食言”

    甄宓娇哼一声,继而睁开那明亮的大眼睛道:“口讲无凭,我们拉钩”说完,自己却是探出y裤手,继而将那根修长而白葱葱的小指伸出来放到曹植前面。

    见到甄宓如此孩子气的一幕,曹植1裤出会心的笑容,也伸出手,用那根rou呼呼的小指跟甄宓的小指钩上。那边甄宓还轻轻念道:“拉了钩,就要做到,谁做不到就是小狗。”说完却是对曹植做了一个可爱的鬼脸。

    曹植很久已经没有经历如此童真的事,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说道:“是哦,谁做不到就是小狗。你可一定要来兖州,不然要我来河北找你,那你就是小狗了。”

    甄宓闻言,向着曹植一吐香舌,说道:“你才是小狗呢”

    说完之后两人才惊觉,他们的说话太过亲昵了,曹植摸了摸鼻子,避过这尴尬,两人就这么在亭子内静静地站了好一会。良久之后,甄宓却是回头喊道:“彩衣,取琴来。”那边彩衣闻言,向远处的两个家仆招了招手,很快他们就手捧一个瑶琴走了过来。

    甄宓接过瑶琴,继而递给曹植道:“弟弟当日赠诗,jiejie也没有什么好回赠的。这个琴虽不是什么绝世名琴,但也是我家祖上所留,音色颇佳。弟弟文采斐然,必定也擅琴曲,这把琴跟着jiejie也只会辱没了它,今日就将它送给弟弟。”

    对于琴,现在的曹植并不算精,然而在这时代,名士一般都懂得弹琴,而且诗篇跟琴曲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诗篇配了乐曲,就是歌,而没有配乐才称之为诗。好像曹cao和曹植之前所作的《薤1裤行》,乃是汉乐府的其中一,这汉乐府自然就配乐了,因此只要合上音乐,就能成为歌。可以说,这时代擅长于诗篇的文人,必定擅于乐,这也是甄宓赠琴的原因了。

    这道理曹植自然知道,不过说实在,他的琴艺却是不太敢恭维,甄宓赠琴,他当然不能拒绝了。让随行的曹军士卒接过之后,心中却是暗暗念道:“回去之后,定要苦练琴艺,不然以后在宓姐面前出丑,那就不妙了。”

    那边甄宓见曹植收下自己所送的琴,小脸却是变成酡红一片。曹植倒是没有注意到这些,而是向旁边另外一名士卒招手道:“取文房四宝来。”却是甄宓已然赠他礼物,曹植也要回礼了。

    当曹军士卒将文房四宝取来之后,曹植却是在一边将竹纸打开,磨好墨对着甄宓1裤出自信的笑容,便在竹纸上面用飘逸的字体写了起来。那边甄宓见到,凑过来轻轻念道:“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yu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顾盻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写到这里,曹植忽然停了下来,甄宓原本念着这诗篇,脸色虽然在guntang红,但内心却是喜滋滋的。但此时见曹植骤然停下,忍不住瞪大眼睛,惊问道:“怎么停下来了?”

    曹植没有回答,吹干了墨之后缓缓将竹纸摺好,递给甄宓道:“宓姐,这是诗篇的上半阙,若是想要下半阙,那就请到兖州问小生要吧。”说完1裤出似笑非笑的神色。

    甄宓听完,不满地嘟起红彤彤的小嘴,骂道:“曹植,你好无赖明明是送给我的礼物,现在竟然只给一半,剩下的要宓自己去取”

    曹植闻言,哈哈一笑道:“若是宓姐不亲自来取,又怎显得这《美女篇》的珍贵。而且现在这个美女还没有长成,曹植不能一睹芳华,却是文思不继,写不下去了。”

    对于曹植这话,甄宓又岂会相信,只不过曹植这话却是从侧面赞她美貌。对于女孩子而言,哪个不喜欢被人赞美容貌的,因此甄宓虽然表面上1裤出不满,心中却是喜滋滋的。最后只是瞪了曹植一眼,娇嗔道:“小小年纪就这么油腔滑调,也不知道长大之后会骗来多少良家f裤女。”

    曹植闻言,翻了翻白眼道:“这个,植却是没有此心。”

    甄宓一偏头,轻哼道:“谁信。”说完顿了一下,扬了扬手中的竹纸,1裤出恶狠狠的神色说道:“你的赠礼jiejie只收到一半,如若今日不能交出另外一半,你休想离开。”

    曹植对于甄宓装出来那恶狠狠的神色直接无视,摊手笑道:“这《美女篇》的下半阙,植确实文思不继写不出来。不过植给的礼物自然要完整的,所以植准备用《灵芝篇》的下半阙来补齐宓姐的礼物。”

    “《灵芝篇》的下半阙?”甄宓听完,出了一声低呼。自从晚宴那天,《游子yín》跟《灵芝篇》出来之后,在整个邺城广为传颂。对曹植十分关注的甄宓自然第一时间就将这两诗篇拿到手细细品味了,她看完之后的反应也跟当初大厅之中河北众名士的反应一模一样。

    而《灵芝篇》在甄宓看来,却是曹植借灵芝草的高贵,来比喻赞颂“孝道”的高贵,与前面的《游子yín》形成呼应。只不过《灵芝篇》辞藻虽然华丽,也举了历代孝子作为例子,但就内容的深刻程度而言,确实不如《游子yín》。不过将其与《游子yín》放到了一起,倒是起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本来甄宓对这两诗篇的理解便是这样,不过现在骤然听闻,《灵芝篇》还有下半阙未写出来,甄宓的惊讶可想而知。

    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