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_第二百三十三章商业构思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三章商业构思下 (第2/3页)

此言,文稷当先眉头紧皱道:“四公子,曹大人下了禁酒令,这酒只怕…”

    未等文稷说完,曹植便打断解释道:“所谓酒楼,经营的并非酒,而是菜。本公子现,百姓平日所食甚是单调,而父亲崇节俭,官宦之家也不能经常设宴,故此官宦之家平日所食也甚是单调。因此本公子所要开这酒楼,经营的便是各种不同的菜式,而价钱也分各种档次,如此上至官宦世家,下至普通百姓皆能满足到。至于经营之中最为关键之菜谱,亦不必担心,本公子曾于藏书中觅得一记录先秦时各国王室所食之菜谱。只要觅得良厨,这酒楼自能开得成了。”之后,曹植又将经营酒楼的方法详细解说了一遍,听得司马孚和文稷都连连点头。

    其实经营酒楼,这是曹植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的。正如司马孚所说,这时代一些大生意,都已经被各大世家所瓜分,而诸如盐、铁等也受到限制。虽然曹植有不低的身份在,但曹cao也不会允许他经营这些东西。况且盐铁属于垄断行业,经营起来也太没有技术含量,而且这些东西虽然重要,但对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却不大。

    相反,经营酒楼,可以用此作为切入点,进而展大汉的娱乐业。虽然现在乃是乱世,不过这方面并非没有搞头的。最起码,作为大汉都城,未来的许昌将会集中一大批朝廷的蛀虫。这并非虚言,揽上天子这个大包袱之后,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最起码原来跟随天子从长安而来的那一批公卿大臣,曹netbsp;  这批公卿大臣里面,有贤有愚,贤者可以用,但愚者只能让他们当些闲职了,这里面自然要俸禄。以前天下各州郡每年都会上交税收,而公卿大臣的俸禄便是从这些税收而来。现在天下大乱,哪个诸侯会将朝廷放在眼内,而且他们也非笨人,现在曹cao拥天子,他们上税给朝廷不就是给曹cao吗?那跟资敌有何区别,这么蠢的事他们当然不会做。如此一来,所谓会上税给朝廷的地方,也就是曹cao治下之地,而供养这一批公卿大臣的钱帛,自然就是由曹netbsp;  由于之前长安朝廷混乱得很,那些官职刘协是胡乱封下去的,其中有些官职更是大得可怕。现在他们这批人跟着刘协来到许昌,虽然挂了不少,但幸存下来这些也属于有功之人,肯定又要一轮封赏。而曹cao要为朝廷正名,重新竖立朝廷威信,那么对这些有功之人就不仅仅只能要封官职,还要散财派钱,大肆封赏。这样方能让天下人觉得,朝廷还是那个公正的朝廷,官职并非儿戏。而这便是曹cao迎天子之后,第一个要吃下的苦果了。

    可以想象,那些挂着闲职的公卿大臣,平日无事可做,得了这么多钱帛,与其让这些闲人将钱留在手中或者不明不白地花掉,还不如让曹植赚去更好。到了曹植手中,这些钱可以挥用途的地方更多。

    而要让这些闲人将钱吐出来,用强当然不可以了。正所谓饱暖思yin欲,娱乐业便是这些闲人最好的销金窟。以这时代娱乐业的匮乏,曹植恐怕随便想几个点子出来,就足够了。而酒楼,便是曹植要展大汉娱乐业的切入点。

    事实上,整个大汉,也就只有许昌、邺城等几个有限的地方,能展娱乐业。现在许昌还在大建设的过程中,曹植现在cha足布局,时机拿捏得可谓十分准确。因此,当司马孚和文稷听完曹植的意见之后,虽然还有些疑虑,但都表态支持。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有了文稷的加入,让曹植手中的钱帛变得充裕起来。跟文稷约定好,以股份制的形式分成,这里面又要曹植解释了一大通。听了曹植这么好的建议之后,文稷自然举手支持。至于司马孚,虽然没投入多少钱,但其作为曹植的副手,日后很多事情都要其出面,因此曹植也将他纳入到许昌城内所有产业的股份分配里面。

    由于文稷的谦让,曹植独自占了七成,文稷代表文家占两成,司马孚则占了一成。这里面最吃亏的当然是文稷,不过他既然选择了与曹植合作,所谋自然更加大了。文稷相信,以曹植的才能,所得肯定不止这么少,而且曹植还有其身份在摆着,故此甘愿让利。

    事前该谈的都谈好,剩下的便是实际cao作问题。在场的没有一个当过商人,司马孚的家族中虽然有,但他并未接触过。不过虽然没有实际经验,但曹植以前所在的那个可是商业社会,耳濡目染之下一些经商的基本条件都是知道的。吩咐司马孚接下来便去购地之后,剩下的便是聘请工匠修建店铺,这方面暂时急不来,现在整个许昌城都是大工地,就算有工匠都被曹cao拉去修建宫殿和官员的府邸去了,因此工匠暂时难请。

    只不过,一旦这些地方都修建好,那么就会有一大批的工匠滞留许昌城,到时候曹植要找人修建店铺,只需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