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mdash;mdash; (第3/6页)
只是,我真的小瞧这个宦官了,父皇身边插遍他的党羽,朝廷当中,不肯依附于他的大臣又被排挤、打击,难怪父皇如此了,恐怕也是和我一样,发现王振势力做大时,已经悔之晚已了。 “还是王公公想的周到,本宫早就觉得一个人在上书房闷的要命了,有时候想捉弄师傅一下,也没有帮手,你最好帮我多找几个人来,哪天高兴,我们也好上演一出大闹上书房的戏码。”我笑着说,用一个八岁孩子该有的没心没肺的表情“谁耐烦读那么多书呢?” “既然公主也这么说,那这事,就交给长生去办吧,一定让公主满意就是了。长生告退。”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王振带着他的人,呼啦啦的走了。 不记得土木之变究竟发生在哪一年了,不过我现在明白的一点就是,在那一场劫难还未到来之前,我要做的,要学习的,实在很多。 [正文:第三章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这是我和王振的第一次交锋,我不得不承认,我输得很彻底。一个太监做到他的份上,用权倾朝野来形容并不过分,而我,说白了,不过是一场灾难后,凑巧跨越并行的时空,带着前世的记忆而来的女子,宫廷斗争的戏码,书上就看多了,实战嘛,就毫无经验。 不过输就是输了,也无谓给自己找更多的借口,好在,我还有时间可以学习,不到最后一刻,我不会放弃。 不过,尽管我对于王振如今的权势和地位有了正确的估计,第二天清晨,仍就让我吃了一惊,我踏进上书房的门口,里面竟然整整齐齐的跪了一屋子的人,我一看,除了师傅和日常在一旁伺候笔墨的两个小太监之外,还多了六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孩子,四男两女。 “都起来吧。”我尽量压抑自己的心情。 “谢公主。”众人齐声说。 “你们…” “长生参见公主。”我正想开口问一下这几个孩子的姓名,王振的声音却恰好从身后传来。 “原来是王公公呀。”我转过身,脸上露出笑容“你来到正好,这些都是本宫的伴读吧。” “正是,容长生为公主介绍,这个是户部尚书王佐的二公子,简芷,今年十岁,”他指着其中一个穿青色长衫的男孩说,那少年即上前一步,重又施礼,我微微点头。 “这个是兵部尚书徐晞的大公子,文彬,今年十岁。”穿秋色衣衫男孩上前施礼如故,我再点头。 “那位是尚书邝埜的公子,逸如,今年十岁。”穿天蓝色衣衫的男孩也照旧上前行礼。 “这个嘛,”王振指着最后一个穿白衫的男孩说:“这是长生的侄子,睿思,今年十一岁。”思儿,还不见过公主。 听他这么说了,那什么睿思的,才上前一揖,算是见礼了。我脸上虽然仍旧是微笑着点头,不过心里可火大了,竟然把自己的侄子送来。 “这两位小姐,是都御史陈镒家的两位千斤,文芝、文兰,都与公主同年。” “文芝/文兰见过公主。” “免礼吧。” “不知公主是否满意,如果觉得那个不合适…”王振装模做样的问了一声,却被我打断了。 “本宫很满意,多谢费心了。”我说。 “那,臣告退。” “嗯!”原本空荡荡书房里,忽然坐满了人,感觉还真是有些不习惯,不过按照侍读们入学的惯例,师傅还是说:“今天,暂且不讲书,大家只来对个对子吧。” 对对子看起来简单,其实学问却大,用来衡量一下众人的水平如何,好安排讲书的进度,却是极好的,当年我进学的时候,就在这上面吃了亏,诗我是会背几首,不过上学的时候,可没学过对对子呀,当时哪个糗呀。 不过,今天,没准就会有热闹看也不一定。 师傅出上联,他们对下联,众人之中,我独自居中而坐,这时视野倒好。 文芝、文兰坐在前面,师傅却只出了最简单的,不知道是怕女孩子对不上来会哭,还是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到了男孩子那里,方才提高难度。 出给王简芷的上联是:踏破磊桥三块石,是一个拆字对,王简芷支吾了半晌,脸红红的,终究没有对出,师傅没说什么,只是转而命徐文彬对来。 书房里,一时空气紧张起来,我转头看去,徐文彬见我瞧他,汗只是从额头直冒出来,更加说不出所以然了。我心里冷笑,真不知这些草包都是哪里划拉出来的,也难为了王振,下意识的向另一个方向看了一眼,却见王睿思嘴角挂着与他年龄挺不相衬的笑容,吊儿郎当的样子,让人一看就厌恶到极点。 一个对子转了大半圈,转到了邝逸如那里,我支起腮瞄了他一眼,按照王振的标准,我是不该指望这些纨绔高粱们,能对出对子的,没想到他却很镇定的说出了下联:分开出路两重山。 我和师傅几乎是同时点头,总算还有个行的,于是师傅又出了一联:书童磨墨,墨抹书童一脉墨。我忍不住好笑,此时,伺候我笔墨的小太监正在替我研磨,眼光一扫,就瞧见他手上黑黑的,师傅这对,却应景得很。 邝逸如想了想,脸上露出了笑容说: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 师傅点头说好,然后不免又问:“你怎么想到的?” 邝逸如说:“弟子家有烧火丫鬟名梅香,刚刚就偶然想到了。” 师傅点头,不再多说什么,转而看向王睿思,这回的上联是: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这是个妙绝的拆字对,我心里一喜,赶紧转身,等着看王振这个侄子对不上的窘样。 王睿思却拿起茶杯,慢慢的吹着沫子,还细细的喝了两口,直到师傅轻轻咳了一声,放才“当”的一声放下茶杯,翘起二郎腿,说:分片切瓜,竖八刀,横七刀。 这天之后,我就正式有了六个伴读,应该说是大大的逾制了,不过我身上,逾制的事情时有发生,父皇一心把我当成男孩子来教养,加上我出生前的就有的传说,倒没听说有人为此上奏劝谏过。 上午,我和他们一起读书,下午四个男孩陪我去跟侍卫学功夫,女孩子就在后宫学习针线,日子过得倒也惬意。 王简芷粗枝大叶,书念得一塌糊涂,每天课上背书时,总是东张西望,背了上句就忘了下句,于是我们常坐在下面给他提词,文芝、文兰距离他最近,不过这两个都是调皮透顶的,经常故意跳过一两句,引他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