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别师下山初显神功 (第4/5页)
刚接近岔路口,路旁的树林中踱出一个青袍飘飘的书生,年轻、英俊、魁伟,面如冠玉,剑眉人鬓,一双使目明亮有如午夜朗星。腰悬一把古色斑斓的长到,手中有一把没张开的玉骨折扇。 他一征,暗中喝了一声彩:好俊的年轻书生。 但他也感到奇怪:这书生躲在林子里干什么? 紫云书院那四五十位书生,包括附学生在内,他全都认识,都是本县的子弟,他哪能不认识?这位书生他却感到陌生,大概是远道来游学的吧?但他心中明白,这位书生来头不小,所佩的剑不是饰剑,而是真正的杀人家伙,书院的书生哪有这种凶器? “你过来”书生向他说,用扇子向他一招,读书入地位高,普遍受到人们尊敬。乡巴佬见了学舍中的准秀才,毫无理由地便感到自己低人一级。 他不介意对方的傲慢,顺从地离开道路,向书生走去,脸上绽出世故的微笑,问:“公子爷,找小可有事吗?” 书生目光灼灼有神注视着他,目不转瞬。 “好锐利的眼神!”他想。 书生的目光柔和了些,沉静地问:“你家住在哪里?”“山上。”他向山一指。 “这一带你一定很熟悉。”书生笑笑说。 “差不多,附近的庄子并不多。” “我向你打听一个人。” “公子爷要找的人姓甚名谁?” “姓名不关紧要,多年不见,也许他已经换了姓改了名。” “哦!这…”“这人瞎了左眼,年约花甲,高颧骨鹰钩鼻,右手有六指。早些年,他姓赵,名兴。” “哦!他目前仍然姓越,名却改为隆。”他不假思索地说。 书生大喜,欣然说:“好呀!他住在何处?” 他向山西麓一指,说:“顺着山脚绕下去,可看到一片森林,林北可找到两间低矮的茅屋,有一家是风水师贺瘤子夫妇,左一家就是六指赵的家,他是专门替人治牲口的兽医。” “哦!他几时做起治牲口的郎中来了?”书生微笑着,脸上有古怪的表情流露出。 “快五年了,他迁来时就干这门活。” “他与贺瘸子夫妇很要好是不是?” “这小可就不清楚了,反正毗邻而居,不好也得好,贺瘤子夫妇比他早来了约有两年。” “晤!贺瘸于本来是好人。”书生的语气令人难测。 “没有事小可要走了,天色不早了。”他举步欲行。 “劳驾你带我去找六指赵。”书生拦住了他。 “这…那地方很好找…” “带路。”书生不客气地说。 “小可…”“你敢不带?”书生沉下脸问,不怒而威。“小可有事…” 书生右手一伸,劈胸抓住了他的衣领。 两人一般高大健壮,但书生的手细皮白rou不起眼。论像貌五官,他并不比书生差,差的是穿得褴楼,脸色要健康得多。 “你如果。”书生凶狠地说:“我将把你打个半死,免得你抄近路去通风报信。” ““你不像个读书人。”他平静地说。 “晤!你很有胆气。” “拳头也够硬。”他说,一拳捣向书生的肚腹。书生冷笑一声,放掉抓领的手,顺势下沉,闪电似的改抓他的拳头。 他突然哈哈大笑,收拳仰身疾退,同时伸脚一挑,人已倒退丈外,撒腿便跑。 书生做梦也没有料到。一个村夫竟有那么快捷高明的身手。摔不及防,防得了拳头防不了脚,书生惊叫一声,左小脚内侧挨了一挨,斜退了两三步,几乎摔倒。 荀文祥是向山上跑的,脚下隆然发出声,状极匆忙,像是情急逃命,真像一个被鬼吓坏了的村夫俗子。 书生摇摇头,苦笑着喃喃自语:“这个蠢村夫手脚倒是真快,怪!我怎么竟然未能抓住他的拳头?看他奔逃的蠢笨像,不像是练武的人呢?” 位于刺林北端的两座茅屋,找起来并不难。再往北里余,有一座小村东,问起治牲口的六指赵,村民无不知晓。风水师贺瘸子,在附近更是小有名气。 当书生出现在茅屋前,虚掩的柴门看不出任何异样。倦鸟归林,屋后炊烟袅袅,说明屋主人已经回来了,可能正在后面做晚餐。 书生站在门外背手而立,右手的折扇握得死紧,轻咳了一声,叫:“独眼彪,你的老朋友有口信,要不要听听?” 右首的茅舍首先传出拉门声,屋仙也有了动静,首先出来了支着拐杖的贺瘸子,干扁的嘴唇抿得紧紧地,用那双不带表情的山羊眼,漠然地注视着来客。 书生淡淡一笑,点头打招呼,说道:“尊驾想必就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拐仙贺僧了,将近十年,江湖上的朋友一直不知尊驾的下落,想不到阁下竟在这荒郊僻镇上地方,得见尊驾的风采,幸会幸会。” 拐仙贺增漠然一笑,深深吸入一口长气,欲言又止,他似乎在考虑是否要承认自己的身份“公子爷,你是…”拐仙贺增终于惑然发问。 “在下申上杰,出道时尊驾已遁世失踪。” “哦!小老弟,你找独眼彪传什么口信?” “他出来就知道了。” 柴门开处,老态龙钟的独眼彪出现在门口,左手握了一柄拨火钩,独眼精光闪烁,目光落在书生身上。他戒备着问:“公子爷,你要找独眼彪…” “独眼彪赵兴,想必就是你了,像貌没有改变多少,好,很好。”书生神色平静地说。 “公子爷…”“在下申士杰,打扰打扰。” “你是…”“为你带口信来,你是不是独眼彪赵兴?”“不错。是谁的口信?” “哦!你不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