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倾天下_第56mdash;mdash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mdash;mdash (第5/6页)

实在是吃它不消,强烈拒绝一切花花草草,只叫她帮我把头发分成左右两把,交叉绾在发架上,中间横插一金錾花扁方,然后用针把发稍和碎发固定牢,再将后面的耳边的垂发梳成扁平状,末端用发带束起,微微上翘,形似燕尾,这样就不愁捉不住首饰了。

    容嬷嬷梳头梳得多了,原说发架只适合头发稀疏的人使用,好撑得起形状,我做未必可以好看,不料发尾束好之后揽镜前后一照,轮廓亦极清爽简洁的,这才无话可说。

    我用手试了试扁方稳固程度,对镜吐口长气:好在这是在清初,要落到慈禧太后那时代,动辄头上梳一“大拉翅”好好的姑娘,顶着巨无霸麻将牌走来走去,那可不sb了么?因扁方两端露出的点翠花饰已足够艳丽活泼,除了用以固定、装饰发髻必不可少的勒子、钿花、疙瘩针、老鸦瓢等满族特色首饰,容嬷嬷从钟粹宫带来的其他首饰我一概不用,只加上一件羽毛点翠的红珊瑚蝙蝠云头宝石坠角串珠流苏,戴在发髻顶端,特意在扁方一端的轴孔中垂下一束珠穗,试在室内走了几步,一步一摇,行动有节有韵,总算过得去了。

    怪不得容嬷嬷着急时间不够,洗头不算,仅仅是梳好发髻挑选首饰就耗了大半个时辰。

    帮我上完西蜀所处的补鬓油和润面油之后,就到最为重要的面部上妆,容嬷嬷先将胭脂与白粉在手心调和,使之变成檀红,一抬手就要往我面颊上抹。

    我闻着香味太浓,吓了一跳,把容嬷嬷喊停,细看粉色,又嗅了一嗅,问她这是什么粉,她居然不无得意地告诉我这是掺有龙涎香的滑石铅粉,色彩统一,敷色均匀,可有庄重、文静之感,乃是荣妃娘娘最常用之物。

    我听了差点没死过去,铅粉有毒的好不好,还常用?不毁容也早衰啦!还有什么龙涎香,名贵是名贵了,但那是抹香鲸的消化道分泌物,没事拿来涂脸上?会得疯鱼病的吧?

    当着容嬷嬷的面,我也不好过多表示,只推说这粉太厚我不习惯,又问明盛在玉盒里的胭脂膏的成分乃是红蓝花、重绛、石榴及苏芳木等天然原料,这才自己动手用细簪子挑出少许,用水化开,仔细拍在脸上,然后取出随身香袋里上回游岛时在四阿哥那儿拿的可以浴后涂身香肌利汗的十和香粉饼子,调粉近于清新透明的rou色,轻轻罩在面上,使得胭脂之色透出肌肤,望来有若桃花、飞霞,真正吹弹得破。

    年玉莹的五官本身底子就很好,我连眉型都不用修用描,刷睫毛也省了,敷完面,只又连续挑了几次胭脂膏子,每次一点儿,以多层花瓣式样点染红色,再小心蘸取透明木犀香油当作唇彩,沿着唇线内、唇膏的外边缘薄薄涂抹一圈,奠定山水画般的晕染效果——最炫目的樱桃小嘴出炉!

    容嬷嬷在我身边十几天,从不见我费心修饰自己,此刻见我丝毫不要人服侍,就将这一套施为做下来,惊得目瞪口呆,连一旁两名执镜捧水的小宫女也目不转睛地只管盯着我的脸瞧。

    本来要说化妆的水平么,哪里轮得到古代人来教我?从前我为了扮靓,连左眼戴绿色隐形眼镜,右眼戴紫色都尝试过,现在不就是要化个过年妆么?虽然古代的化妆品是天然了一点,用具也不专业,但难我还是难不倒的,康熙四十八年春夏季清宫彩妆的流行趋势就交给我来发布好了。

    总算把一张脸忙完,已经快近午时开宴,小太监魏珠从康熙那边过来连催了几次,里面忙,都是关着门就把他打发了,而我坐得也乏了,从椅上站起,由容嬷嬷和小宫女细意服侍我穿上格格旗装。

    换衣中,我一眼瞧见衣摆的锦织丝绒饰纹还泛着崭新光泽,只觉刺眼,在我的观念里,素来认为丝绒衣裳一定要半旧不新,才有那份贵气妖娆,但过新年穿新衣也是硬道理,没的挑剔,何况一整套旗装,我的注意力的唯一的焦点全要集中在维持一双花盆底鞋的平衡上,相形之下,别的细节也就无可无不可了。

    从头到脚整装完毕,容嬷嬷又在谆谆教诲我待会儿入席的注意事项,我这两日睡不着觉,早把宵夜吃足了,打定主意横竖豁出去拼它一天不吃不喝也算不得什么,不管容嬷嬷说多少话,我只管漫应着声儿,不一会儿魏珠又来了,乍一见到我,竟然在门沿就绊了一跤,摔个前滚翻,逗得屋里人都笑起来。

    我问魏珠这提早开锣唱的是哪一出戏,他扶着帽子爬起来,笑道:“玉格格冰雪精神,珠玉容光,甚为摄人,奴才不曾预备,失仪之处,大胆求玉格格勿怪。”

    魏珠为人伶俐,近期在康熙身边接送多了,碰到场面上也颇能来得几句,但这番话还是让我有点意外,细审他面上神色,却又果似不大敢正眼瞧我,跟从前我着侍卫服行走时可以随意玩笑情景不同,想来宫中规矩严明,太监们对一位格格的态度自然和对侍卫的要不一样,因置以一笑,检查一下容装,就要跟他出门——临出门并不忘从床边柜里拿出事先封好的赏银分别塞给容嬷嬷和两名小宫女,无论如何,她们也算服侍了我几日,等下还要回钟粹宫复命,过了今晚,就算我还能见到她们,也是新年了,趁早打赏有利无弊。

    果然三人接下赏银,一颠在手里便知是超过一两的大赏,立时喜形于色:一个六品格格的年俸银才不过三十两,我一出手给她们的加起来就超过三两,就连容嬷嬷是荣妃娘娘钟粹宫的老人,眼皮子不算浅的了,也很能看上眼哩,如何不欢喜?

    两个小宫女先给我磕头谢了赏,魏珠素来深知康熙给我的种种打赏,向日也没少在我这儿得好处,对我出手多少有数的很,我这边在给容嬷嬷她们银子,他很有默契地又在旁边添了几番话,引得容嬷嬷还要行礼,却被我拦下,双方把宫廷万能句型对答了几个来回,也算一笑泯纠结。

    在宫里混,想要登上好主子排行榜,想要麻烦不上身,慨于赏钱就绝对是主力必备武器。反正随园那么多花瓶古玩,现在我是随园主人,没钱了尽管偷一样拿出去当掉,不愁没银子进门,只要给银子的、收银子的,皆大欢喜,其它都是后话。

    除夕盛宴,帝、后、妃、皇子、皇孙以及王公贵族,都要带上全家在乾清宫举行盛宴,但满人习惯一日两餐,重头戏是在晚上,中午不过走个场儿热闹热闹,像我是没有小家庭小团体的,无非康熙到哪里我就跟在哪里,因眼下这时辰康熙和已经进宫来的阿哥们还没去西殿宴所,而是都在东暖阁聚着,魏珠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