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三国好孩子风渐起 (第2/3页)
,也只会是一个累赘和麻烦,说不定还有危险。依小弟之见,适合给二哥你做妻室的,只有那位林姑娘或者吕温侯的千金,也谁都不比这个女人差。” “小屁孩子,不懂就别胡说,你伯父尸骨未寒,我怎么会想那些事?”陶应向陶基呵斥一句,又哼哼道:“再说了,你以为那两个小丫头就是省油的灯了?一个是吕大麻烦的女儿,一个更麻烦,从我回徐州就没见过她,你伯父死了也不来上一柱香磕几个头,简直没家教。” “林姑娘来过。”陶基语出惊人,道:“前天二哥你出城去巡阅陈到、徐盛招募新兵,那位林姑娘就穿着孝衣来了,给伯父磕头上香,还哭了一阵,我本来想留下她,但她不肯,就又走了。” “我出城她就来了?她是故意要躲开我吧?”陶应有些恼怒,暗骂自己的女人运简直比战场运还烂,碰上的女人一个比一个麻烦,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光棍身? 便宜老爸毕竟还是尸骨未寒,陶应也不方便过于去考虑个人问题,所以将陶谦安葬之后,陶应除了调整徐州人事之外,主要jing力也放在了chun耕和扩军这两件大事上,其中扩军更是重中之重,虽然现在臧霸率军回归,陶应也在豫州收编了大量降军,徐州军队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五万之众,但是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这点兵力还是远远无法满足陶应的需要,所以陶应很快就敲定了主意,决定将军队扩编至七万以上——还好,陶应在豫州抢了一大笔钱粮回来,又夺回了小沛粮仓,所以扩军需要的钱粮方便倒用不着过于cāo心。 因为接纳了大量周边流民的缘故,徐州军队在扩军方面进行得十分顺利,基本上在安葬陶谦的同时,负责新兵招募工作的陈到和徐盛就已经完成了招兵任务,一口气为陶应招募到了两万新兵,还全是十五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壮丁,具有成为主力战兵的潜力。陶应闻报大喜,也立即领着鲁肃和陈登开始了新军的组建工作,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糜竺又一次登门了,主动要献给陶应军粮两万斛,铁三万斤,布千匹,马五百匹,帮助陶应组建新军,陶应再度大喜,顺势提出请糜竺重新入仕,但糜竺坚决不受,很快又告辞而去。 不管怎么说,长期以来一直给陶应捣乱的糜竺这一次如此大方,倒也证明了他确实有悔罪之心,所以不仅陶应对他颇为感激,对糜家恨之入骨的陶商和陶基也对糜竺印象大为好转,不再反对陶应请糜竺重新出山,曹豹和陈登等人保持沉默,惟有鲁肃小肚鸡肠,一再jing告陶应不可被表象迷惑,千万要小心财力强大又曾经与刘备交往过密的糜竺,陶应则不以为然,还让曹宏撤回了暗中监视糜府动静的密探细作。 忙忙碌碌中,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初平二年的chun暖花开之时,随着天气ri渐转暖,徐州五郡也逐渐走上了发展正规,陶应正想松口气休息一下,曹宏负责的细作却从九江带来了噩耗,收了陶应传国玉玺求和的袁术小袁三公也不知道是不是吃错了药,竟然又开始在九江当涂一带集结兵力,扬言要渡河北上,取道沛国来攻徐州,至于开战理由,则是报复陶应企图吞并九江的恶行,先发制人给陶应一个教训。 听到这个消息,目前还不是太适应这个时代游戏规则的陶副主任彻底糊涂了,心说自己什么时候说过要吞并九江了?现在徐州的情况放在这里,我敢随便打扩张么?倒是陈登一语中的,直截了当的告诉陶应“借口,这只是一个借口!老主公新丧,主公你新继徐州,内部不稳,袁术想要趁火打劫,便找了这么一个借口撕毁和约,乘机对我军开战。” 说完了,陈登还又补充了一句“或许这个借口还是别的诸侯给袁术找的,以袁术的贪婪与欺软怕硬,有意挑起我军与袁术开战,只需派人在寿chun散播一点谣言,说我军有意袭取九江,本就贪婪徐州五郡的袁术就算明白是谣言,也必然顺水推舟,以此为名撕毁和约,出兵开战。” 陶应离席起身,在刚属于自己不久的刺史府里绕了几个圈子,皱着眉头说道:“袁术想趁火打劫并不奇怪,我只奇怪一点,袁术如果和我军开战,首选目标应该是广陵才对啊?我军主力全在北部,广陵兵少并且道路遥远,我军主力增援不便,袁术攻打广陵远比直接攻打彭城容易,为什么又偏偏要舍易取难?” “袁术或许是在顾忌刘繇。”鲁肃提醒道:“广陵紧邻丹徒和曲阿,这一带是刘繇的大本营,袁术又与刘繇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害怕被刘繇与我军联手夹击,所以才选择直捣彭城。而且从寿chun出兵到彭城,也要比从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