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孩子_第一百四十八章兵临寿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兵临寿春 (第3/3页)

做是典型的以卵击石,但是没办法,小袁三公当时不清楚陶应对刘皇叔的态度,为了牵制住徐州主力,争取到单独收拾刘皇叔的宝贵时间,小袁三公也只好硬着头皮让桥蕤以卵击石一次了。

    桥蕤劫营的结果是理所当然的,队伍出城不久便被ri夜cāo纵襄阳炮轰击yin陵城的徐州军队发现,飞报到陶应面前后,陶应立即出兵迎战,一番夜战下来,桥蕤派出三千军队只有不到五百人逃回yin陵城,余下的不是被徐州军队歼灭,就是被迫放弃武器向徐州军投降,yin陵城中的最新状况也通过俘虏之口,交代到了陶应面前。

    从俘虏的交代来看,yin陵城中的粮草和守军兵力都问题不大,粮草至少可以坚持半年以上,守军兵力也还有六千以上,足以和徐州军队抗衡一番。但弱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守军士气十分低落,上上下下都对长期久守yin陵城的信心严重不足,很多守军将领都在打着向南突围的主意;同时徐州军队的襄阳炮对yin陵城墙的破坏很大,主战场西门的城墙已经出现了多条裂缝,桥蕤虽然指挥军队全力修补,但是效果不大,估计要不了四五天时间,就有可能彻底垮塌。

    摸清楚了这些情况,又确认了没有刘皇叔这个最大威胁,陶应再不客气,命令襄阳炮继续轰击yin陵城墙之余,也开始拿出全部jing力攻打yin陵城,又调来了当涂的宋宪生力军以及宋宪麾下的炮灰新降兵,集中了所有攻坚力量,ri夜不停的全力攻打yin陵城。而经过一天多时间的苦战之后,伴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一段yin陵城墙终于在襄阳炮的连续轰击面前彻底垮塌,徐州将士踏着城墙废墟杀入yin陵城内,桥蕤被迫无奈,只得率军向没有徐州军队的南门突围,陶应派出高顺率军追杀封堵,桥蕤几次试图逃回寿chun都被高顺杀退,走投无路下只能向南逃往合肥,高顺率军紧追不舍,几乎将桥蕤败兵杀光诛绝,最后桥蕤逃回合肥城时,身边士卒已经不到二十人。

    至此,淮南北部的重镇除了寿chun外,已经尽数落入了徐州军队之手,同时淮南军队的两波援军也被徐州军队尽数杀败,再加上刘繇也开始在历阳一带搞风搞雨,牢牢牵制住了淮南军的历阳主力,淮南军队的其他援军也已经指望不上,所以寿chun实际上已经成了一座孤城,而陶应也没有满足现有胜果,让主力队伍稍做休整后立即挥师西进,集结包括新降兵在内的四万五千大军兵临肥水河畔,刀锋直指淮南军队的大本营——寿chun!

    这还是陶应第一次亲临肥水战场,和斥候探报的一样,肥水河面的平均宽度大约在八十步左右,属于一条不大也不小的河流,突破不易但只要舍得伤亡也难度不高。而唯一让陶应皱眉的是寿chun的护城河,寿chun城紧邻肥水,护城河自然也引入了肥水活水,又深又宽填塞极难,同时寿chun的城墙也比yin陵的城墙高出了半丈以上,正面强攻十分不易,徐州军队想要强攻得手,付出的伤亡恐怕绝对不小。

    隔着肥水用原始望远镜观察了寿chun城防许久,放下了望远镜后,陶应向旁边的鲁肃和高顺等人问道:“子敬,各位将军,怎么样?你们觉得这寿chun城该如何打?”

    “恐怕不好打。”沙场经验丰富的高顺第一个摇头,沉声说道:“寿chun城池太过坚固,我军攻取不易,主公恐怕得做好长期苦战的准备。”

    “肃也是这么认为。”鲁肃附和道:“姑且不说寿chun还有肥水这条天险可守,我军突破必须付出一定代价,就算寿chun城下是一马平川,我军想要拿下寿chun也不容易。毕竟,寿chun是袁术匹夫的都城,守备之完善,远在淮南诸城之上,我军想要一战而下,甚是艰难。”

    “时间,我们倒是还有一些。”陶应沉吟道:“不过就算我们可以长期久持,恐怕也耗不过袁术匹夫,袁术老匹夫穷兵黩武,重敛于民,寿chun城中肯定囤积了大量粮草,我军怕是与之对耗到明年,也耗不光他城里的粮草。强攻强渡的话,伤亡过大,今后的仗也没办法打了…。”

    盘算了片刻,陶应摇了摇头,微笑说道:“没关系,反正我们还有点时间,不用急着抢渡肥水,先在肥水西岸扎下大营,派军士四处采伐合用木材,多赶造一些霹雳车侯用。再有,把霹雳车推到河边去,把对岸的敌人工事该摧毁的都摧毁了。至于具体如何攻城破城,容我仔细考虑。”

    徐州众文武一起躬身唱诺,陶应随意点头,尽是坏水的脑袋里却在不断苦苦思索“该怎么拿下寿chun坚城?历史上的曹老大,是怎么拿下寿chun城的,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寿chun城和袁术的队伍里,又到底存在那些破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