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七星剑阵1 (第8/11页)
紫阳真人虽然城府深沉,一时竟也搞不清眼下少年,又是在捣什么鬼? “小兄弟接住!” 随此话音,只见疯侠果然脱手掷出一柄寒光闪闪的长剑,带著破空啸声,竟向徐玉麟头顶指来。 只见他两肩未晃,人已平地拔起两丈之高,伸手一捞,恰好握住了那柄如飞矢般的剑柄,半空里一式“玄鸟划沙”轻轻落地,点无声息。 他这无意中流露的一手轻功身法,直使在场人众,无不暗自赞叹! 徐玉麟双足点地,犹如渊停岳峙,期然道:“在下以这柄普通钢剑,与贵掌门决一雌雄,胜败当两无怨言。”言毕,两目注视剥光,气定神凝。 场上围观各派人手,以及紫阳真人,这时才明白他身后长剑,必是把神兵。 徐玉麟这种不愿占人分毫便宜的磊落气度,非但使与搏斗无关之人心折,就是紫阳真人也觉得这位年轻对手,实是个心术正直之士。 紫阳真人横剑肃立,双目微垂,峨嵋派的剑法门户亮出。 可是谁也看不出那位飞云堡主徐玉麟,此时是列的那家路数? 然而,行家眼中,一望便知,这两人都是个剑圣手。 场上,那多的人,却是一片鸦雀无声。 每个人两眼瞪的般大,摒息静气,等待著一场罕绝武林的测斗。 但见这一老一少的两名对手,距离两丈之远,互相抱剑对峙,久久未见动手。 不过,凡是擅于剑者,谁都知道这乃是“以气御气”以剑持敌的上乘剑术心法,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在这种静得令人喘不过气来的相持态势之后,那必将是一场惊天动地激斗啊! 空气绷紧得直似张拉满了弦的巨弓,令人感到死亡即将来临的恐惧! 蓦地,同时两声冷哼,但见两条人影,在微晃之间,被两团青芒罩住。 人影不见了,青芒大盛之下,倏的由三合一,在日光照射中,翻翻滚滚的旋转不停。 围观人众,有的惊呼出声,有的大气都不敢喘。 但是,武学造诣高深的人,已自看出,这两人名虽斗剑,贵则是将无穷内力,导于三尺青锋,藉剑以斗力。 他们何以如此?在紫阳真人的算盘上,打的是:对手年仅弱冠,功力再高,终必有限。如此“以剑驭力”寓力无形,必将其一举而系毙! 可是,一加一等于二,算盘虽打得正确,但他遇上了个例外的“一” 这个“一”何止超出他预料的百倍? 徐玉麟一见紫阳真人“藉剑驭力”情知其用心之狠毒,故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力聚左臂,导注剑锋,居心与其一较上下。 两圆青芒滚动中,突的一声金铁撞震,青芒倏敛,两条人影打个照面,各自缓缓后退开去。 但见紫阳真人面色难看已极,退了几步之后“哇”的喷出口鲜血,倒坐地上,闭目调息起来。 徐玉麟也是头冒热气,神情凝重,但他却依然停立当场,并未跌坐下去。 啊!两人手中俱都是仅有一把剑柄,而那三尺青锋,却碎成片片,撒落地上。 原来两人仅在一招的击实上,彼此手中宝剑,同被内力相触而震碎,这种搏斗方式,的确罕见,骇人之至! 两人一坐一立,胜负已至为明显。 当代十二名剑手之一的紫阳真人,兼峨嵋掌门之尊,纵横江湖数十年,几曾遇上过这种惨败?其心境之悲愤,不言可知! 徐玉麟虽然在这场剑斗上又估了上风,但是却未获得围观人众的喝彩,因为谁都被这种罕见的情况,震骇得楞呆了。 紫阳真人尚未调息完毕,只见峨嵋门人队中,一阵搔动之后,群吼出声,两百名高手弟子,竟向徐玉麟围拢上来,纷纷动手。 少林掌门净心大师,念声“阿弥陀佛!”正要出言制上这种违犯比武规矩的惨斗,只听春雷乍惊似的一声沉吼,紧接著“轰隆”大震,广场上尘土飞扬,令人双目难睁,身躯摇晃。… 一切又趋于平静,广场上多出了个三尺见方的大窟窿! 峨嵋派两百余手持兵刃的门人,浑身尘上,齐都怔呆在当场! 飞云堡主徐玉麟双目冷电一般,还扫了峨嵋门人一眼,宏声道:“在下原为避免一场无为杀却,而与贵派掌门个人比斗,点到即上,今贵派掌门已败于在下,尔等何以不遵武林规矩,徒逞匹夫之勇?你们那个不服,尽管上来,试试能否接下我一掌?” 话音甫停,紫阳真人霍地跃起,向其门人喝道:“你们这些废材,还不跟我走,呆在那里做甚?”说罢,头也不回,竟自往少室峰下走去。 两百余名峨嵋门人,犹如xiele气的皮球,彼此相顾之下,也只好莫可如何的一向离去。 青虚道长心中正自不住的打鼓,但见青城一剑顾天南,闪身跃近徐玉麟,双拳一抱,笑道:“请问徐少侠与两位前辈异人‘神州二奇’,怎么称呼?” 徐玉麟微微一怔,迭忙还礼,尚不知如何作答,却见少林掌门净心大师,在四个灰衣小弥陀护拥之下,缓缓走上场来。 以少林掌门之尊,这突然的行动,直使青虚道长以及所有门下,颇为错愕,竟自掘气凝神,严阵以待! 却见净心大师,低头绕著那三尺见方的大窟窿,走了一匝,然后踱近徐玉麟身边,向他那只红色小葫芦,抛过一瞥,合掌当胸道:“睹技触物,益使贫僧缅怀故人!请问少施主,几时做了钟离二老的门下?” 徐玉麟并不识得净心大师,仅从疯侠口中,略知其容貌,今见这位光头大脑,满面慈祥的胖和尚,雍谷庄肃,宝像万千,料知必为少林掌门,是以迭忙行礼道:“晚辈徐玉麟见过掌门大师。” 净心大师合掌还礼道:“贫僧原知少施主乃是上情道长高足,但今日一见,却技出钟离二老,这就使贫僧颇感不解了!” 徐玉麟微一沉思,答道:“晚辈这招‘风雷掌’,是日前于伏牛山向两位老人学来的,不知掌门大师所指是否为此?” 净心大师复又颔首问道:“你那只红葫芦上面可有‘玉华洞’三字吗?” 徐玉麟点头默认。 倏的,净心大师神色微凝,肃然而道:“普天之下,近百年来,除钟离二老之外,无人能此旷世绝学。贫僧昔年曾与二者有一面之缘,而结为莫逆,但从此再未把晤,晃眼六十余年,贫僧还以为二老已了却尘缘,想不到…” 他说到这里,微作凝思,双目精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