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命运 (第1/4页)
第一章 命运 棉花映紫祠小, 越禽声里春光晓。 铜鼓与蛮歌, 男人祈赛多。 客帆风正急,葛柚偎墙力。 极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悉。 …菩萨蛮·孙光宪 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小小的村落,叫做“三井村。” 村里有三口井、近百户人家、上千位村民,临山而居,与世无争,只是迎着春花秋叶、夏阳冬雪,一日一日运转着农耕狩猎的生活。 这年秋末,正是农收时节,家家户户都忙着干活,为了来冬储粮做准备。 一个寂静的雨夜里,村尾的石家生了个儿子,哭声有如雷响,石家夫妇欣喜欲狂,请客热闹了好几天,迎接这个小生命的到来。 算命的算了又算,批了又批,石家夫妇决定给孩子取名叫雅夫。 石河清是个沉默的父亲,杨如馨是个慈蔼的母亲,夫妻俩都爱静不爱多言,但雅夫就像每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他爱叫爱闹也爱笑,带给这个家庭许多欢乐的时光。 从小,雅夫就爱听风声、水声、鸡啼声、敲锣打鼓声,各式各样的声音都让他饶富兴趣,但在一些很深很深的夜里,四周安静得就像墓地,雅夫总会觉得格外害怕。 这时,杨如馨就得哄着儿子。“雅夫乖,雅夫快快长大。” 雅夫贴在母亲怀中,聆听那摇篮曲,沉沉的睡去。 爹很少说话,家里常常都是静静的,但他喜欢娘的声音,他真的很喜欢。 日出日落,青山依然,几度夕阳,如此过了五年,石家一直没有再传出婴儿的哭声,雅夫总觉得有些寂寞,老是缠在娘的脚边说:“我要弟弟,我要meimei…” 杨如馨给闹得没办法,适逢村长家刚生了第三位千金,她便拎着贺礼,带着雅夫上门拜访,并不忘记叮咛道:“你可得安静瞧着,那就是小meimei了。” 杨如馨忙着和村长夫人道喜,两个女人有说不完的话语,就由得雅夫去看个仔细。 好可爱,好漂亮,好像娃娃,不!这本来就是一个娃娃。 雅夫发痴一样的看着那熟睡中的婴儿,突然,她睁开了晶莹的大眼,打了个小小的呵欠,把雅夫吓了一跳,却又觉得有趣得紧。 “看够了吧?该回家去了!”杨如馨拉起儿子的手。 雅夫双脚却像黏在地上,怎么也不肯动弹,直到那小娃儿哭了起来,杨如馨急得把儿子抱起来,慌忙的道别离开。 在回家的路上,雅夫突然抬头问道:“娘,我可不可以要那个娃娃?” “为什么要那个娃娃?”杨如馨惊讶的问。 “我喜欢啊!她哭起来好好听啊!”雅夫坦率无邪地说。 杨如馨闻言笑了“好,等你长大了,娘就替你说去。”长大、长大,雅夫一心一意只想赶紧长大。 然而,当时他并不明白,在一夜之间长大,却是人生的一种遗憾。 隔天,又是一个晴朗的秋日,石家夫妇都外出农忙,雅夫独自留在屋里,玩着玩着便睡着了,这时,山上的猛虎饿昏了,下山咬走了正在睡梦中的雅夫。 在昏沉之中,一切就像是梦一样,雅夫甚至不觉得疼,只感到身上湿湿热热的。 正午时分,石河清和杨如馨背着农具回到家中,看到小床上一团混乱和血迹,吓得心跳都快没了。 两人拿起镰刀锄头一起追上山去,拼死拼活的把雅夫救了回来,猛虎也被吓走了,但夫妻俩却因受伤过重,奄奄一息。 当村长周百彦率领救兵赶上山,只见石河清挣扎着最后一口气,哽咽道:“求求你…照顾这孩子…” 周百彦还没来得及答应,石河清抱着已经断气的妻子,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小小的石雅夫望着这一幕,他没有哭号、没有流泪,那双眼眸却平静、深邃得惊人,似是了悟这世间最深的悲哀。 长大,原来是这么痛、这么苦的一件事,从那天起,雅夫便不曾再开口说话。 经过大夫仔细疗伤后,判断孩子可能是因惊吓过度而不肯开口,但村民们却传出中邪之说,仿佛都是这孩子带来的不祥之运,才会将自个儿的爹娘都克死了。 周百彦身为一村之长,当然负责安葬了石家夫妇,只是雅夫才刚满五岁,却烙上了危险的印记,看来除了周百彦,也没人敢收留他了。 想起石河清最后的遗言,那紧抓着他衣袖的力道,周百彦怎能置之不理? “这孩子变成了个哑巴,留下他也不知道怎么教养他?” “谁晓得他还会不会克死别人?太可怕了!” “把他送到别村去吧!作个学徒或什么的,别让他留在咱们这儿!” 在众人议论纷纷之中,周百彦坚持把雅夫接回家,让刚生产完的妻子照养,这已经是他第三个女儿,看来他命中是注定没有子嗣了。 就把这孩子当作是老天赏给他的儿子吧!周百彦这么对自己说。 ** 村长夫人苏珍珠一看到雅夫,整颗心马上都软了,她对于这个失去爹娘的孩子并不排斥,想起这孩子的娘杨如馨,可也是她的手帕交之一呢! 但她对流言也不敢不忌讳,唯恐自家人会被“克”着。身为母亲的人,总是比较自私的,她必须先保护自己的家庭。 虽然她答应了丈夫要照顾雅夫,却和丈夫约定,绝不可将雅夫收为周家的孩子,等他一满十五岁,就该让他自力更生。 周百彦考虑片刻,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