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一份完美的无爱不欢情 (第2/4页)
尼歌剧院看歌剧呢。 这就是爱情吧,它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无比纯洁,比如周芬娜,也可以让一个人堕落成魔鬼,比如戴晓蕾。 而我,因了爱情,伤痕累累,再也没有力气去爱第二次一样,即使我喜欢沈钧,可让我再如从前一样燃烧,我真的做不到了。 这是爱情的悲哀。 沈钧说会等待我,他说,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爱情。他说,从前你的爱情是一件华美的衣服,华而不实,而我是一件纯棉的背心,穿上之后让你暖心暖肺。 每个人都会遭遇爱情,我曾经以为,这一辈子我只爱顾卫北,再也不会爱上别人,但当另一份完美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时,我发现自己竟然不想逃脱。当然,戴晓蕾告诉我说,她也不想逃脱。 非典过后,她从澳大利亚回国,然后她在第一时间通知我,这次她又恋爱了,是美院的一个老师。她说,真的,我这次感觉到了爱情的神秘和力量。 她形容第一眼看到那个男人的感觉,像一道闪电。 闪电,是很容易刺伤人的,但她准备飞蛾扑火地爱了。 两年后的戴晓蕾,已经是一个气质非常绝妙、非常性感的女子了。 如果你走在大街上,有一个穿着黑色高领毛衣和红色苏格兰裙子,并且穿着一双翻毛棕色靴子的女孩子,她的肩上有俄罗斯的大披肩,流苏有半尺长,棕黄的乱发,冷静的眼神,甚至有点冰雪俏佳人的味道,那一定是戴晓蕾。 苏宜清第一次看到她的身份证时说,怎么会一脸的哀愁? 苏宜清是戴晓蕾在美院进修时的老师,戴晓蕾为了考上法国的美院准备去进修,当苏宜清进入她视线的时候,她发现了一个长相优雅的男人。 不似那些艺术系的男生,永远的蓬头垢面,永远是耳朵上打满了洞。苏宜清不,苏宜清穿纯棉的白衬衣、米色休闲裤,那淡定和悠闲让人觉得别人永远是匆忙的。 他不留长发,不和女生打情骂俏,上课来,下课走。女生们的暗恋是良辰美景虚设,半点入不了他的眼,他的眼神总是很渺茫,如戴晓蕾的眼神一样,他们第一次看到彼此,就觉得似曾相识。 那是一种孤单的眼神,因为找不到这世界温暖的出口而孤单。 上苏宜清的课,戴晓蕾的手会颤抖起来,他教她临那些法国印象派大师的画,说她的感觉到位,有时候,他拿着她的手画最关键的一笔,那时,戴晓蕾的手就会抖动起来。 楼下开始有男生叫戴晓蕾的名字。戴晓蕾,戴晓蕾——声音很固执,戴晓蕾心凉似水,不为那些青涩男生所动,正如当年与孟家伟无缘,她不喜欢那些青涩的男人,她有自己的固执与等待。 他们都彼此明白,却又觉得隔阂着什么。 后来,两个人好长时间不说话,眼神逃避着。 美丽的戴晓蕾渐渐消瘦下来,除去陈子放,这是她第二次动心,她总是喜欢这种飘渺的男人,似一缕青烟,根本抓不住,但却牵她的神扯她的经,她觉得,这应该是爱情。 爱情,是从陈子放那里学会的,学会了,就再也忘不掉。 很多本事不用就作废了,很多激情不用就过期了。 她准备再好好地爱一场。 她为伊消得人憔悴了!再瘦的牛仔裤也会有空隙,她的画放到画店里能卖出一些,所以,她一个人在外面租了房子,美院很近的一个小区,一室一厅,里面摆满了她的画,当然,还有那些衣服。她的眼光总是很独特,买的衣服总是在她再次改造下别具一格,比如给牛仔裤加光片或打洞,在裙子上缀流苏,散乱的衣服堆在床上,所谓的床,只是一个床垫子。她常常把海藻一样的长发垂下来,赤着脚在屋里走,屋里最显眼的东西是一面镜子,常常,她一个人呆呆坐在地上照镜子,好长时间才有眼泪掉下来,她看镜子,好像镜子是苏宜清,那深情注视,就是苏宜清此刻的眼神吧。 爱情,就来得这么猝不及防。 如一只利箭飞驰而来,一下击中了棉花。纵然她知道苏宜清是有妻子的,他的妻子在法国进修,可是,她顾不得了,所以,在一个春天的黄昏,她推开苏宜清的门。 是一间她看着那么熟悉的屋子,到处是画,画中是衣服和早春的梅花,苏宜清正在画着什么,她走到他身边,看到了他画的画。 是一个女子,在窗前站立,穿着一件紫衣,眼神忧郁,窗外,却是繁花似锦。 那是她。只能是她,因为锁骨间,亦有一粒小小的痣。 她从后面抱住他:你救救我。求你,救救我。 他反身抱住她:我早已不能自拔,你还来引诱我到深渊,从看到你的眼神,就知道你是我的毒药,我的毒药我的解药,那都是你!戴晓蕾!戴晓蕾! 他们吻在一起,如两条落水的鱼,重又找到新生的快乐,他说,原来,在水里是这样的慈悲,她说,因为慈悲,所以我懂得。 欢爱如烟,夜夜桐花万里路。戴晓蕾觉得自己一辈子有这一次足矣,她变得快乐起来,如新妇,为他煮着江南乡下的小吃,又撒着娇:我要你抱我。 日子总是嫌短的,戴晓蕾只和苏宜清待在一起。先去西藏,又去丽江,日日缠绵,从达利说到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