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1章入党 (第2/3页)
他下意识地挺起胸膛,没经大脑就脱口而出:“我愿意!”嗓音出奇响亮,连他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范铮脸上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亢声道:“那么,举起你的右臂,跟我宣誓。” 旋风般转过身。面向国旗,啪一个立正,断喝道:“周天星同志,跟着我一起念,我宣誓,报效国家。苟利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周天星宣誓,报效国家,苟利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一字字念完这简短的宣誓词后,周天星只觉整个人都处于虚脱状态,半点力气都没有了。 也许,他真的应该感谢范铮和陈有虎,由于他们的精心设计,使这个对他来说最棘手、最无可奈何、最想逃避的问题,终于得到了最圆满地解决。 原因很简单。他既没有写申请书。也没有向党旗宣誓,所以就算全天下人都以为他是党员。他在事实上也没有真正入党,这样一来,他就不需要背负叛出师门的罪名了,也没必要担心会因此损失任何功德,同时,还一举扫除了他在官场上最大的麻烦。从此以后,任何人都不可能以此来为难他,因为,在他的履历表上,将会清清楚楚地写上党员两个字。 可是,他并没有因此产生丝毫轻松感,他分明感到,就在那段简短的宣誓词脱口而出时,他平生第一次感到,前所未有的荣誉和使命,仿若山岳般沉重。 “天星,不要怪我们事先没有和你商量,我们也是别无选择。如果事先告诉你,你肯定不会答应。但是,我们毕竟要面对现实,是不是?” 这是陈有虎诚恳地语调,他一眨不眨地望着周天星,眼神中尽是温和地笑意。 周天星深吸一口气,摇头苦笑:“你们就不要故作轻松了,象你们这种把誓言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竟然会为我…好了,我不想再说下去了,因为你们让我觉得,亏欠你们太多了,我这辈子都还不清,就算有来生,我也还不清。我现在只想知道,我周天星,真的值得你们作出这样大的牺牲吗?” “值得,当然值得。” 这是范铮地声音,他一字一顿地道:“为国为民,没有什么不值得,我们也相信,你不会让我们失望的,周天星同志。” 陈有虎也展颜一笑,信心满满地道:“而且,我也相信,我们一定能等到我们约定的那个日子,到时候我们三个人再举行一次真正的宣誓仪式,这样,我和老范也可以无愧于心,坦坦荡荡地去见马克思。天星,我们两个老家伙的一世名节,就全靠你了。”… 当天下午,成都,武候祠。 这是周天星有生以来第一次来成都,并不是为旅游,目的非常单纯直接,只是想来看看武候祠。 其实,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一趟究竟为何而来,他甚至懒得去考虑这个问题,只是想到了,就马上去做。 武候祠是成都的一所著名景点,而他并不想和那些普通游客挤在一起,所以他抵达武候祠的时候,已经过下午五点,临近景区关门时间。不过,当他向门卫出示工作证后,还是很顺利地进去了。 迈进略显阴暗地大殿,一步步向那高踞正前方地神像走去。 推金山,倒玉柱,他直挺挺地跪了下去:“祖师在上,请受弟子一拜。” 磕下头去的那一刻,两滴清泪悄然洒落,他哽咽道:“不肖弟子、天机宗第三十二代传人敬告师祖,方今天下,强者逾强,弱者逾弱,已成秦吞六国之势,强美挟天子以令诸侯,分苏俄,扩北约,平中东,远交近攻,屯重兵于我西疆,而我泱泱中华,空有三万里海疆,关岛以西,竟无立锥之地,东有恶邻,西有蛮邦,北踞虎狼,南疆不靖,更有千年教蠢蠢欲动,乱我中华人心。反观国内。中土承平日久。贪渎之风日炽,开国初年之浩然气象,十去**。” 又重重磕下头去:“弟子鲁钝,智谋才略不及师祖万一,充其量不过是个官场小人,然世事纷扰,常感心中不安。不知何去何从,弟子今日前来,只求师祖指点迷津。” 周天星现在所做地,其实就是“请神”所谓请神,并不是世俗中所理解的跳大神,而是一种真正地精神沟通方式。 一位道行高深地修道人。就算死了。往往也会在世上留下一定的精神印记,不仅如此,如果cao作得当,甚至可以与之产生沟通。至于其中的玄妙。周天星也不太清楚,只是曾经有一次,偶然间听江玉郎提及这方面,了解到大概的原理,却不知具体该如何做。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只有在武候祠中,才有最大可能请出武候在世上留下的精神印记这就要从祠堂的作用说起了。之所以古代中国人非常喜欢建祠堂、建宗庙。并不是没有道理地。简单地说,祠堂就是一种汇聚念力的工具。如同北京**,就是汇集无数中国人国家信念的工具。 从某种意义上说,念力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强悍的力量,因为它往往是汇聚几代人甚至千百代人共同拥有的某种信念(信仰),这种力量的层次,是单个人拥有地精神力无法比拟地。同时,这也是古代欧洲屡屡爆大规模宗教战争的最深层原因。 其实,周天星此行,并没有真正奢望能和武候的精神印记产生沟通,事实上,就算真的沟通了,对现实也没什么作用,毕竟武候已是近两千年前地古人了,而且是个失败的修道人。 尽管如此,周天星还是很希望能和武候沟通一下,不为别的,纯粹是出于一种敬仰。之所以敬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