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7第八章宠信宠幸 (第3/5页)
客套一句,并不再说什么。 等人都到差不多了,刘彻宣众人进宣室阁,看到嬴政手上东西,笑道:“丞相办事果然就是速度,这么拿来了?” 众人都不知道嬴政手上拿是什么,听皇上这么说就是纳闷。 李延年过来,将嬴政匣子恭敬拖起来,呈到刘彻面前。 刘彻打开来,拿起一沓子弹了弹,对着众人笑道:“田蚡好啊,你们要向田蚡学学,人家不做丞相了,还把自己田契拿出来捐给国库,你们瞧瞧。” 刘彻说着,又抖了抖一沓子田契,道:“这么多田产,这么多钱,朕高兴啊,田蚡是你们榜样,你们要向他多多习学。” 众人听着刘彻口气,并不像是夸奖田蚡,都一个个不敢吭声,尤其现谈到钱问题,若是有人抻头出声了,没准就要捐钱。 刘彻环顾了一下众人,笑道:“想必你们也知道,朕现想着怎么打匈奴人,除了要有将领,要有将士,其他不就是钱么?咱们和匈奴人是一场持久战,比拼就是国力,朕,要给汉军用黄金铺路,不信就打不赢一个区区匈奴!” 众人是噤声,殿上一时间连呼吸都听得清清楚楚。 刘彻笑了笑,把田契又放回匣子里,道:“说到打匈奴,这也是朕叫你们来原因…可能有人已经听说了,有些人还没听说,正好朕就这里说一说这个好消息。” 刘彻说着站起身来,众人本身是盘坐着,毕竟廷议时间长,每人都有座位,见刘彻站起来,就跟着站起来,垂着头等着刘彻说话。 刘彻走下来,一边走一边道:“朕之前秘密派卫青、李广、张次公、苏建等人出兵,今日就得来了好消息,河朔大捷,卫青给大汉夺回了河朔草原。” 他说完,众人中有没听说这个消息,吃惊不得了,毕竟不声不响秘密出兵,又不声不响打了胜仗。 要知道河朔这个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多少年了,被匈奴抢过去,就再也没有收复回来,大家心里都是一凛,恐怕皇上是要做大有为之君。 刘彻道:“现河朔已经收回来了,朕有两件事想问问大家意思,这第一件,就是该如何封赏卫青。” 刘彻说完了,又走回去,展袖坐下来,道:“韩安国,朕好些日子没看见你了,听说你病了,现好些了么?” 韩安国连忙行礼,道:“谢陛下关心,已经好差不多了。” “既然好了。”刘彻点点头,道:“你是御史大夫,你先来说,该给卫青什么奖赏。” 韩安国想了一下,他一贯思虑缜密,道:“卫青将军收复河朔草原,功不可没,卑臣以为可以封卫青为侯。” 刘彻点点头,道:“对,是要封侯,封不封侯是以斩杀敌军人头和俘虏率来决定,这本是卫青应该得,就封…长平侯。” 刘彻说完了,看了看韩安国道:“但是这还不够,卫青收复是河朔草原,并不是一个小小边郡,朕觉得封侯褒奖还远远不够。” 韩安国接口道:“皇上英明,卑臣不敢妄加置喙。” 刘彻笑了一声,道:“好你个韩安国,越来越滑头了。” 他说着一挥手,韩安国就退了回去。 刘彻目光众人身上一扫,后定格嬴政身上,笑道:“隆虑侯是朕丞相,丞相觉得朕该怎么封赏卫青。” 嬴政站起来,走到中间行礼,道:“卑臣亦不敢多加置喙,只不过皇上既然叫卑臣说,卑臣就斗胆说一说…河朔是兵家必争之地,河朔就像一把弓,这里匈奴人可以搭箭蓄势,随时威胁着京城安全,对大汉来说非常重要,卫青将军既然夺取了这个桥头堡,既打击了匈奴人锐气,又稳固了汉室土地,功不可没,如此大功劳,如果不加以大封赏,共怕会令将士们心寒。” “说对。” 刘彻道:“当年始皇能够连败六国,靠就是赏罚政策,立功则赏。” 嬴政突听他提起自己,不免心里一突,身子不可抑制颤了一下,不过立刻就恢复了平静。 刘彻笑道:“那丞相觉得该怎么赏?” 嬴政很淡然说道:“封侯、拜将,封平阳侯,拜大将军,赐金印,统辖驻军。” “这…”他话一说完,顿时宣室阁有些杂乱,众人难免交头接耳起来。 卫青还很年轻,虽然立功劳很大,但是这样赏赐简直就像是平步青云,一步登天一样,让人听了难免有些唏嘘。 嬴政说这句话不是没有考虑,就算嬴政器重卫青,如今要让刘彻对自己消除戒心,自然要想办法“讨好”刘彻了。 嬴政是知道刘彻想什么人,刘彻想要给卫青重要职位来做,那自然就是统帅驻军,封侯拜将了。 果然,刘彻听了非常满意,等众人讨论声音渐渐小了,笑着点了点头,道:“好啊,要不然是朕选丞相,果然跟朕想法就是一样…朕也是这么想,卫青他当得起这个功劳,不知道众位有什么异议没有?” 众人一听皇上都发了话,自然没有异议,而且刘彻说确实很对,卫青功劳是汉室以来,无人能及,从所未有,让汉军都匈奴人面前扬眉吐气。 刘彻道:“自然众人没有异议,那这件事就按丞相说办,拟诏,封卫青为长平侯、大将军,授予金印,统帅驻军。等卫青凯旋,赐他骑马来见。” 众人又是一惊,皇宫里骑马,卫青还真是头一人,这是无上荣耀和恩宠,也代表着卫青地位与日俱增。 刘彻说完了,又道:“朕刚才说了,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那就是长平侯把河朔给咱们夺了回来,朕想听听众人意思,对于河朔这块地方,要怎么发展下去。刚才丞相说很好,这次丞相先说。” 嬴政又站起来,想了一会儿,才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