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战1840:鸦片战争背后的真相(下)_4替死鬼真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替死鬼真相 (第3/3页)

己,我们知道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退回到我们自己的船上。”

    皮古的信中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英格兰人现在武力上还不能跟大清帝国抗衡,自然也就无法抗拒大清帝国不可理喻的法令。当时东印度公司拥有对外开战、成立领事馆、外交等权力,在印度已经成为实际的控制人,甚至希望通过不丹渗透到中国西藏。可是英格兰人现在需要的是贸易利润,而不是大规模的战争,因为在欧洲战场上,西班牙、法国等国家已经让英格兰人筋疲力尽了。一旦跟中国开战,英格兰人没有任何胜算,那样一来,刚刚失去了北美洲的英格兰,将失去中国这个最大的贸易伙伴,这对英格兰将是雪上加霜,东印度公司的财务也会进一步恶化。

    黄埔港解禁,威廉姆斯跟乔治?史密斯像兔子一样开溜了。12月7日一大早,他们就驾驶着“休斯夫人”号离开黄埔港,直奔孟买,将那个可怜的替身老头留在了广州监狱。12月8日,广东按察使召集各国代表和全体行商开会。

    皮古一看,广东的法院院长都亲自出面了,院长可是广东大法官,炮击命案应该很快就要开庭审理了,这一次中国官员看来还是信守承诺的。会议一开始,皮古根本听不懂大法官说什么乱七八糟的皇上仁慈一类的话。接下来大法官就很不高兴了,批评英格兰人拖延五天才交出凶手,现在政府已经很温和了,但是对于这次事件中丧失的两位臣民的性命,需要一人负责。

    会议结束后,皮古还是稀里糊涂,他一直在认真地听大法官的话,可是一直没有听到一句乾隆皇帝将如何处置凶手的决定。皮古刚刚走出会场,听到了一个传闻,说替身凶手已经被绞死了。皮古当时已经是胆战心惊,觉得自己在一个没有法度的地方冒险,一旦将来发生意外死亡,东印度公司的人都无法解脱生命危险的状态,没有行动自由,英格兰人如果要继续做生意,必须永远承受中国政府所给的屈辱。

    皮古当时真想向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建议放弃跟中国的贸易。皮古有自己的理由:中国政府统治英格兰人和对待他们的臣民一样是用极权和专制的,一旦杀人就必须交出一个人去偿命,不容犯罪者逃脱。在这种情况下,由代替者受罪,假如不将他交出,则该船的大班或该国的头目将承担罪行的连带责任,为了使这种法律绝对化,不承认有所谓误杀,只有一命偿一命。

    “休斯夫人”号交出替身的事实,在皮古的信函中已经得到证实,从皮古的话中不难发现,欧洲人每次在中国出事之后,他们都是用替身去顶替真正的凶手。皮古口口声声讲究法律,可是在他们的法律里面,犯罪分子居然能用另外一个人去顶包,甚至用生命去顶包。这到底是欧洲人的思维逻辑?还是欧洲追求法律公正平等的潜规则呢?

    在东印度公司董事会的数据中,可以进一步证明威廉姆斯交出的是冒牌的炮手,真正的炮手早已乘坐“尼卡”号逃走了。当时“休斯夫人”号是私人老板的船只,那么“尼卡”号可是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凶手能够快速躲藏在东印度公司的船上并逃走,这里面有太多的问题,那就是皮古默认凶手杀人之后逃走,甚至协助逃走。如果凶手真的是无意的,完全可以留下来在法庭上陈述。

    可是凶手,或者说皮古不愿让凶手跟中国政府说清楚,仅仅担心被中国政府抓住杀头就悄悄地逃走了。用现在的话说,凶手是畏罪潜逃。难道欧洲的法律容忍凶手畏罪潜逃?皮古怂恿欧洲人跟大清帝国对抗,他们希望得到公正的审判,甚至在审判期间保证凶手的人身安全。那么皮古放走凶手的行为,则从骨子里就没想让中国法律来审判英格兰人。难道英格兰人是要利用凶手已经逃走来刺激孙士毅,让整个欧洲人跟孙士毅对抗,难道这一切都是华利亚勾结皮古的一个大阴谋?

    不,一个更深远的阴谋在皮古给东印度公司董事会的报告中:

    我们个人所受的屈辱,我们的贸易所受到的逼迫和阻碍,我们忍受了不断的侵犯。但是,如果贸易一旦丧失,则英伦必然要重新夺回,我们知道,这只有通过耻辱的屈服,或者使用武力,不管怎样,想获得成功,一定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灾祸。

    大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董事会接到皮古的报告,感到事态的严重,报告中无非强调一个问题,英格兰人在中国做生意,中国的法律是一命偿一命,跟英格兰的法律所谓的人性道德不一样,在这样的地方做生意太危险,要么撤走不做,要么就要遭受屈辱。皮古的言外之意,英格兰政府应该出面解决这个问题,英格兰人不能让中国政府审判。

    皮古这个治外法权的初级构想送到了英格兰议会。大清帝国的官员们还在为绞死杀害帝国子民的英格兰凶手高兴的时候,英格兰议会已经在密谋在大清帝国的治外法权。也就是说英格兰人在中国违法,只能由英格兰来审理,这可是颠覆了天朝上国的司法权,进而侵犯了帝国的主权完整。皮古的治外法权的图谋跟英格兰议会的举动,足以证明“休斯夫人”号不是一场简单的误伤,完全是英格兰通过一场命案在试探帝国的底线。

    英格兰议会给东印度公司董事会下令,以后东印度公司的船只进入黄埔港,严禁鸣放礼炮;凡是英格兰人在中国发生纠纷甚至命案,一律不得将被控者移交给无监督权的中国当局的司法机关。英格兰人已经开始了谋取治外法权的挑战,他们甚至在密谋一个更加庞大的计划。在东印度公司的带领下,欧洲以及美洲的船只纷纷仿效,帝国已经笼罩在欧洲人的阴谋之中,危险犹如病毒一样,正在无声地蔓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