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4/7页)
我大跨步地横穿过教室,走到窗旁。窗边放着缝纫机和穿衣镜,但这些东西全都与我无关。 拉开窗帘,刺眼的阳光照进屋里。我不由得皱起眉头,眯起了眼睛。 用手掌挡住阳光,往窗外一看,果然不出所料,相邻校舍的楼顶就在眼前。如果当时这里有人的话,那么应该没有谁能比在这里的人看得更清楚了。 我仔细审视了顶楼的每一个角落,并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它依旧还是往日那片没有半点长处的混凝土空地。 达也坠楼那栋校舍的对面,还有一栋三层高的校舍。也就是说,从这里可以看到两栋校舍的楼顶。 ——如果有机会的话,最好能到对面去看看。 心里这样想着,我拉上了窗帘。 五六节课上,我一直在发呆。说是发呆,心里却也并非什么都没想。达也的死因令我想破了脑袋,但还是找不出半点头绪来,最后还是等于在发呆。 下了第六节课,班主任井本通知说达也的葬礼将在明天举行,预计应该是全员出席。虽然这么做是为了表示与达也之间的友情,但他似乎并没有考虑到还有些人与达也基本没有什么交往。 除此之外,他还通知说,上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已经贴出来了,而大伙儿对这件事的兴趣似乎要更浓一些。 刚走出教室,我就遇上了洋子。或是“遇上”这句话用的并不贴切。她似乎是在有意等我。 “送我回家吧,阿良。” 洋子并没有看我,而是盯着脚下说道。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沙哑。 “行…” 说完,我便迈开了脚步。我不知道接下来自己该说些什么。洋子毫不犹豫地紧跟在我身后。 路上,我们从教员室门前走过。教员室门旁有块告示栏,周围聚集着二三十名学生。似乎是发表了上次期中考试的成绩。虽然我对这事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但因为个头儿较高,所以就瞄了一眼自己能看到的那块。从第一到第五,就只是那些经常出现的家伙稍稍调换了一下位置。其中也有藤尾,不愧是他。 找找我的名字,发现正好排在第十。相隔两名之后,是洋子的名字。达也则排在第十九。 “这也是阿达的名字最后一次出现了吧。” 洋子说话的时候面带寂寥,幸好并不悲戚。 与昨天一样,我和洋子两人推着自行车回家。一开始,我们讨论了一下有关期中考试的问题。洋子说“阿良你可真厉害,最终还是挤进前十了啊。” 听她说完,我就只回答了一句“侥幸罢了” 交谈到此结束,但我的心里却不禁为自己成绩的提升感到惊讶。考高中时发奋努力才赶上的末班车,所以刚入学的时候成绩处在相当靠后的位置,而到了高二的后半学年,我的成绩便开始飞速地提升。其原因却不甚明了。另一方面,达也和洋子则从高一时起就一直保持着较为靠前的排名。只不过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就连他们俩,也很难跻身前十。因此,这次我能排到第十,或许也确实担当得起“厉害”这两字。 其后,洋子又说了些她所在的体cao部的事,问了我一些有关足球部的情况。我感觉她似乎是在有意寻找话题。 “阿达他为什么没有踢球了呢?” 她忽然问“念初中的时候,他不是还经常和阿良你一块儿踢球的吗?” “不清楚啊…”我的回答有些暧昧。 和洋子一道并肩前行,我回想起了小学时代的事。当时,与洋子并肩而行的人肯定是达也。晴天的时候两人手牵着手,下雨的日子里,两把伞也会相互靠拢。他们两人之间就连像头发那么细的缝隙都没有,就更别提能够容得下我的余地了。但此刻,也她并肩而行的人却是我。把我们两人联系到一起的人已经不在了。而明天,就是那人的葬礼。 沉默了一阵,我提起了今天我上服装裁剪室去的事。洋子兴趣颇浓地问。 “裁决室里有什么问题吗?” “不,没啥,我只是到那屋里去看看相邻的楼顶而已,不过却没什么收获。” 我说完,洋子简短地应了一声。 之后,我又和她讲了我在第一节课后的休息时间里跑去楼顶上,在那里遇到了个高二女生的事。我刚说出对方似乎和达也同在英语对话小组,洋子便知道是谁了。 “嗯,肯定是笠井同学啦。” “笠井?” “笠井美代子。好像是在高二八班的吧。” “知道的可真够详细的啊。” “这个嘛…”洋子稍稍犹豫了一下“因为我是听阿达说的。听说她还曾经给阿达写过情书。” “情书?” 我重复了一遍。这话听起来总有种过时的感觉。 “那达也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呢?” “不清楚…也不知道他当时是怎么拒绝的。” 洋子说,总之当时达也也拒绝了笠本。 如果达也没死的话,或许这事将会成为一件令人开心的话题。我会逗她说感觉她身上有股子醋味儿,而她也会努力装出一副平静的样子来。然而,今天我们两人的脸上却看不到一丝笑容,再怎么幽默滑稽的事,听起来都跟安魂曲一样。 “对了。” 我把刑警认为达也可能是自杀的事告诉洋子,问她是怎么看的。她想了一会儿,回答说不知道。这回答让我感觉有些意外。 “我还以为你会说,他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呢。” “绝对…我怎么可能说得出这种话来?” “可是…” 你们不是恋人吗——话说了一半,我便再没往下说了。因为这样说的话,感觉自己似乎挺凄惨的。 翌日的葬礼上大雨滂沱。四十多名学生撑着伞聚集在一起,狭窄的道路立刻变得拥挤不堪。 我是第五个上香的。前往灵前的路旁,我看到了达也的父母。小时候,他们曾经关照过我。几天没见,他们仿佛便已老了十岁。 “谢谢。” 从达也母亲面前路过时,她轻声对我说。那声音听起来比蚊子叫还小。 佛坛上,照片里达也那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