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盗来如风_第十八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第4/5页)

“如今事已敞明,天竺宝庄不愿再惹江湖是非,还请二位以后不要再来此地。”

    钱如土正要开口,突听另一个也道:

    “家父行将就木之人,风烛残年,希望过几天安静日子,这次为了‘天竺佛’的事,也是我这个小弟办事不够精明,还是把‘飞天蜈蚣’的爪牙引来窥伺。”

    他说的当然是指那“撕破天”贺天鹏与“粉面金刚”于上云二人暗中追来的事。

    于是,事情就这么明朗化了,钱如土对来如风一打招呼,咧嘴一笑,道:

    “小子,咱们上路吧,如果你想凑热闹,咱们这就打道汴梁城。”

    来如风皱眉道:

    “大相国寺也需要咱们去帮忙,要知这大相国寺可是在汴梁城中,他们真敢明目张胆的去抢?”

    钱如土冷笑道:

    “认真说来,‘天竺佛’并非是大相国寺之物,相传‘天竺佛’是西天取经的圣僧唐三藏,由西天回来时带回的宝物,如果物归原主,也应该把那‘天竺佛’送回大雁塔附近的庙里,因为大雁塔是圣僧佛身所在!”

    突见“天外一尊”林天龙对钱如土含笑点头…

    钱如土似是得到了鼓励一般,当即站起身来深施一礼,转身向庄门外走去。

    林火烈随在后面,道:

    “二位何不吃过中饭再上路?”

    来如风一笑,道:

    “赶着办正事要紧,林兄不必客气了。”

    秋阳依旧热烘烘的照下来,照得路上行旅人困马乏…

    钱如土与来如风策马沿着渭水河的官道东行,渐渐的,长安城的城墙在地平线上消失,天竺宝庄的庄中大树,也与苍林一片而不分彼此了…

    骑马奔驰在官道上,钱如土对来如风道:

    “小子,你可知那‘天外一尊’林天龙,当年是何等的英雄,真的是怒声一吼,风云色变,那时候谁人不知他居心正直,无所愧作,任侠好义,调解江湖纷争不遗余力,但谁会想得到,竟然会为了一尊‘天竺佛’,而丧心丧志,昧着良心据为己有二十年!”

    来如风一笑道:

    “他拥有‘天竺佛’二十年,但他也痛苦了二十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钱如土道:

    “世上之人争名夺利,只有大智若愚者与慧根灵秀之人,才能窥破尘上之物不干净,争名夺利终成空的道理。”

    来如风笑道:

    “所以我才改行收养一群吃闲饭的小娃儿,我这个做他们叔叔的,有机会我只对他们说一句话!”

    钱如土马上问道:

    “有机会才说一句话,什么话?”

    来如风哈哈笑道:

    “小子告诉他们,将来长大了,如果当坏人,叔叔就敲烂他的脑袋。”

    二人一路东行,晓驰夜宿,东出潼关,走洛阳而直入汴梁城,巳是第四日的黄昏了…

    那汴梁城乃是中原第一大城,单就城墙,周围四十里,城北黄沙漫天盖地,如遇大风,满城风沙,所以有人称为沙城。

    若论这汴梁城,风景古迹自不输于西京长安,南门外的禹王台,风景奇佳秀丽,北城内的潘杨湖沿岸杨柳丝丝,湖面宽广,就中一条柳荫大道由午朝门直上龙廷,城西北又有十三层高铁塔,附近常年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当然这一切风景只供人们撩起思古情怀,如果真正谈到庄严而又热闹,怕要数城中的大相国寺了…

    这大相国寺是一进五院大庙堂,庙中神像,高大庄严,殿内雕梁画栋,人物生动,栩栩如生,尤其大殿上一段段以人物形象反映的历史典故,更能使香客游人遐思如在梦中一般。

    大相国寺主持至空禅师,乃当今有道高僧,他的两个师弟至仁至善,任大相国寺护法,寺内一百二十名僧侣,各有所职,共同经营这大相国寺。

    本来大相国寺正殿大门,长年不关,随时供人进入上香朝拜,但自从大相国寺于多年前连连失窃寺内宝物以后,才决定入夜以后,二更一到,即关闭各殿大门,时至今日,已有二十年了。

    如今,大相国寺在多年查巡下,总算又把两件最为贵重的宝物?罗汉神珠与‘天竺佛’,相继寻获,对于主持至空老禅师而言,这是最令他高兴的事了。

    原来至善至仁两位大师,在鲤鱼湾从钱如土手中接过罗汉神珠以后,连夜随同杨刚,三人转回开封大相国寺,但由于至善至仁两位大师身负有伤,所以并未马上赶往长安附近的天竺宝庄去向林天龙索讨,直到最近二人伤势痊愈,才又在杨刚的陪同下,找上天竺宝庄。

    对于四方镖局总镖头杨刚而言,他为了“天竺佛”的事,而毅然关了四方镖局,但林火烈心里明白,直正把“天竺佛”的事传扬到江湖上的,却仍然是他们天竺宝庄的人,至于何人,为此他与石副总镖头转投入石头堡,却不料一行到了天竺宝庄之后,那“天竺佛”早一天已被大相国寺的人取讨而去,东西已物归原主,林火烈也没有必要去探知是如何把“天竺佛”消息传扬江湖的事。

    当杨刚与至仁至善三人回转汴梁大相国寺的时候,杨刚究竟心思缜密,他建议至仁至善,宁可绕道走武关,下南阳,经许昌而回汴梁,也不走潼关洛阳而回汴梁,为的是恐怕半途碰上“飞天蜈蚣”欧阳壮他们。

    其实还真叫杨刚猜对了,如果他们仍由原路转回,出了潼关,就会遇上欧阳壮一众人…

    两条道路通汴梁,但相差却需三天之久。

    就在“飞天蜈蚣”欧阳壮等人到了汴梁城不久,一行人就在小南门附近一家招商客店住下来,夜里,石魁自愿先往大相国寺去打探,欧阳壮当然同意。

    当石魁进入大相国寺的时候,大相国寺内的众和尚也才吃过晚斋,有些已在各殿接香火呢!

    石魁来到后面禅房,先是求见至仁或至善大师父,早有和尚告诉他,两位护法尚未回来。

    于是石魁表明自己是枣阳四方镖局的副总镖头,有事求见方丈。

    一听是四方镖局的人,而杨刚又在这大相国寺住了将近一月,那和尚自然知道。

    当下就领着石魁走入方丈室。

    至空老禅师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了,白眉白髯,满口没牙,虎鼻上面,一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黄色袈裟锈着金边,双耳下垂,一耳扣着一只金环,正宝相庄严的盘膝坐在禅床边沿…

    石魁进入至空方丈室以后,立刻上前见礼,道:

    “在下枣阳四方镖局副总镖头石魁,拜见老禅师。”

    至空上人抬手礼让,道:

    “石施主辛苦了,为了敝寺失宝之事,累施主受尽风霜之苦,老僧心中着实过意不去。”

    石魁当即问道:

    “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