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地主_179.枪打出头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79.枪打出头鸟 (第2/2页)

建造书院,所有满六岁孩童,不管男女都可以进去书院读书,黄家再把持不了书院名额了。

    黄真可能是收到了风声,虽然没有一次性,把那些金银还给百姓,但也还了一部分,还承诺在不久后会还清,也不至于闹出大麻烦!

    关键在于黄真的夫人杨氏,黄忠的多次立下大功,黄叙也从军有自己职务,黄忠一家都没有一个闲人。

    那些王浩赏赐的金银财锦,黄忠都会让夫人稍些回族地,分给那些黄氏族人,最多的显然是牛马和田产。

    王浩以牧场和农场发家,领地里不少官吏都学着王浩,让自己族人学着经营牧场和农场,黄氏的田产和牧场虽然不是最大的,在荆州也是数一数二。

    这么大的牧场自然需要人手,黄家也雇佣了长工和短工,那些短工经常被克扣一些工钱,不过只是一点皮毛罢了,他们一直都装作不知道,其实是不愿意出声。

    因为黄家给短工的待遇,除了王浩的官方种植区和牧场,没有那家能够比得上。

    然长工就不一样了,工钱都是一年一结,或者几个月才结算一次,这次王浩下令各郡新建书院,开放人人平等政策。

    许多背井离乡之人,想要离开黄家自力更生,因为均田制需要前往府衙报名,这些人一旦有了自己田地,就不愿意在黄家做长工了。

    只要用心经营自己一亩三分地,供得起孩子就读书院,以后就算不能进入仕途,也能混个温饱。

    以往给黄家当长工,也算半个黄家之人,看着黄家这棵大树好乘凉,现在没事做可以打短工,当长工就是一个下人而已,很容易让自己子嗣抬不起头来,毁了孩子以后的前程。

    黄家祸端就是因为那些长工,杨夫人不仅喜欢占些小便宜,这次竟然扣押这长工的工钱,不是她不想给,而是因为府库里没有钱了。

    那些钱都让她拿去挥霍掉了,杨夫人生于幽州大世族,从小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平时花钱也是大手大脚没有个节制。

    这次府里上下五十多个长工,一起提出要离开黄府,杨氏已经提前把今年的工钱给花销完了,剩下的黄真又推给那些百姓,黄府的府库已经见底了。

    杨氏:“不行,绝对不能用粮食给他们做抵押…”

    黄真:“那你说怎么办,如今牛羊还未出栏,除了变卖囤积的粮食之外,你让我去哪里弄那么金子回来?”

    杨氏:“要不你问问堂弟或者叔父,再不行让老爷出面,和庞太守商量商量,先让那些…”

    黄真:“父亲前些日子回来就说过,这次新律法实施过程,我们黄家不得…”

    杨氏:“这多大点事啊,你就不会变换个法子,让那些贱民闭嘴吗,好歹你也是黄叙的堂兄!”

    黄祖被委任为江东第二海军总司令,掌管长江和东海海域,上任钱特意回家一趟提醒儿子,不要参与或者和这次变革有瓜葛。

    谁曾料想,儿媳妇竟然在他走后几天,就让黄真躺进着泥潭之中,要知道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道理黄真怎么就不懂么?

    至于说杨氏提到的黄叙,由于没有参加第一天早上的议事,并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不过议事过后黄忠再三提醒黄叙,变革之事他不能沾染半分,不然出了事谁也担待不起!

    黄叙从父亲的眼神里读懂了什么,从变革开始就走马上任,前往建安郡当建造书院的监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