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神秘的道观 (第2/3页)
,是唯一一个被送出了大山外读书的李家村人。 李德晨初中毕业后就回到村子,开始宣传“愚公移山”的故事。在他的鼓动下和带领下,开始了用手工在大山上凿出一条通往外界的行车路的伟大工程。当地官府也实在太贫穷,但仍然在没有资金援助的情况下,派出了地质人员帮忙完成了地质勘探,并将李德晨带领的看山队伍组建成青年突击队,用工程计公分。 有一天,李德晨用绳子把自己吊在山崖上测量开山路线时,由于绳子滑脱而坠入山崖,至今尸骨无存。而李武虎的老伴接受不了丧子之痛,大病一场后离世。 李武虎本有一个哥哥,但是由于李家先祖和当时的观主有约定,每一代观主都在村里幼童中择一,自幼出家。就在村子上面山上的道观出家,而上一任观主选的就是李武虎的哥哥,现在的云鹤道长。 所以,李德晨去世后,李武虎因为膝下无后而一直郁郁寡欢,独身生活了十几年,直到今日遇到李晨。 第二天清晨,李晨被李武虎带到村子最里面的的一间院子里开始了祭祖,山里的祭祖非常简单,就是族长——光头老人李文峰,在祖宗牌位前回顾了先祖事迹。然后老李头带着李晨上前磕了几个头,告知列祖列宗,老李头之子李德晨有继子李晨。然后族长在一本看起来有年头但保管的非常好的册子上提笔将李晨的名字写在李德晨的下方,礼成礼毕。 自此,李晨就多了一个华国李家村李氏家族的第二个身份。 整个仪式上,最吸引李晨的是见到老李头的哥哥,嗯,以后要成为大爷爷了。从看到大爷爷的第一样,李晨就发现到他不是普通人,因为从见到他开始,无论坐、行、立,道士爷爷举手投足均有一种莫名的韵味,看的李晨心动神怡,眼睛一直盯着这位道士爷爷。 很快仪式结束,成年劳力们开始了一天的劳动,道士爷爷给李爷爷打了个招呼,说带李晨到他的道观认认路。然后就拉着李晨向山上走去。 两人向上走了大概1个多小时,绕过一个山脊后,眼前马上出现一条小溪,清晰透彻,欢快的向山下流去,小溪里甚至还能看到柳叶大小的小鱼,吐着泡泡,欢快的在石缝里面钻来钻去。 沿溪边小道行走,峭壁陡立,溪谷流水淙淙,生态原始。由于刚刚经过夏天的洗礼,李晨脚下的山腰处碧绿的原生树林,把千万片绿叶托向高空,展出无穷的翠色诱惑。 而李晨身处的位置,则是海拔应该在2600米左右了,放眼看去,都是矮矮的灌木林和草场。在山坡上,布满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巨石,惟妙惟肖,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犹如飞来物。不是人造但胜似人造。 走着走着,在小溪尽处,绕过一块高达10几米宛如一头卧着的巨牛的大石后,迎面一座直上云巅的悬崖,顺着在陡峭的悬崖上开辟的狭窄小道前行了不久,一个转弯。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可供二人并排而入的椭圆型洞口,洞口两侧分别雕刻着“大道无为”和“大道无极”8个大字。 跨过洞口就是一个大概5米宽,12米长的平台,平台不知道被什么人用了什么手段,硬是在陡峭地山崖上掏出来的一个长方体,顶部和地面都很齐整,很明显不是天然形成的。 南侧靠近悬崖那边保留约40公分厚,1。5米高的一道石壁,形成天然防风雨屏障,石壁底部凿了几个出水口,石壁外就是千仞悬崖,深不可测,脚下云雾缭绕,远方山影绰绰。 在平台的另一侧,在比平台地面略高出大概50几公分的位置,有一个40公分左右正方形开口的取水口,洞口里面有一个蓄水池,也是在石壁上掏出来的,池子深入山体不见尽头。 李晨试着将精神力向里延伸,发现里面连着密密麻麻无数个细小缝隙和小孔,水就是在这些里面源源不断的流出来,但有着李晨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水到一定高度就停止了流出,绝对不会从洞口溢出来。蓄水池地水非常清澈冷冽,李晨用手掬了一捧,入口甘甜无比,阿诺马上传音说里面富含这各种对人体修炼有益的元素。 朝向对正南方的石壁上,同样掏出中间大两边小的3个正长方形的山洞,中间的大洞没有门,李晨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多个大大小小青石雕像,各具威仪,表情丰富,有慈眉善目、有眼瞪目张;衣纹洁简,刀法粗犷,但又颇有章法神韵。两边的小山洞是被两块石板封着,看不到一丝缝隙,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平台中间放着一处石桌以及4个石凳,李晨不由想到,在这里坐着,放眼四野,是多吗惬意的事情。 简单看过神殿后,道士带李晨直接走到了平台正对来处的石壁,这里也有一个山洞,洞口按了木制的门。应该是道士爷爷的住处。进了当做卧室的山洞,里面非常简单,最里面一次半高的石台上铺了床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